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編輯 / 小e

圖片 / 來自網絡

完結不久的《三十而已》中,顧佳將兒子送進貴族幼兒園,想方設法買限量愛馬仕打入闊太太圈,爲我們展開了光怪陸離的一面:富豪生活與普通人生活,真的隔着次元壁嗎?

01

最近小e看到一篇文章,名叫《一年掙一千萬,我爲什麼讓孩子讀公立》。

博主去看望幾個闊太朋友,聽說她們孩子遇到一個公立學校的姑娘,被欺負得毫無還手之力。

她們不由感嘆:“花這麼多錢送進國際學校的娃,其實個個都傻白甜,進入社會就是給別人送菜的啊!”

這時,其中一位闊太意味深長道:“你們知道我當初爲什麼寧可搬家,也要把小孩從國際學校轉去讀公立小學了吧?”

據博主解釋,這位闊太一年收入1000w+、住在帝都知名別墅區、孩子就讀學校午餐喫大蝦操場停飛機……

一夕之間給娃辦理轉學,別人紛紛猜測她家財務危機。

闊太道出真實原因:“我希望我孩子從小就知道真實社會運行法則是什麼,而不是長大前被放在淨化過的隔離罩裏。”

所謂的“隔離罩”外,就是我們大多數人的成長環境。

02

“爲什麼教室這麼擠?”

“爲什麼中午喫飯不去食堂,而是幾個大鐵桶送來,一人給一勺!”

“爲什麼老師完全不提醒喝水、收拾書包!”

起初,闊太的娃,面臨這些看起來很正常的“困擾”。

別欺負咱們沒讀貴族學校,小e表姐的娃同樣在讀國際學校,也沒見喝水都不能自理啊。還是說,從小擠着讀書、喫大鍋飯長大、沒有藝術氛圍薰陶,這就是所謂“水深火熱”了?

上述還是小問題,最大的挑戰是公立學校“滿懷惡意”的小孩。

在這篇優越感滿滿的文章裏,似乎富豪對大多數人讀的公立學校有點誤解:彷彿送娃進公立,就是送進了修羅場,隨時開演宮鬥戲。

不是,你叫顧裏嗎?你家娃上學目的是撕X而不是讀書?

這就引起小e迷思:小e也是讀公立學校長大的,那會兒照樣任性不懂事、傻乎乎蠢得要命,同學裏雖然有壞心眼的,但離心機也還差十萬八千里。

請問這種讓娃感受社會氛圍、培養出聰明機智的公立學校哪裏找?小e連夜站票去買學區房!

03

最後,闊太總結出一個道理:“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享受優越生活,能在文明交往時遊刃有餘,也能保護自己、學會反擊。”

由於欠缺瞭解,我們常常把富人的生活“妖魔化”,比如餐桌上一頓等於別人一年,比如一雙鞋一件衣服穿一次就扔,比如每天糾結半小時開哪輛車出門。

誠然這些奢華生活存在,但並非所有富豪如此。因爲排開銀行卡餘額太豐厚一點來看,他們也是需要煙火氣的人。

反之同理,由於缺乏對普羅大衆瞭解,我們每天過着的、再尋常不過的生活,也被扭曲化。

公立學校孩子都“精明”?這是個體的自身性格。事實上,每所學校都會有活潑和內向的孩子,與你花多少錢送進學校無關。

貴族學校孩子就“傻白甜”?幾千年前先賢就說“人之初性本惡”,教書育人的目的就是在孩子心智未開的時候,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三觀。

不必去評價誰好誰壞,量力而行即可。貴族學校和公立學校確實隔着次元壁,但這壁如果是在心裏,才最要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