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國中期選拔武官的官場已經混亂不堪,極其腐敗,賣官鬻爵的現象時有發生。

正聊三國作者注意到,當年蔣濟擔任護軍的時候,曾經就有一段歌謠,大概意思是:想要當牙門將,必須要賄賂千匹絲織品,想當百人督,需要五百匹絲織品。蔣濟卸任後,以選拔人才著稱的夏侯玄接替了相關工作。司馬懿曾經笑着問蔣濟爲何在任上無法解決賄賂問題,蔣濟很尷尬只能表示:“洛陽城裏東西貴,少一個子兒也買不了。”於是二人尷尬的笑了笑。

夏侯玄最終也沒有能力阻止賄賂問題,直到司馬師時期,纔將這個護軍賣官鬻爵的情況解決。

司馬懿和蔣濟時任高官,且蔣濟是一個眼裏揉不得沙子的人,到底曹叡時期誰能讓這兩位大佬只是尬笑?背後的大BOSS令人疑惑。

其實,這一切從曹操討伐荊州時一個戰略部署,就初露端倪。

本文,正聊三國作者將編譯一篇日本三國學者的相關文章。此文章對於曹操使用且沿襲到魏國的都督護軍制度有所研究,並嘗試點出了這背後的大BOSS。

以下爲編譯內容。

因爲組織是人類創造的,所以和人類一樣一旦產生親密關係就會腐壞。這在古今東西,到處都是一樣的,而且在保護曹魏皇帝的近衛兵、護軍,買官情況也肆無忌憚。

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護軍出現販賣官橫行的呢?如果稍加調查,我們一下就能發現有趣的事情。

“硬骨漢”蔣濟也無法消滅的護軍賣官

對於護軍來說,賣官行爲被記載在《三國志·夏侯玄傳》補充的魏略中。

夏侯玄離開護軍的位置後,司馬師代替他成爲了護軍。所謂護軍,主要負責武官的選舉,統領諸將,監察軍中不法的官職。在司馬師之前,這個官職的受賄行爲屢禁不止。

蔣濟更早擔任護軍的時候,街頭巷尾流行着一首戲謔的歌,“想要當牙門將,必須要賄賂千匹絲織品,想當百人督,需要五百匹絲織品”。司馬懿在提出問題後,蔣濟卻無法辯解。

如上所述,如果《魏略》的說法正確的話,那麼護軍就是賣官鬻爵的巢穴,而且在很早之前,這個職位的賄賂行爲就開始橫行了。所謂牙門,是由守護將軍營門的勇猛武將擔任的職位,用金錢買賣這個官其實是個重大問題。

蔣濟和司馬懿無法觸及的護軍背後的真面目

但是,一想就覺得很奇怪。

蔣濟,絕對不是一個服軟於權力的人,而是一個非常硬骨頭的人,他曾上表認爲中書監劉放、中書令孫資中獨斷專行。孫資、劉放是曹叡非常信任的人,但蔣濟上書後被曹叡稱讚,成爲一個被曹叡信任的人物。

看到腐敗可以聲討的蔣濟,爲什麼不能在護軍位置改善職責內的腐敗情況呢?再加上,瞭解這件事的、同樣不以爲意的司馬懿,只是開玩笑說笑話,卻不尖銳追究的理由是什麼呢?

日本學者“kawauso”認爲,在護軍職位賣官的情況中,這一套系統背後有一位非常大的人物。而且當時(蔣濟擔任時),如果強硬改革的話,就會碰上那個人的逆鱗。因爲害怕這個人,蔣濟和司馬懿面對這個情況,也只能和平民一樣開玩笑了吧。

於是,kawauso調查了蔣濟以前的護軍前任。

魏國的初代護軍是趙儼

魏國的護軍什麼時候開始?

雖然不清楚這件事,但208年曹操征伐荊州的時候,趙儼兼任章陵太守將軍和都督護軍,監領于禁、張遼、、朱靈、李典、路招、馮楷這7位將軍,在這裏出現了趙儼的名字和都督護軍的職位。

kawauso在曾經發表的文章中寫道,都督護軍原本是發展曹操所處的領軍和護軍的職位。皇帝或最高權力者在率領中軍出征時,該職位擔任參謀和指揮官的職務,通常作爲最高權力者的最高顧問也有很高的地位。如此看來,完整意義上的初代恐怕是趙儼吧。

趙儼是個貪官

趙儼背後隱藏着能“幹”的一面,他肯定有利用職務權力中飽私囊的惡習。正史三國志的趙儼,傳中的《魏略》有以下記述。

以前“四徵將軍”配置專門的官廚財籍,遷轉之際,沒有不帶着的,而趙儼什麼都不帶就上車來到任上。(編者注:此時爲曹芳即位後不久)

話說回來,趙儼兩手搭着車,到了霸上(地名)發現忘記帶常服的藥。雍州官員一聽到這句話,就寄來了幾個裝了各種藥劑的箱子。趙儼笑着說:“人們常說‘語殊不易’,我偶然問起所服的藥而已,哪用得着親自送來?”就沒有喫藥。

這是一個非常委婉的表達,趙儼使用四徵將軍的幕後賬簿中飽私囊,然後在外任職花銷卻攤在雍州的權貴身上。所以雍州有權勢的人對趙儼的一句話,立刻反應過度,趙儼只說了句“藥”,當地官員就把所有種類的藥都裝到一起送去了。

順便說一下,趙儼不僅就任徵西將軍,還就任了隨意使役民屯百姓、以肥私囊的美差大司農,還曾督統荊州、豫州、涼州諸軍事,曾擔任尚書等最終累進三公之一。趙儼在公元245年以75歲高齡辭世之前,在魏國有巨大影響力。

如此來看,護軍的賣官惡習很有可能是趙儼開始的,而在他擔任相應官職之後,朝中無法根除弊病也絕大部分可能因爲他?

蔣濟作爲護衛軍工作是在公元229年左右,所以趙儼那時恐怕已經官高爵顯。kawauso認爲,有與曹操時代元勳爲伍的膽量,蔣濟和司馬懿也是很難扳倒的。

不起眼不一定沒有影響力

在電影和電視劇中,黑幕往往被描繪爲引人注目的存在。但實際上,雖然樸素不起眼,卻有着隱然影響力的趙儼,其實黑幕更多。

比如說,曹操時期曾向全國的縣令和太守提出了徵集各地寡婦,強迫她們前往婦女較少的地區作爲兵戶的新娘。接到命令的時任河東太守杜畿精挑細選,只上交符合條件的。而下一任河東太守趙儼,卻將嫁人且丈夫還沒死的女人也擄走。曹操去世之後,曹丕看到杜畿和趙儼工作的差距,便責怪杜畿。杜畿無奈向曹丕坦白說,趙儼強迫徵調活人妻,曹丕和羣臣只是臉色蒼白,但並沒有懲罰趙儼。

據說做着同樣事情的縣令和太守有很多,但是曹丕沒有處罰犯錯的趙儼,就會讓人浮現出黑幕這兩個字。

學者kawauso的總結

曹操當時是實際上的權力最高統治者,他知道趙儼存在冒失作惡,但還是選擇了權衡損失和利益,利用趙儼。

雖然趙儼也許做過“不可饒恕“的錯事,但趙儼本意也不是企圖顛覆國家的罪惡,也不是屠殺幾萬人那樣的巨惡。也許是因爲做了爲統治者服務的惡事,才得以被保全了吧。

編譯:正聊三國作者XXY

瞭解更多三國趣事,請多多關注,正聊三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