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廁所是每個人日常生活都要進行的活動之一,而通過觀察大便能直接反應出腸道是否健康,身體是否出現問題。除了每日正常排便的情況外,還有兩種情況較爲常見,一天多次排便和幾天排一次便。

正常的排便頻率是一天進行1-2次,也有一定的時間規律。不少人羣出現一天多次排便或幾天拍一次便時會感到緊張擔憂,害怕是消化道癌變的前兆。那麼,排便次數異常可能是消化腸道不健康的表現,並不完全代表是消化道癌變。

幾天只排一次便往往是因爲便祕,當代很多人都有挑食的習慣,只愛喫肉很少喫菜。平時經常食用高脂肪的食物,如動物內臟。很少飲水,食用新鮮的水果蔬菜,長期下來,會導致食用無法及時攝入足夠的纖維素,腸道蠕動會減緩,容易出現便祕情況。

如果一天多次排便,在5次左右,甚至超過五次,可能與食用某些不健康的食物有關。食物過油,變質會影響腸道,導致排便異常。如果發現大便呈水樣便,出現發燒情況,極有可能是急性腸炎,可以儘早去醫院進行檢查,尋求醫生的專業幫助。

幾天只排一次便和一天排幾次便,都是不健康的排便頻率,長期出現便祕情況,會導致腸胃對糞便進行二次吸收,對身體傷害很大。長期一天多次排便容易導致人出現脫水情況,對身體傷害很大。

排便次數異常並不代表是消化道癌變,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糞便情況。正常大便是黃褐色的香蕉狀,如果出現黑便,或大便很細,難以成形情況時就要提高警惕,避免是腸道問題影響導致的。頻繁出現便血情況時也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爲了身體健康着想,要積極採取措施進行調整,養成健康的排便習慣。必要時需要去醫院檢查一下,及時診治治療,避免對身體造成更大傷害。

想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要堅持每天適當飲水,一般一天和2500-3000ml即可,具體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適當調整。身體及時攝入足夠的水分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有效減緩便祕的情況。

長期堅持運動也對保持良好的排便情況有很大幫助。運動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提高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速度,幫助身體及時排出體內毒素和有害物質。運動要長期堅持纔能有一定的效果,每天運動30分鐘,還可以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幫助提高身體免疫功能,有效改善身體素質,預防疾病的侵襲。

保持飲食結構營養均衡。排便是否正常很大一部分原因受飲食影響,暴飲暴食或過度控制飲食都會導致身體排便出現異常情況。想要保持每日正常的排便,就要堅持多喫新鮮的水果蔬菜,幫助身體及時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也要適當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粗糧,幫助腸道蠕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