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這場曠日持久的新冠疫情,市場信心不足、缺乏購買力、銷售下滑成爲2020年的常態。然而,與備受疫情打擊的其他細分領域不同,智能手錶卻迎來了一波消費熱潮。根據市場調查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全新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球市場智能手錶的總出貨量接近4200萬塊,營收同比增長20%。相較去年,營收排行榜也重新洗牌。蘋果穩居第一, Garmin強勢佔據第二位。值得一提的是,Garmin今年第一季度就以8%的市場份額重回前三強,2020年上半年的營收佔比同比有所增長,達到了9.4%。整體來說,Garmin的表現非常強勁。

2020年上半年 VS 2019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錶出貨營收佔比

智能手錶市場的逆勢增長

簡單來說,智能手錶市場的逆勢增長,主要原因無外乎三個:第一,智能手錶行業正處於加速發展期,智能手錶受衆羣體和出貨量規都在不斷擴。第二,當代人健康意識增強,健康飲食、多樣化的健身運動、健康生活方式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第三,疫情對全世界進行了一次"全民健康考察",人們對健康監測、運動健身的關注及其相關設備的需求陡然提升。Strategy Analytics高級分析師Steven Waltzer也曾表示,雖然深受疫情影響,但全球對智能手錶的需求仍在繼續增長,許多消費者還通過智能手錶來監測隔離期間的健康狀況。

Garmin的驚豔表現

至於位列第二名的Garmin,其優秀表現則離不開品牌十幾年來在該領域的積累。依託深厚的技術積澱,Garmin將GPS導航與健康運動產業有機結合起來,打造了數十個系列幾十個品類的智能穿戴類產品,並覆蓋跑步、自行車、鐵人三項、登山徒步、高爾夫以及健康生活等多種場景和需求,爲關注運動健身、健康生活、休閒娛樂、時尚潮流的消費羣體提供豐富的選擇。可以說,Garmin在智能手錶細分領域的佈局非常完善,實力突出且用戶羣體廣泛。

另外,王牌產品廣受歡迎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主打健康運動生活理念的Venu不僅獲得了CES 2020sss佳創新大獎,還是Garmin在今年第一季度重回全球市場份額排行前三強的主要功臣。Counterpoint研究副總裁Neil Shah在談及市場競爭格局評論時指出,贏得廣大戶外運動愛好者和專業運動員好評的Forerunner和fenix系列在2020年上半年的市場需求同比增長31%,這是品牌營收的重要來源。

Garmin與Firstbeat

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總監Jeff Fieldhack還表示,預計智能手錶市場未來的發展重點仍是健身和健康應用。在這個重點領域,Garmin一直保持着先鋒性。今年疫情爆發以後,智能穿戴設備作爲冠狀病毒的早期偵測成爲科學研究的重要方向。Garmin開始聯合科學家們發掘和探索智能手錶作爲監測、追蹤、監控冠狀病毒的可能性,將品牌在健康數據追蹤方面的專業技術儲備應用於研究之中。同時,還準備了一個殺手鐧——今年7月,正式宣佈收購全球著名的運動和健康生理數據分析提供商Firstbeat Analytics Oy。要知道,目前知名的智能運動硬件廠商幾乎都使用了Firstbeat的算法,除了Garmin自身以外,還包括三星、華爲、松拓、卡西歐、索尼、小米、華米等品牌。

Firstbeat數據

Garmin在自家產品線中運用 Firstbeat 的創新分析技術已有十多年,每天有成千上萬的 Garmin 用戶在使用其智能手錶或自行車碼錶上的 Firstbeat Analytics 數據,包括Max攝氧量(VO₂ max)、訓練狀態/負荷、訓練效果、效益指標、乳酸閾值、完賽預估、恢復時間、EPOC、卡路里燃燒、呼吸作用、壓力、睡眠等數據。Firstbeat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基於心率和心率變異性這些變量,以及一個人的基本生理特徵(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再結合運動本身的一些數據(例如距離、時間、配速等),將這些數據經過專利的算法處理後,通過上述指標和數據給出科學而且直觀的建議和評估。

下面,選擇6個重要指標,結合Garmin手錶功能特點來給大家做詳細解讀:

1、max攝氧量(VO₂ max)

