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飛機

8月21日晚,“中遠海運室女座”號貨輪“披着”星光緩緩駛入天津自貿試驗區東疆片區港池,停靠在天津港太平洋集裝箱碼頭。

這艘貨輪從德國漢堡而來,船上搭載着空客(airbus)飛機的大部件,不到一小時就完成吊裝。幾小時後,飛機大部件就迅速送到位於天津自貿區機場片區內的空客亞洲總裝線,保障了津產空客A320和A330系列機型的順利交付。

2020年起,空客在津的總裝線開始提速產能,這裏不僅有A320和A330機型,還在2019年正式簽下了A350完成和交付中心項目,這標誌着天津將具備空客公司現有單通道和雙通道機型的綜合生產能力,也成爲歐洲之外最大的空中客車生產基地,截至2019年底已交付12架A330、420多架A320飛機。隨着天津海關在自貿試驗區探索試驗飛機料件、自用設備和循環用包材等重要零部件的“分批進出、集中申報”極大節省了企業的通關時間,讓以往需要每批一報的“一沓”報關單,變成了根據航空材料大類進行一次性申報,極大提升了空客天津總裝線的生產效率。

而在配套項目中,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天津西飛公司將在津完成A320前後機身段的系統總裝,再交由空客天津總裝線進行飛機總裝,未來達到月產6架的總裝能力。這樣的本地化配套項目也讓天津航空產業鏈更加完善。

▲大飛機部件在天津港吊裝

不用“一日遊”,客戶“說來就來”

如果說飛機總裝彰顯的是一個城市制造業的實力,那麼航空維修業則代表了產業鏈、價值鏈更高端的新興領域。飛機如此精密的航空機械,運營、定檢、維修必不可少,就在空客亞洲總裝線不到三公里距離就是古德里奇航空技術(天津)有限公司,一架國內知名貨運航空公司的飛機發動機剛剛進廠進行維修。

“這是波音757飛機上的,長時間使用反響推力器後就要定期保養,就像我們開的汽車去4S店保養一樣,古德里奇就是飛機的4S店,我們正在用16層複合材料對發動機整流罩進行修補。”古德里奇航空技術(天津)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傑說。

維修線的另一端工作人員正在安裝調試一臺新的熱壓罐,在高溫高壓下能夠讓複合材料快速定性並具有強度、韌度和耐久性。今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航空業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古德里奇在機場片區管理局的幫助下率先實現復工復產,這也使得很多維修業務開始向天津轉移。

目前,天津自貿區機場片區內已經聚集了龐巴迪、古德里奇、中航中信直升機維修、海特、通用電氣、漢莎航空等一批高端檢測維修企業,成爲亞太地區重要的高端維修檢測基地。

在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停機坪北側,天津海特飛機工程有限公司的兩個機庫裏,5架飛機正在同時進行大修、改裝等作業,現場工人不多,除了不遠處的跑道上飛機起降不時傳來的轟鳴聲,整個現場井然有序,忙而不亂。

▲海特飛機工程有限公司維修車間

天津海特成立於2009年,2014年正式開業,已累計爲國內外20多家客戶維修並交付了350多架次飛機。這其中,最近兩年是公司業務的爆發增長期。

“一是隨着北京新機場的建成,以及天津機場國際業務的增加,國際客機在京津冀的維修需求量不斷增加,我們2018年新建了第二機庫,維修能力一下子上來了,第二就是得益於自貿區的政策紅利。”天津海特飛機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健聰笑着說。

所謂的“政策紅利”是指,去年6月,天津自貿區出臺的“機場片區支持和鼓勵航空保稅維修再製造的十條措施”。

其中,最讓海特受益的就是:“國際客戶,比如境外航空公司的飛機,一旦壞在國內,不用再出境‘一日遊’,只須向海關做形式上的申報,就可以直接飛過來進行免稅維修。”

“十條”政策實施後,客戶可以“說來就來”,海特的國際訂單量一下子翻了一倍。

只做形式進出口,不僅節省了調機時間以及通關時間,也爲客戶和維修企業節省了不小的成本。

“從客戶角度說,調機的成本可以節省了。從海特角度,我們也無需再繳納保證金或保函,以一架做客改貨的飛機爲例,在保函方面,單架飛機可以直接節省 13萬左右的利息支出,再加上其他手續費,一架飛機總共可以節省24、5萬的支出,有效的降低了公司承接境外維修業務的成本。”

利好政策讓企業可以更多拓展新的國際業務,也加速了企業的投資意願。

“現在機場片區保稅維修的產業門類,已經從航空製造也就是飛機的保稅維修,擴展到了工程機械、船舶、海空裝備等。”天津自貿區天津機場片區工作局副局長王達煒說。

從買到租,改變了什麼?

