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的“關注”,爲你解決情感難題

作者:愈姑娘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歡樂頌》裏面還有一個令人困惑的點,譚宗明和安迪爲何沒有在一起?說實話,無論怎麼看,他們兩個都算門當戶對的。

譚宗明和安迪相識已久,彼此是上下級的關係,更是貼心好友。譚宗明瞭解安迪的一切過往,安迪也最信任譚宗明。

對安迪這種沒有安全感的女性來說,找一個譚宗明這樣有能力又懂自己的人是最合適不過了。

但是,他們之間卻始終沒有擦出火花,譚宗明曾經表示自己有對安迪動過心,但是很明白自己不能給予她幸福。

看起來如此般配的兩個人,爲何不能在一起?下面從幾個方面分析。

01太懂彼此的兩個人不適合當伴侶

廖一梅曾說,這一生,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所以不少人把“懂”當成親密關係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實不是,你越是瞭解一個人,越是沒辦法和對方在一起。你看奇點和安迪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安迪把自己的全部的都暴露給了奇點,同時奇點也掌握了安迪的一切。這樣的兩個人懂彼此,但給予彼此的傷痛也是最多的。

因爲你只要看到對方,你那些傷痛就會被牽引出來。同時,因爲懂得,所以缺少了親密關係中可探尋的那層神祕感。

譚宗明和安迪之間的懂,比安迪和奇點之間的還要多。這樣的兩個人在一起註定是悲劇。

就好比《我的前半生》裏面的賀涵和唐晶,彼此攜手走過10年,最終走向分手。

他們分手的一個原因是太過了解彼此,比如唐晶知道賀涵光鮮亮麗的另一面是爲達目的不擇手段,比如賀涵知道唐晶對贏的渴望超過了愛情。

正是因爲了解,也因爲愛,所以不願意讓對方爲自己妥協。同時,這份瞭解,也會讓你對這份感情失去安全感和信心。

寫到這,我也聯想到自己。我有一個合作伙伴,在工作上我們很契合,對方是個很有能力的人,身上的一些品質也是我所欣賞的。

我也曾動過心,但是我們沒有在一起。很多朋友都說很可惜,後來我遇到現在的男朋友才明白,我和那個合作伙伴不適合。

工作上的纏繞,以及見證過彼此的成長,太懂對方不爲人知的一面了,包括不好的,這些會讓你時刻懷疑。

而我面對我現在的男朋友,我有更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因爲我們彼此那些不好的一面隨着成長已經悄悄過濾掉了,也沒有被彼此看到,所以我們在對方面前都是最好的。

因此,譚宗明和安迪不會在一起,但是安迪和包奕凡卻很合適。

02譚宗明太精明,他給不了安迪想要的

從更現實的角度來說,譚宗明是個商人,商人的屬性是一切都從利益出發。他對安迪的好,是發自內心的好,還是有別的考量。

要知道,安迪是個天才,是個得力助手,有她幫自己管理公司,譚宗明事半功倍。

譚宗明要留住安迪,就必然要抓住她的心,也就是投其所好。

安迪回國的目的是爲了尋找弟弟,所以譚宗明一直在幫她,這麼做除了出於友情,還有一個就是要留住安迪幫自己收購紅星。

有個細節很值得玩味,安迪找到弟弟後,譚宗明沒有去看望過一次,只是派自己的手下去。

你想想,如果譚宗明真的對安迪有愛,就應該會和奇點一樣去接納她弟弟。譚宗明沒有,他爲安迪所做的一切,或許只是出於商業夥伴的人道主義關懷。

再者,坐到譚宗明這個位置的商人,早就懂得用感情爲自己的利益保駕護航了。最高級的商業玩法,都是心理戰,利用人性的弱點,讓對方心甘情願的爲自己賣命。

倘若安迪不是如此有能力,譚宗明是否還會始終如一又是後話了。

安迪不會對譚宗明動心也很正常,因爲譚宗明給予安迪的所有幫助,都夾雜着功利性的目的,也並沒有讓她得到安全感和歸屬感。

對安迪來說,從小沒有得到過完整家庭的愛,很容易愛上對自己好的男人。安迪沒有愛上譚宗明,也側面反映了譚宗明沒能給予安迪想要的。

說到底,譚宗明這樣的鑽石王老五,可以給女人利益,卻未必捨得給一個家。

而安迪需要的是一個家,而非一個在事業上的好夥伴。

03安迪是個好的合作伙伴,卻未必適合當妻子

譚宗明和安迪成爲朋友是最好的結果,兩個人在商業上強強聯手,實現利益最大化。如果一旦成爲伴侶,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就太多了。

要知道,利益和婚姻掛鉤了,想切割就沒那麼容易了。

就像包奕凡的父母,從白手起家到擁有商業帝國,本是令人羨慕的夫妻創業史。可是你會發現,包父和包母之間早就沒有感情了,只剩下算計。

即便如此,兩人還是離不了婚。於是,包父明目張膽在外面養小三,包母爲了家族財產委曲求全。

夫妻感情出現變故,也直接導致企業混亂紛爭,脆弱得不堪一擊。

譚宗明是個聰明人,斷然不會讓自己一手建造起來的商業帝國因爲婚姻陷入矛盾和紛爭,而讓安迪成爲自己的左膀右臂是最好的。

朋友似的相處,保持距離,彼此幫助,就算商業出現問題,兩人也沒什麼不能切割的。

而且安迪是個理智的人,她也明白和譚宗明如果發展成伴侶,會面臨諸多的牽扯。

譚宗明和安迪本質上都是同一類人,不會輕易感情用事,理智永遠佔據自己的大腦。這樣的兩個人成爲朋友纔是最舒服的,沒有纏繞,沒有佔有,只有並肩作戰的友情。

親密關係就是如此弔詭,不是你看起來般配的兩個人就適合當伴侶。

更多的時候,朋友比伴侶更長久,發展成伴侶未必是最好的結果,所以也別苛求了吧。

END.

今日話題:

愈姑娘:自媒體資深寫手,專注新時代女性的成長和情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