Max攝氧量VO₂ max,V代表容量,O₂代表氧氣,max代表Max值,因此Max攝氧量是指身體在Max強度運動下的氧氣消耗量。簡單來說,它代表了肌肉在氧氣作用下轉換能量這個過程的Max效能。當人體開始運動時,身體將氧氣吸入,並運往肌肉,肌肉在氧氣的作用下,將營養轉換成能量這個過程的速率越快,Max攝氧量數值越高。當運動強度增加到一定限度後,人體的攝氧和用氧能力就不會再繼續增加了,此時的攝氧量就是Max攝氧量。可以說,Max攝氧量與個人體能呈正相關。

Max攝氧量是極爲優秀且多功能的指標,除了運動體能,還跟個人健康有許多關聯性。Max攝氧量過低會增加心臟疾病和猝死的風險,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的研究,心肺適能是一個比吸菸情況、血壓、膽固醇等更準確預測死亡率的指標。Max攝氧量的提高,對生活也會產生積極影響,比如輕鬆上樓等。

以前,測量Max攝氧量只能在實驗室環境下進行,或在特定條件測試下進行估算,然而Firstbeat可以在跑步、騎行、徒步等環境下進行Max攝氧量的估算,且不需要任何測試條件,你就能輕鬆地瞭解Max攝氧量的變化,並判斷自己的體能狀態和變化。在處理數據的過程中,Firstbeat智能引擎會過濾掉不正常的數值,確保計算的準確性。通過與實驗室測量對比,Firstbeat計算方法準確性在95%以上。同時,Firstbeat運算引擎還會學習你的運動習慣,你使用的次數越多,Firstbeat的計算就越準確。

2、效益指標

若要即時評估你目前的體能狀況,效益指標是直觀的表現。這項數據是以你的Max攝氧量爲基準線所預估的即時偏差值,正向數字越大說明運動狀態越好,可適當增加運動量;反之則考慮減輕運動量,讓身體得以休息恢復。

在開始跑步後的6至20分鐘,Firstbeat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配速、心率以及心率變異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俗稱HRV)來測算出一項數值。經過多次數據累積後,設備識別了你的體能水平,這項數據就會逐漸穩定,效益指標就會成爲你運動能力的可靠日常指標。

除了作爲跑步前期的警示外,你還可將效益指標加入到設備的訓練數據欄中,並在跑步時留意這項數據。它將會告訴你以目前的配速跑步時,你是否跑得比平時費力。效益指標可提早給你"撞牆期"的警示,讓你能夠在進入痛苦的撞牆期前調整策略。一般來說,搭載了心率計的Garmin腕錶和Garmin心率帶都支持這項功能。

3、訓練負荷

鍛鍊的一個基本原理是——身體在運動過程中承受壓力,接着從壓力中恢復過來,最後變得更加強壯。而訓練負荷就是通過對運動的實時記錄,賦予你能夠看到並追蹤這份壓力的功能。基於Firstbeat的算法,具備這個功能的Garmin手錶會將你在過去7天的訓練負荷與你長期的訓練負荷比較,同時考量你的體能水平,進而顯示此負荷是否在最佳範圍內。Garmin的訓練負荷數值以高、最佳、低劃分爲三個區間:

高 :依據目前的體能水平與最近的訓練習慣,你的訓練負荷可能太高,將會產生負面結果,應稍微減少一些運動量。

最佳 :處於最佳範圍,非常適合維持及提升體能水平,可繼續保持。

低 :訓練負荷偏低,想要進一步提升,需要加大訓練量。

相較其他錶款,Garmin Forerunner 945新增了一項功能——訓練負荷重點,通過你最近一段時間的活動類型和訓練量分析負荷的分佈情況,讓你瞭解自己應該加強鍛鍊速度能力、比賽配速能力還是有氧基礎能力,爲下一階段的訓練目標提供方向。

4、預估恢復時間

效益指標是運動過程中的體能指標,而預估恢復時間功能則是運動後的體能恢復時間建議。要知道,進步往往發生在恢復期間,卻常常被我們忽視。如果恢復不足,則會導致完全失去之前訓練的提升效果。通過Garmin設備,在每次鍛練之後,它會提醒你需要多少小時才能恢復至體能,以及何時可進行高強度的運動或參加比賽,確保鍛練獲得預期效果,使你信心不斷並優化訓練計劃。

爲了得到更精確的結果,Firstbeat通過獨特的個人化的生理數字化模型,結合訓練效果分數、以及訓練期間的運動表現與體能水平進行綜合評估,並加入開始鍛練前上次剩餘的恢復時間來運算。目前,Garmin的Forerunner系列和Fenix系列基本都搭載了這項功能。

