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下午,在镇宁自治县东大街,沿着河道两侧,吴长林边走边将大片的树叶和垃圾拾起,统一扔进垃圾手推车,挥着扫帚又走了个来回

这是吴长林在环卫站工作的第4个月,保持路面清洁,靠自己的双手挣钱,逐渐走上人生正轨,他的进步得到了周边人的认可。

“小伙子勤快得很,从来不迟到,工作非常仔细,人也变得开朗许多呢。”听着一同工作的梁开珍大姐对自己的夸赞,吴长林害羞地笑了起来。

据镇宁自治县环翠街道龙滩村主任罗金鹏介绍,吴长林服刑期间,他的直系亲属相继离世,母亲也改嫁他人。2019年7月9日,吴长林服刑结束重新回归社会,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生活来源等问题接踵而至,陌生焦虑和缺乏自信的心理障碍让吴长林非常迷茫。在此期间吴长林还一度被省扶贫办列为贫困边缘监测户。

吴长林旧居外观

如何在社会、经济、工作状况等发生极大变化的情况下,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保护工作,帮助其顺利融入社会,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从打开思想做起。本着“以人为本、回归社会”的工作理念,镇宁自治县环翠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在向县政法委报告的同时立即召开专题会议明确由街道政法委牵头,充分发挥街道重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两所联动”(司法所、派出所)机制优势,随即积极整合其他部门资源,轮番走访交谈,罗金鹏更是与村里的其他同志坚持每天一趟上门走访,努力帮助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搭建融入社会的桥梁。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开展一帮一,多帮一的帮教制度,吴长林的思想逐渐打开,与他人交流也变得频繁。从主动协助办理身份证、户口簿到五次搬家住进新房,再到引导就业稳定发展,看着吴长林一点点成长进步,罗金鹏高兴地说:“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如今,吴长林每天凌晨四点半起床去环卫站上班,晚上还会去打点零工,一个月有2000来块钱的收入,除了吃喝还多多有余。谈到以后,他自信地说:“会多学习多存钱,挣钱娶个老婆,把日子过得更好!”完

法治安顺

编 辑:梁爽 田祺琪

审 核:刘朝刚

来源:《市政法委、镇宁政法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