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文明史上,如果把中國和印度稱爲東方文明,把西亞和歐洲稱爲西方文明,我們可以發現:

在人類文明史上,如果把中國和印度稱爲東方文明,把西亞和歐洲稱爲西方文明,我們可以發現:

在東方文明中,中國幾乎獨立發展,而印度則不斷受到中亞、西亞和歐洲的侵略和殖民統治;

中西亞和歐洲的西方文明史,就是地中海沿岸爭霸的歷史。

地中海位於亞洲、歐洲和非洲之間,它就像一個巨大的水槽,它的海岸是文明崛起的地方。

在地中海的東岸,有人類最早的文明——兩江文明,而兩江文明的東岸就是著名的波斯文明。

在地中海南岸,古埃及和迦太基文明。

在地中海北岸,自西向東有四個半島: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巴爾幹半島和小亞細亞,除了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和葡萄牙),其他三個半島相繼產生了赫梯文明、愛琴文明和古羅馬文明。

上述結構的主人公也是本文《水滸傳》的主人公。

1埃及帝國vs赫梯帝國

埃及帝國和赫梯人之間的戰爭是和平條約中最古老的戰爭,這是一場持續數十年的爭奪敘利亞霸權的戰爭。

這場戰爭的關鍵戰役是卡德什戰役,這是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記載的戰役之一,戰後簽訂的《埃及和平條約》是歷史上最早的書面國際軍事條約文件。

公元前1269年,戰爭結束後,赫梯國王將長女嫁給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爲妻,雙方成爲盟友。

2亞述帝國毀滅埃及

公元前935年,亞述帝國崛起並在公元前8世紀摧毀了衰落的赫梯帝國。

公元前746年,提格拉帕拉薩登基,歷史上被稱爲提格拉帕拉薩三世,提格拉帕拉薩三世是亞述歷史上最重要的國王,他改組軍隊,實行乒乓球招募制度,他把常備軍分爲戰車、騎兵、重步兵、輕步兵、游擊隊、重兵和工兵,他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好的軍事體系,然後開始擴張。

在隨後的幾個世紀裏,亞述國王先後征服了小亞細亞、敘利亞、腓尼基、以色列和巴比倫,摧毀了烏拉爾圖政權,侵略了阿拉伯半島,征服了埃及,摧毀了伊蘭,在西亞歷史上,亞述國王第一次將生活在西亞北非的民族統一在一個國家的範圍內,建立了一個橫跨亞非兩大洲的大帝國,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的帝國。

三,波斯帝國的崛起與希波戰爭

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在現代伊朗建立了阿契美尼德王朝,被稱爲“第一個波斯帝國”。

到第三任國王大流士一世時,波斯帝國統一了古埃及、小亞細亞和印度河流域兩大流域,成爲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跨越亞歐非的大帝國。

從公元前499年到公元前449年,波斯帝國發動了征服希臘的戰爭,歷史上被稱爲“河馬戰爭”。

從那時起,地中海沿岸的戰爭從亞非之爭演變爲亞歐之戰。

擁有絕對優勢的波斯帝國在希波戰爭中被擊敗,希臘開始統治地中海。

4伯羅奔尼撒戰爭:雅典對斯巴達

伯羅奔尼撒戰爭是由雅典領導的提羅聯盟和斯巴達領導的伯羅奔尼撒聯盟之間的戰爭,這是古希臘的內戰,但也是地中海沿岸爭霸的鬥爭。

希波戰爭後,雅典成爲愛琴海的霸主,但斯巴達沒有屈服,戰爭不可避免。

從公元前431年到公元前404年,伯羅奔尼撒戰爭持續了20多年,斯巴達最終獲勝。

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了雅典的古典時代和古希臘的民主時代,從此,古希臘開始衰落,馬其頓北部開始崛起。

5亞歷山大大帝摧毀了希臘和波斯

雅典與斯巴達鷸蚌競爭,馬其頓玫瑰在希臘北部。

自公元前336年登基以來,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了希臘全境,隨後橫掃中東,佔領了埃及全境,消滅了波斯帝國,公元前323年,馬其頓軍隊終於抵達印度河流域,亞歷山大征服了世界四大文明區域中的三個,面積約500萬平方公里。