5、完賽預估

基於Firstbeat的算法,一旦獲得Max攝氧量數值,設備可依據它判斷用戶目前的體能狀態,給出完賽時間的目標建議。你可以查看5公里、10公里、半程馬拉松及全馬距離的預期完賽時間,這個時間會隨着體能的提升或降低而縮短或變長。根據這個數據,你就能針對賽事進行完整且適當的訓練,讓你的努力都有的放矢。

由於受到日常生活作息、飲食規律、身體素質等多方面影響,Garmin手錶預估的完賽成績會比實際的成績要快一些,我們可以透過對比日常運動的速度來評估一個合理的成績。比如,你希望5小時完成馬拉松比賽,那麼配速大概會在7:00—7:10/公里之間,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個配速已經非常慢了,所以只要能夠維持住這個配速,就能夠獲得一個5小時完賽的成績。

6、睡眠監測

得益於Firstbeat算法的優異性,Garmin的睡眠監測功能不同於市面上同類產品僅以動作捕捉來作爲判斷標準,而是基於心率變異度(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和翻身頻率來判斷的。同時,將用戶每晚的淺睡、深睡和REM(快速眼動)睡眠、醒着的時間佔比,以數據和可視化圖表呈現,讓你更真實、更直觀地瞭解自己的睡眠質量。

通常,每晚會交替進行淺層睡眠和深層睡眠,大多數成年人每晚應保證8小時的睡眠時間。如果你的睡眠時間不足3小時,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若REM睡眠不足,人就會變得困惑,抑鬱或易怒。若NREM睡眠不足,人將會變得疲勞,無精打采,並且會降低免疫反應。但是,如果你的數次睡眠都不足3小時,但是累計有4個半小時的高質量深度睡眠,就可以消除一定程度的疲勞。因此,參照這項數據,你可以調整自己的作息,保持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目前,幾乎所有的Garmin手錶都支持這項功能。在具備呼吸監測和血氧監測功能的錶款中,睡眠監測報告還會加入睡眠期間的呼吸率和血氧濃度這兩項數據,這對於呼吸疾病或身體異常的預警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雖然深受疫情的影響,但是智能手錶領域的競爭依舊很激烈。Counterpoint研究總監Jeff Fieldhack在談及智能手錶趨勢時表示, 具有蜂窩功能的智能手錶正變得越來越流行,在出貨的智能手錶中佔四分之一以上。現在,近60%的智能手錶都具有心率監測功能,跌倒檢測和SpO2是將來應採用的功能。電池續航力的提升有助於更好地跟蹤整體健康狀況,太陽能充電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可以說,智能手錶領域還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對於Garmin來說,這是挑戰,也是機遇。今年Garmin太陽能系列的問世,無疑又給品牌增添了一把利刃。希望Garmin披荊斬棘,乘風破浪,永立潮頭。#智能手錶#GARMIN#負荷收藏

Garmin的驚豔表現

至於位列第二名的Garmin,其優秀表現則離不開品牌十幾年來在該領域的積累。依託深厚的技術積澱,Garmin將GPS導航與健康運動產業有機結合起來,打造了數十個系列幾十個品類的智能穿戴類產品,並覆蓋跑步、自行車、鐵人三項、登山徒步、高爾夫以及健康生活等多種場景和需求,爲關注運動健身、健康生活、休閒娛樂、時尚潮流的消費羣體提供豐富的選擇。可以說,Garmin在智能手錶細分領域的佈局非常完善,實力突出且用戶羣體廣泛。

另外,王牌產品廣受歡迎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主打健康運動生活理念的Venu不僅獲得了CES 2020sss佳創新大獎,還是Garmin在今年第一季度重回全球市場份額排行前三強的主要功臣。Counterpoint研究副總裁Neil Shah在談及市場競爭格局評論時指出,贏得廣大戶外運動愛好者和專業運動員好評的Forerunner和fenix系列在2020年上半年的市場需求同比增長31%,這是品牌營收的重要來源。

