原標題:腦機接口新進展:馬斯克直播“遛豬”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週五披露了新進展,通過“三隻小豬”的演示,科學家們展示了兩個月前,他們將一種硬幣大小的計算機芯片植入了豬的大腦中。這意味着人們朝着向人腦中植入芯片治癒人類疾病又邁進一步。

Neuralink是馬斯克於2016年創立的,致力於在最複雜的人腦中植入一種包含了數千個電極的無線腦機界面來治癒諸如阿爾茲海默症病、癡呆症和脊髓損傷等疾病,並最終使用人工智能與人類相融合。

馬斯克表示,植入式設備實際上是可以解決這些人類面臨的問題的,比如記憶力衰退、聽力下降、抑鬱和失眠等。

一年前,Neuralink曾在舊金山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研究人員已經在猴子身上進行實驗,讓猴子能用大腦來控制電腦。

“這聽起來有點奇怪,但是最終我們將實現與人工智能的共生。速度將會限制人類與人工智能的共生,所以建造一個使兩者能夠很好地結合的未來是我們的目標。”馬斯克表示。

Neuralink並不是首家進行腦機接口嘗試的企業。此前,由電刺激神經和大腦區域治療聽力損傷以及帕金森病的小型設備已經使用了數十年,人腦植入芯片的項目也已經在脊髓損傷和中風患者中小規模試驗。

研究人員在豬的大腦部分植入了神經網絡控制的芯片,植入芯片可以連接到顯示屏上,監視其鼻子發出的信號。馬斯克在直播中現場表演“遛豬”,小豬需要用麝香哄騙才肯“出鏡”。當小豬聞到有香味的東西時,芯片就會採集這些大腦活動產生的信號。Neuralink還能夠通過讀取腦電波來增進對神經系統疾病的理解。

Neuralink使用的是一種侵入式的腦機接口技術。腦機接口技術一直是科學努力突破的前沿技術,原理是建立人或動物大腦和外部機器設備之間的直接通路。這樣大腦只要一發出信號,機器就能執行大腦傳達的指令。

據Neuralink總裁霍達克(Max Hodak)介紹,研究人員將會在腦顱上使用無痛的激光鑽孔方法在人的腦顱裏放置一些侵入式的材料——一種直徑只有4-6微米的“線”,不到頭髮的四分之一,這樣就能儘可能減少侵入式手術對大腦的損傷。

多倫多大學神經科學研究員莫法特(Greame Moffat)表示:“得益於新型芯片的尺寸、便攜性、電源管理以及無線的能力,Neuralink的技術進步實現了飛躍。”

Neuralink的首席外科醫生邁克杜格爾(Matthew MacDougall)表示,公司將針對癱瘓或者截肢的少量患者進行人體臨牀試驗,但尚未披露時間表。去年馬斯克曾表示,Neuralink植入裝置可能於今年年初得到美國FDA的批准,對人類進行臨牀試驗。

科學家認爲,儘管該技術取得重要進展,但在人體臨牀試驗前,仍需要更多數據的支持。

Neuralink已經獲得了1.58億美元的融資,其中1億美元來自馬斯克本人。馬斯克的財富淨值剛剛突破了1000億美元。不過馬斯克稱,Neuralink最新技術的披露並不是爲了融資,而是爲了招募人才。這家公司目前僅擁有100名員工。

在美國,和Neuralink處於同一賽道的還有Kernel、Paradromics和NeuroPace等初創公司,它們都試圖利用材料科學、無線連接和信號技術的進步來製造類似於Neuralink的設備。醫療器械巨頭美敦力也生產用於治療帕金森綜合症、特發性震顫和癲癇患者的大腦植入設備。

但是腦機接口技術要廣泛使用仍然面臨挑戰。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丁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大多數前沿技術面臨的問題就是規模化,如果產業沒有建立起生態系統,那麼規模化將難以實現。腦機接口要規模化還需要漫長的發展過程,比如建立起相應的技術標準等。”

丁健還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腦機接口技術對於治療疾病是有價值的,但是想要把人腦和機器結合讓人變成“超人”是不現實的。“要讓AI提升人類的超能力是一種誤區。”丁健說道,“人腦永遠算不過機器,所以是無法和機器保持同步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