4月19日,一架波音747貨機降落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長龍航空與招銀租賃合作租賃進口的LEAP-1A備用發動機正式進境。發動機在上海機場進行卸機、轉棧、倉儲等工作的同時,在天津東疆海關同步開始受理這臺發動機進境、租賃貿易徵稅申報等手續,僅用1天時間,全部手續辦結完畢,發動機直奔長龍航空所在地——杭州蕭山機場。

長龍航空黨委書記高英戰感慨,這單租賃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解決了企業的航材緊缺問題:“疫情影響,海外的一些航材還是比較緊張的。以往像這種情況,發動機要經過很多手續、很多環節。這次一站式的就到達杭州,保證我們航班能夠正常飛行,運輸成本大大降低。”

讓航空公司享受到快捷的背後,源於天津自貿試驗區管委會、東疆片區、海關、外管局等部門的聯動作業、創新飛機發動機異地監管模式的突破,東疆海關新型貿易監管科副科長田源解釋了整個流程:“按照傳統的監管模式,這票飛機發動機必須由上海入境運輸到我們東疆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圍網內,由海關進行實貨監管之後纔可以運到實際使用地杭州。我們通過海關之間的聯繫配合,整個信息鏈條來實現了對貨物的實際監管,基本上是要做到秒放的。”

數據顯示,2019年天津自貿區東疆片區新增租賃資產超過100億美元,累計完成1593架飛機租賃業務,116臺發動機,174艘國際航運船舶,21座海上石油鑽井平臺的租賃業務,飛機、船舶、海工設備租賃資產累計約927.56億美元,業務規模繼續保持領先優勢。2020上半年完成35架飛機、14臺發動機、24艘國際船舶、9座海工平臺的租賃業務,東疆片區保持全球第二大飛機租賃中心地位。

持續的制度創新,不斷探索新的租賃標的物、新的商業模式,讓東疆保持了在融資租賃領域的領跑地位,新模式也通過東疆逐步複製推廣到全國。

租賃飛機看似這麼高大上的事,跟老百姓有什麼關係?

目前我國民航機隊數量已經超過3300架,其中70%左右是“租”來的,從租到買改變的不僅是航空公司的資產結構,更是百姓的出行方式。

“民航機隊數量增多了,航線自然就多了,這就意味着百姓的選擇更豐富,票價自然也就更低了。”天津自貿試驗區東疆片區自貿片區工作局局長劉慶良說,“不斷地讓創新成果惠及百姓,這也正是我國設立自貿試驗區的初衷,‘爲國家試製度、爲地方謀發展’。”

融資租賃產業的發展是天津自貿區制度創新的一個縮影。五年來,從我國第一單保稅租賃業務落地,到東疆成爲全球第二大飛機租賃聚集地,租賃標的物從飛機,拓展到船舶、海工平臺、航空發動機等,這背後正是強大創新能力和服務能力的支撐。

天津自貿試驗區東疆片區管委會主任沈蕾說:“我們力求在投資、貿易、航運、金融以及放管服方面做全方位立體化的改革,也是想由點及面。未來,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向世界一流港口和自由貿易港去轉型,努力爲全國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的路徑,積累新的經驗。”

跨境電商——買全球、賣全球

每年電商最拼的是兩個時段,“6.18”和“雙十一”,而今年的6.18有些不同,疫情之下,對境內境外產業鏈、供應鏈都是一次極大地考驗。然而,天津卻交出了一份極爲亮眼的成績單。據統計,6月1號到18號,天津累計完成跨境電商進口申報訂單252.16萬單,同比增長2.06%,進口銷售額4.59億元,同比增長12.77%。化妝品、保健品、進口奶粉分列商品大類銷售額前三名,洗滌防護用品類首次排進前五。“疫情之初最明顯的增量就來自於防疫物資,洗手液、體溫計、進口食品快速增長。”考拉海購天津倉總經理崔俊傑告訴記者,“疫情之初銷量激增,依賴於保稅備貨模式才能保障供應。”保稅備貨模式就是提前將境外的商品運抵天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的倉庫裏,在電商平臺上售後,由天津倉分撥到周邊省市,這樣才能實現京津冀下單後三地24小時就能收貨。