亞歷山大帝國也是繼波斯帝國之後又一個橫跨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偉大帝國。

6亞歷山大的帝國分爲三個部分

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帝國分爲三個部分:波斯的塞琉西王朝、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和希臘的馬其頓王國。

地中海沿岸的霸權鬥爭從希臘和波斯轉移到塞琉西王朝和托勒密王朝。

在塞琉西王朝和托勒密王朝之間的鬥爭中,漁夫獲得了利益,伊朗的其餘帝國崛起,統一波斯和兩個流域,塞琉西王朝退到敘利亞的一角。

公元前64年,塞琉西王朝被另一個漁夫羅馬征服。

公元前30年,屋大維襲擊了埃及,托勒密將其稱爲羅馬。

是時候去看看地中海以北的羅馬了。

7羅馬和迦太基在地中海西部的鬥爭

在地中海中部,大約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出現了兩種文明:北岸的古羅馬文明和南岸的迦太基文明,地中海中西部的戰爭是這兩個文明之間的戰爭。

從公元前264年到公元前146年,兩國爲爭奪地中海沿岸的霸權而進行了三次戰爭,歷史上被稱爲“布匿戰爭”。

第一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64年至公元前241年),主要是在地球中部的海戰,最後,羅馬入侵迦太基,迦太基被打敗,在第二次布匿戰爭期間(公元前218-201年),迦太基的總司令漢尼拔率領6萬軍隊通過阿爾卑斯山入侵羅馬,公元前216年,在戛納戰役中,羅馬軍隊(約7萬人)被漢尼拔軍隊(5萬人)包圍和殲滅,許多意大利部落和城市都向迦太基投降,後來,羅馬派軍隊到迦太基去救趙,漢尼拔回到軍隊尋求幫助,但爲時已晚,最後,迦太基戰敗,海外領土全部喪失,船隻被移交,羅馬得到了賠償。

第三次布匿戰爭(公元前149年至公元前146年),可以說是羅馬侵略戰爭,羅馬主動進攻,長期圍攻迦太基,最後,迦太基被屠殺,其領土成爲羅馬的一個省,即非洲省,由於布匿戰爭,迦太基被摧毀,迦太基城被夷爲平地。

8馬其頓戰爭:羅馬征服希臘

亞歷山大大帝之後,古希臘由馬其頓王國統治,在這個時期,迦太基是地中海的三分體系。

在第一次馬其頓戰爭期間(公元前214-205年),漢尼拔在第二次布匿戰爭中戰無不勝,馬其頓國王菲利普五世趁機與迦太基結盟,於公元前215年向羅馬宣戰,戰爭以菲利普五世的勝利而結束,羅馬被迫在這座城市之下籤署了同盟,在這場戰爭中,馬其頓人主動出擊,也埋下了毀滅國家的種子。

在第二次戰爭中(公元前200-196年),羅馬在贏得第二次布匿戰爭後,向馬其頓人宣戰,取得了徹底的勝利,消滅了菲利普的海軍,戰爭結束後,馬其頓人撤出希臘,羅馬自視爲希臘解放者,在第三次戰爭(公元前171-168年),公元前168年,馬其頓人在彼得·納特戰爭後戰敗,被分成四個自治共和國,稱爲羅馬的實際屬地,在第四次戰爭中(公元前151-146年),這場戰爭的起因是馬其頓人不想屈從於羅馬,而是提高軍隊來抵抗羅馬的統治,最後,羅馬軍隊鎮壓了叛亂,四個馬其頓共和國不再存在,公元前146年,希臘併入羅馬,成爲羅馬共和國的一個省。

當羅馬征服迦太基和希臘時,它成爲地中海真正的霸主,地中海成爲不遠處的羅馬內陸湖。

看看下一集:羅馬帝國和其他帝國在東地中海爭奪霸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