Garmin與Firstbeat

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總監Jeff Fieldhack還表示,預計智能手錶市場未來的發展重點仍是健身和健康應用。在這個重點領域,Garmin一直保持着先鋒性。今年疫情爆發以後,智能穿戴設備作爲冠狀病毒的早期偵測成爲科學研究的重要方向。Garmin開始聯合科學家們發掘和探索智能手錶作爲監測、追蹤、監控冠狀病毒的可能性,將品牌在健康數據追蹤方面的專業技術儲備應用於研究之中。同時,還準備了一個殺手鐧——今年7月,正式宣佈收購全球著名的運動和健康生理數據分析提供商Firstbeat Analytics Oy。要知道,目前知名的智能運動硬件廠商幾乎都使用了Firstbeat的算法,除了Garmin自身以外,還包括三星、華爲、松拓、卡西歐、索尼、小米、華米等品牌。

Firstbeat數據

Garmin在自家產品線中運用 Firstbeat 的創新分析技術已有十多年,每天有成千上萬的 Garmin 用戶在使用其智能手錶或自行車碼錶上的 Firstbeat Analytics 數據,包括Max攝氧量(VO₂ max)、訓練狀態/負荷、訓練效果、效益指標、乳酸閾值、完賽預估、恢復時間、EPOC、卡路里燃燒、呼吸作用、壓力、睡眠等數據。Firstbeat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基於心率和心率變異性這些變量,以及一個人的基本生理特徵(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再結合運動本身的一些數據(例如距離、時間、配速等),將這些數據經過專利的算法處理後,通過上述指標和數據給出科學而且直觀的建議和評估。

下面,選擇6個重要指標,結合Garmin手錶功能特點來給大家做詳細解讀:

1、max攝氧量(VO₂ max)

Max攝氧量VO₂ max,V代表容量,O₂代表氧氣,max代表Max值,因此Max攝氧量是指身體在Max強度運動下的氧氣消耗量。簡單來說,它代表了肌肉在氧氣作用下轉換能量這個過程的Max效能。當人體開始運動時,身體將氧氣吸入,並運往肌肉,肌肉在氧氣的作用下,將營養轉換成能量這個過程的速率越快,Max攝氧量數值越高。當運動強度增加到一定限度後,人體的攝氧和用氧能力就不會再繼續增加了,此時的攝氧量就是Max攝氧量。可以說,Max攝氧量與個人體能呈正相關。

Max攝氧量是極爲優秀且多功能的指標,除了運動體能,還跟個人健康有許多關聯性。Max攝氧量過低會增加心臟疾病和猝死的風險,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的研究,心肺適能是一個比吸菸情況、血壓、膽固醇等更準確預測死亡率的指標。Max攝氧量的提高,對生活也會產生積極影響,比如輕鬆上樓等。

以前,測量Max攝氧量只能在實驗室環境下進行,或在特定條件測試下進行估算,然而Firstbeat可以在跑步、騎行、徒步等環境下進行Max攝氧量的估算,且不需要任何測試條件,你就能輕鬆地瞭解Max攝氧量的變化,並判斷自己的體能狀態和變化。在處理數據的過程中,Firstbeat智能引擎會過濾掉不正常的數值,確保計算的準確性。通過與實驗室測量對比,Firstbeat計算方法準確性在95%以上。同時,Firstbeat運算引擎還會學習你的運動習慣,你使用的次數越多,Firstbeat的計算就越準確。

2、效益指標

若要即時評估你目前的體能狀況,效益指標是直觀的表現。這項數據是以你的Max攝氧量爲基準線所預估的即時偏差值,正向數字越大說明運動狀態越好,可適當增加運動量;反之則考慮減輕運動量,讓身體得以休息恢復。

在開始跑步後的6至20分鐘,Firstbeat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配速、心率以及心率變異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俗稱HRV)來測算出一項數值。經過多次數據累積後,設備識別了你的體能水平,這項數據就會逐漸穩定,效益指標就會成爲你運動能力的可靠日常指標。

除了作爲跑步前期的警示外,你還可將效益指標加入到設備的訓練數據欄中,並在跑步時留意這項數據。它將會告訴你以目前的配速跑步時,你是否跑得比平時費力。效益指標可提早給你"撞牆期"的警示,讓你能夠在進入痛苦的撞牆期前調整策略。一般來說,搭載了心率計的Garmin腕錶和Garmin心率帶都支持這項功能。

3、訓練負荷

鍛鍊的一個基本原理是——身體在運動過程中承受壓力,接着從壓力中恢復過來,最後變得更加強壯。而訓練負荷就是通過對運動的實時記錄,賦予你能夠看到並追蹤這份壓力的功能。基於Firstbeat的算法,具備這個功能的Garmin手錶會將你在過去7天的訓練負荷與你長期的訓練負荷比較,同時考量你的體能水平,進而顯示此負荷是否在最佳範圍內。Garmin的訓練負荷數值以高、最佳、低劃分爲三個區間:

