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是古代读书人常挂在嘴边的话,古代都以为读书之后,应该献身于朝廷,即"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但这必须通过科举考试,可有一个人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读书并不是为了科举,而是为了成为一个圣贤的人,他就是王阳明。

王阳明从小出生于名门望族,学习环境也十分优越,当他只有十二岁时,便在学堂上展现出过人的才华,有一次他跟教书先生讨论,"何为天下第一等大事?"王阳明说成为一代圣贤就是,当时明朝宦官当权,朝政腐败,连皇帝明英宗都被俘虏了,这些事情在王阳明心中留下伤痕,他决定"为国读书。"

正因为王阳明"思想不正",所以他的仕途十分坎坷,他15岁就写了许多策略,多次上书给皇帝,但皇帝并不采纳他的建议,无奈之下他只好外出游学,而且还联系骑射,这在正统读书人眼中,属于不务正业的表现,直到20岁,他才第一次参加乡试中了举人。

后来王阳明参加科举屡屡落榜,过程十分坎坷,直到28岁他才算正式踏入仕途,但很快又得罪了宦官刘瑾,被贬到贵州不毛之地,正是在这里,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人生格局和境界进一步提升,五年期满之后,他又被调往江西做知县。

当时的江西有一大群毛贼,总共数千人,王阳明到任之后,三下五除二就灭掉了这些盗贼,被当地百姓称为"天神",虽然他在仕途上不顺,但在文韬武略上的造诣却越来越深,不过他本人并不在意,因为他始终觉得,读书并不是为了当官,称为圣贤才是他的追求。

从此以后,王阳明一直往哲学方向走,最终自己创立了一派学说,总而言之就是三个字:致良知,即"良知之学",孟子认为,所谓的良知就是不需要通过刻意学习便能拥有的东西,比如说恻隐之心、羞耻之心、是非观等,王阳明在这个基础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推广,让"良知论"进入普通老百姓心中。

王阳明在文化方面的推进,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让人们的道德水准更加高,之后吸引了一大批粉丝,但也有不少人对这样的理论表示怀疑,甚至也有不少抨击者,他们认为王阳明的学说是异类,甚至连朝廷皇帝也不认可。

公元1528年,王阳明去世,但他的学说并没有跟着去世,反而流传了下来,他门下的弟子自发举办了很多祭祀活动,还有人给他建了祠堂,直到王阳明去世50多年后,朝廷才承认他的学说,王阳明的牌位也顺利进入了孔庙。

王阳明的学说后来流传到东南亚一带,甚至到了朝鲜、韩国、日本等地,尤其是如今的日本,仍旧十分推崇王阳明的学说,认为这是东方文化的集大成者,但也有部分日本人认为,王阳明是日本人,这套学说是日本人创立的,只因为中国人不太喜欢,日本就打算直接抢过去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