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挂帅西征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时的战场旧址,就在今时今日的山东济宁地区。济宁的一天门街,相传便当年是穆桂英破阵之处。天门阵是按奇门遁甲所摆设,在破阵的时候穆桂英却意外早产诞下了一名男婴,这名男婴就是北宋名将杨文广。当地传说在穆桂英破阵之时,她曾为杨家九名战死沙场的女将,修建了九座大墓。过去济宁城北郊区的肖王庄一带,有九座高高的封土堆。当地人称:这九座土堆中,埋葬着的就是杨家阵亡的九名女将。这九座土堆也被当地人称为九米堌堆、九女堌堆。

当年的九座坟墓相距700米到1400米不等,依次排开,看上去十分壮观。1949年以后九米堌堆,仍然存在于当地。1970年,山东省在第一次对文物展开普查整理工作时,考古工作者特意对九米堌堆进行了一番勘察。工作人员发现这是一片古代的大墓群。因地名,考古工作人员将其定名为肖王庄墓群。由于一号土堆体积最大,所以当地人便将其称为大堌堆。九米堌堆临近济宁市传染病医院。1981年济宁文物普查队,再次对该墓群展开了复查工作。这一次工作人员确认该墓群为大型的汉代墓葬群。

1980年以后,该墓葬群便被盗墓贼给盯上了。仅1990年,当地人就发现了数起盗墓事件。盗墓者会直接钻进防空洞,进行盗掘。鉴于大墓被盗墓贼破坏的情况十分严重。济宁市文物局经申请同意,决定自筹经费十万元进行发掘工作。这次大堌堆背后隐藏的真相,才彻底被揭开。原来九座土堆,是东汉时期的王侯大墓,并非北宋杨门九女将的墓葬群。

工作人员在清理墓室封墙的时候,发现里面被填满了封土,原来墓室内早期发生过坍塌。在下挖封土到三米的时候,工作人员在墓室东南部发现了一个圆坑。从圆坑中工作人员清理出了不少漆器片、玉片。原来这个圆坑并非墓主人所留,而是后来的盗墓贼挖出的一个盗洞。坑中的漆器片和玉片是当年盗墓贼在搬运墓中珍宝时,不小心损毁遗落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盗洞被坍塌的封土填满,才出现了眼前的一幕。

更令考古工作人员气愤的是,该东汉大墓不仅被盗挖过,还被盗墓贼用火焚烧过。大堌堆后室内的棺椁,都被烧成了木炭和灰烬。后室东面的墙壁不但被曾经的盗墓贼扒开过,被焚毁的棺椁后方墙壁,也大部分被昔年的盗墓贼拆除。种种迹象表明,该东汉大墓不止一次被盗,而且很可能是被公开盗掘。其次工作人员也不排除,东汉大墓被盗是盗墓贼的报复行为。

工作人员结合东汉末年,盗墓事件频发的这一特点进行了推断。他们判断大堌堆很可能就是在东汉末年被盗挖的。这次发掘,破解了在当地流传多年的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之谜。穆桂英其人本是演义小说杜撰出来的人物,但济宁确实是杨家将昔年与敌作战的战场。演义小说称:穆桂英在天门阵战役结束以后,五十多岁的她再次挂帅西征西夏。

当时的穆桂英,曾带几名女将前往古浪峡,探明西夏军敌情。谁曾想穆桂英等人却误中西夏军的埋伏,敌众我寡之下穆桂英只得带着女将们逃上了一座陡峭的悬崖。很可惜穆桂英几人最终还是寡不敌众,被西夏军乱箭射死。后来佘太君带入来到了此地,为杨门一众女将收敛了尸体。当时面对穆桂英的尸体,佘太君悲痛哭嚎。正是因为佘太君的伤心哭泣,穆桂英遇难的陡峭悬崖被后人称呼为滴泪崖,今时今日的滴泪崖已经成了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穆桂英的遗体后来被佘太君带回了山西安葬,如今穆桂英之墓就在离石西崖底村。穆桂英所生两子一女中,尤以杨文广最为出名。被范仲淹擢用的杨文广在抗击西夏的战争中屡建奇功,后神宗帝将其封为定州道副总管,步军都虞侯。在辽人以代州为议和条件刁难宋廷时,杨文广向宋廷献攻取幽燕之策,但可惜战事尚未发生杨文广就不幸病死。杨文广最出众的儿子,便是小儿子杨怀玉。杨怀玉也曾多次率军攻伐西夏,但因宋英宗不信任杨怀玉,杨怀玉最终选择了辞官,告老还乡。而杨怀玉的曾孙,便是人们所熟知的梁山好汉杨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