高 :依據目前的體能水平與最近的訓練習慣,你的訓練負荷可能太高,將會產生負面結果,應稍微減少一些運動量。

最佳 :處於最佳範圍,非常適合維持及提升體能水平,可繼續保持。

低 :訓練負荷偏低,想要進一步提升,需要加大訓練量。

相較其他錶款,Garmin Forerunner 945新增了一項功能——訓練負荷重點,通過你最近一段時間的活動類型和訓練量分析負荷的分佈情況,讓你瞭解自己應該加強鍛鍊速度能力、比賽配速能力還是有氧基礎能力,爲下一階段的訓練目標提供方向。

4、預估恢復時間

效益指標是運動過程中的體能指標,而預估恢復時間功能則是運動後的體能恢復時間建議。要知道,進步往往發生在恢復期間,卻常常被我們忽視。如果恢復不足,則會導致完全失去之前訓練的提升效果。通過Garmin設備,在每次鍛練之後,它會提醒你需要多少小時才能恢復至體能,以及何時可進行高強度的運動或參加比賽,確保鍛練獲得預期效果,使你信心不斷並優化訓練計劃。

爲了得到更精確的結果,Firstbeat通過獨特的個人化的生理數字化模型,結合訓練效果分數、以及訓練期間的運動表現與體能水平進行綜合評估,並加入開始鍛練前上次剩餘的恢復時間來運算。目前,Garmin的Forerunner系列和Fenix系列基本都搭載了這項功能。

5、完賽預估

基於Firstbeat的算法,一旦獲得Max攝氧量數值,設備可依據它判斷用戶目前的體能狀態,給出完賽時間的目標建議。你可以查看5公里、10公里、半程馬拉松及全馬距離的預期完賽時間,這個時間會隨着體能的提升或降低而縮短或變長。根據這個數據,你就能針對賽事進行完整且適當的訓練,讓你的努力都有的放矢。

由於受到日常生活作息、飲食規律、身體素質等多方面影響,Garmin手錶預估的完賽成績會比實際的成績要快一些,我們可以透過對比日常運動的速度來評估一個合理的成績。比如,你希望5小時完成馬拉松比賽,那麼配速大概會在7:00—7:10/公里之間,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個配速已經非常慢了,所以只要能夠維持住這個配速,就能夠獲得一個5小時完賽的成績。

6、睡眠監測

得益於Firstbeat算法的優異性,Garmin的睡眠監測功能不同於市面上同類產品僅以動作捕捉來作爲判斷標準,而是基於心率變異度(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和翻身頻率來判斷的。同時,將用戶每晚的淺睡、深睡和REM(快速眼動)睡眠、醒着的時間佔比,以數據和可視化圖表呈現,讓你更真實、更直觀地瞭解自己的睡眠質量。

通常,每晚會交替進行淺層睡眠和深層睡眠,大多數成年人每晚應保證8小時的睡眠時間。如果你的睡眠時間不足3小時,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若REM睡眠不足,人就會變得困惑,抑鬱或易怒。若NREM睡眠不足,人將會變得疲勞,無精打采,並且會降低免疫反應。但是,如果你的數次睡眠都不足3小時,但是累計有4個半小時的高質量深度睡眠,就可以消除一定程度的疲勞。因此,參照這項數據,你可以調整自己的作息,保持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目前,幾乎所有的Garmin手錶都支持這項功能。在具備呼吸監測和血氧監測功能的錶款中,睡眠監測報告還會加入睡眠期間的呼吸率和血氧濃度這兩項數據,這對於呼吸疾病或身體異常的預警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雖然深受疫情的影響,但是智能手錶領域的競爭依舊很激烈。Counterpoint研究總監Jeff Fieldhack在談及智能手錶趨勢時表示, 具有蜂窩功能的智能手錶正變得越來越流行,在出貨的智能手錶中佔四分之一以上。現在,近60%的智能手錶都具有心率監測功能,跌倒檢測和SpO2是將來應採用的功能。電池續航力的提升有助於更好地跟蹤整體健康狀況,太陽能充電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可以說,智能手錶領域還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對於Garmin來說,這是挑戰,也是機遇。今年Garmin太陽能系列的問世,無疑又給品牌增添了一把利刃。希望Garmin披荊斬棘,乘風破浪,永立潮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