▲跨境電商倉庫

但真正對電商企業的考驗也是從疫情後開始顯現,很多人居家辦公,消費、購物的慾望也在下降,這就明顯影響了服裝、墨鏡、皮包等品類的銷售。爲此,天津港保稅區內的跨境電商企業“酷吧全球購”就把直播間“搬”進其位於海港保稅區內的保稅倉,通過現場直播的形式給消費者推薦進口商品。“日本、韓國、歐洲、澳洲專場,主播直接來到貨架旁,第一次直播觀看量瞬間就達到了幾千人。”“酷吧全球購”總經理李衛生指着後臺系統解釋道:“消費者在觀看直播的同時就會下單,直播間後臺對接好的跨境供應鏈系統會及時將這些訂單推送給海關進行三單對碰通關放行,同時系統推送給倉儲、快遞等環節包裝配送,整個網購流程全部採用系統自動化運行。”全程自動化運行,既節省了人力又提高了效率,而海關也針對跨境電商從原來需要提供紙質單據轉變爲電子數據傳輸,通關時間從原本的72小時,大幅縮減到24小時,這也保障了貨物快速送達。

隨着百姓的消費升級,“海淘”的化妝品、紅酒、進口小零食越來越多,而“中國製造”的產品也開始通過跨境電商出口的方式遠銷全世界。雲動力(天津)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主營自有品牌的傢俱家居、健身器材、輪胎汽車配件等產品,通過跨境電商出口歐美。疫情之下,這些產品在國外電商平臺銷量猛增,雲動力(天津)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嘯巍說,憑藉海外倉模式企業佔據了先機:“我們一直在做提前囤貨,哪怕我們紐約倉關了,在美國有5個倉,還是在繼續的發貨。我們來幫助歐、美供應商解決供應鏈問題。”

不僅如此,今年7月1日,海關總署在全國10個直屬海關開展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天津自貿區就是是其中之一。與傳統出口貨物相比,試點專門爲跨境電商B2B出口貨物設立了9710和9810兩個監管代碼,出口企業在查驗方面享有優先權,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津貿通供應鏈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然告訴記者,企業的首票申報僅用時10秒鐘,通關放行也在兩分鐘內完成。這次出口試點還解決了以往跨境電商企業退貨難喝在境外銷售時產生利潤資金迴流境內的難題,進一步提升了外貿企業的盈利水平。津貿通供應鏈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立河說:“以前按照一般貿易的要求,你報關報100元,你回來你也要回100元。現在按照這種模式,比如說我報關的時候報100元,在國外銷售可能會產生30塊錢的利潤,這樣收匯就可以按照130塊錢這樣收了,資金可以全都回到境內,是一個又快又正規的渠道。”

數據顯示,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啓動的首月,天津口岸9家企業申報跨境電商B2B出口貨值就達到了200多萬美元,摺合人民幣貨值約1400萬元,企業通過跨境電商走出去的意願明顯增強。

5年來,天津自貿區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累計實施428項制度創新措施,向國家上報244項試點成果和創新實踐案例,向全國複製推廣37項試點經驗和實踐案例,向全市和相關區域複製推廣230項經驗案例,發佈65個金融創新案例。在爲國家試製度、爲區域謀發展中探索新路徑,改革開放紅利持續釋放,有力地發揮了國家制度創新“試驗田”作用。

自貿試驗區對外開放高地引領作用突出,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境外投資管理模式改革、新型國際貿易和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等創新舉措的實施,將自貿試驗區打造成爲了區域“引進來”“走出去”的重要基地、京津冀國際貿易大通道和跨境投融資樞紐平臺,顯著提升區域對外開放水平,爲建設“一基地三區”和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羣提供了重要支撐。

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極大激發了市場活力,促進了天津市及濱海新區經濟發展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融資租賃、商業保理、平行進口汽車、航空製造維修等主導產業保持全國領先,生物醫藥、智能製造、創新金融等新動能引育加快推進,對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起到了明顯促進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