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在史湘雲和林黛玉面前捧了一鼻子灰的賈寶玉,回到自己房內,心中無比煩惱,“細想自己原爲她二人,怕生嫌隙,方在其中調和,不想未能調停成功,反落了兩處的貶謗”,因而便想起前幾天看的《南華經》上的句子,“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羈之舟”,又想起“山木自冠”、“源泉自盜”等語,越想越灰心,越想越無趣,寫了個偈子,便倒頭睡了。

“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羈之舟”,對於賈寶玉來說,他每天“勞”的,每天“憂”的,就是這些姐妹們的事,但對於賈府中最出色的女兒探春來說,她每天“勞”的,每天“憂”的,則是整個賈府的事。尤其是在她開始管家之後。

因爲王熙鳳小月,因爲李紈尚德不尚才,未出閣的三姑娘探春,便被推到了臺前,開始料理賈府的家常事務。作爲豪門,賈府的家常事務,可非比尋常,上上下下幾百口人,每天上千的銀子錢,都要經過一個管家的人來協調打理。

探春遇到的第一個困難,是下人的刁難。這一天,吳新登媳婦來回探春:“趙姨娘的兄弟趙國基昨日死了,昨日回過太太,太太說知道了,叫回姑娘、奶奶來。”說着,便垂手侍立,再不言語。這是賈府中的下人們,一貫的辦事方式嗎?並非如此。

若是在王熙鳳面前,吳新登媳婦早就說出許多主意,憑鳳姐兒裁奪。此時,只因爲她欺負探春是個沒管過家的年輕姑娘,再加上趙國基是探春的“舅舅”,便有意爲難她。一看探春究竟知不知道賈府的規矩,二看探春會不會偏袒“舅舅”和生母。其他的下人們,也打定了主意,在外面等着看笑話。

幸虧是探春,她並沒有給吳新登媳婦放肆的機會,立刻命她拿了家裏原先的賬本來看,還不軟不硬地說了一番話:“你辦事辦老了的,還不記得,倒來難爲我們?你素日回你二奶奶去,也說現查去?若有這道理,鳳姐姐還不算厲害,也就是算寬厚了。還不快找了來我瞧瞧,再遲一日,不說你們粗心,反像我們沒主意了!”說的吳新登媳婦滿面羞紅,只得忙去找賬本。其他的下人們,也領教了三姑娘的厲害,纔開始加了幾分小心。

下人們剛剛老實了一會兒,趙姨娘又來鬧騰了。她指責探春:“姑娘現踩我,我告訴誰去?”……“我在這屋裏熬油似的,熬了這麼大年紀,又有你和你兄弟,這會子連襲人也不如了,我還有什麼臉,連你也沒臉面,倒說我了!”探春趕忙拿了賬本給生母看,趙姨娘依然不依不饒,道:“……你不當家,我也不來問你,你如今說一是一,說二是二,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就多給了二三十兩銀子,難道太太就不依你?……姑娘放心,這也使不着你的銀子,明兒等你出了閣,我還想你額外照看趙家呢,如今沒有長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撿高枝兒飛去了!”

親孃的撒潑胡鬧,讓探春更是無可奈何,只能哭道:“……誰不知道我是姨娘養的,必要過兩三個月,尋出由頭來,徹底來翻騰一陣,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也不知道誰給誰沒臉!”

生而爲庶女,是探春無法改變的事實,生母又蠻不講理,更是讓探春舉步維艱。這個出色的姑娘,不得不更加小心。她又何嘗不想護着趙姨娘?只是若如此,她還如何能在衆人面前立威?若是沒有了威信,她就更難保護生母。探春的苦心,趙姨娘根本不懂。

嫂子王熙鳳,在聽說了探春的所作所爲後,和平兒說了這樣一番話:“……若論私心藏奸上論,我也太行毒了,也該抽頭退步,回頭看了看,再要窮追弄壞了。趁着緊溜之中,她出頭一料理,衆人就把往日咱們的恨,暫可解了……”

王熙鳳管家多年,因爲手段狠辣,已經招來了無數人的忌恨。對於小姑子探春,王熙鳳是非常認可她的能力的,但是探春管家,對於王熙鳳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她出頭一料理,衆人就把往日咱們的恨,暫可解了”!這句話,不由得讓人心頭一驚!衆人對王熙鳳的恨解了,那麼會把恨轉移到哪裏呢?

答案顯而易見。王熙鳳大力支持探春改革,她交代平兒:“倘或她要駁我的事,你可別分辨,你只越恭敬,越說駁的是纔好。千萬別想着怕我沒臉,和她一犟,就不好了。”王熙鳳對探春的支持,其實只是爲了緩解衆人對自己的恨。不得不說,這是王熙鳳給探春挖了一個大坑。

以探春的精明,她明白這一點嗎?《紅樓夢》中沒有寫明,但探春不可能不明白。然而,對於探春來說,最重要的是將賈府的弊端革除,而不在於有多少人會恨自己。

探春這個姑娘,面臨種種困難,卻依然要迎難而上。這個姑娘,讓人讚歎,又讓人心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