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拿下20億的票房應該不會有太多問題了,雖然從上映到現在,一直都是各種被“懟”,但還是橫眉冷對千夫指,高傲抬頭騎着牛。

前幾天寫了幾篇關於華誼兄弟收保底費的文章,有網友說是收費文章,也是指我恰飯。我覺得有些網友可能有恰飯妄想着,只要說一點某個企業是對的,那麼一定是恰飯,如果說一點不好,肯定是想要勒索這個公司,目的還是恰飯。

不過說實話,按照網友的說法,華誼兄弟應該是掏不出恰飯的糧票的,因爲被你們說的需要靠八佰翻身了,如果八佰票房不好,華誼兄弟可能會成爲第二個哥倫比亞影業公司。

言歸正傳,我們聊一聊八佰需不需要尊重歷史,電影需不需要尊重歷史。

從我個人的角度而言,作爲電影,八佰是非常不錯的。如果作爲歷史去看的話,裏面少不了會增加催人淚下或者是添油加醋。

但是電影畢竟是電影,藝術的誇張,藝術的煽情,都是商業電影所需要的。它畢竟不是歷史書,如果非要按照歷史的角度去拍攝,那麼這部電影你應該不會看。因爲構成這個電影故事的環境不是單一的,而是有整個歷史架構及當時的大環境所在的。

所以,歷史題材的電影,首先是尊重歷史,其次是藝術的修改。

從電影的角度講,八佰尊重了歷史,但是也沒有完全的尊重歷史。比如這場戰役被描述的是空前絕後的慘烈,但實際上有不少作者發表觀點說,這場戰役實際上沒有那麼慘烈。日軍已經拿下整個城市,爲什麼會死死地盯着這一個倉庫呢?而不是圖謀更大的版圖?

這無外乎是在說,八佰拍得太慘烈了,歷史是尊重了,但也沒有完全尊重,而且還有點誇張了。

我們前面說了,歷史電影的前提是以歷史爲範本,會做藝術的修改。比如辛德勒的名單,爲了凸顯納粹的殘忍,特意地描述了一個德軍軍官的雞被偷喫了,然後槍決無辜人的場景。如果非要去歷史上找到底有沒有這件事,恐怕是吹毛求疵了。

實際上對八佰而言也是如此,真的要去求證裏面的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而且沒有經過修改的,這個不是等於說,爲了找問題而找問題嗎?

所以對於電影而言,尊重歷史肯定毋庸置疑。但是非要在這個上面確定是不是所有的內容都是完全按照歷史所拍攝的,那就失去電影本身的意義了。就像賈樟柯的電影一樣,有一定的紀實,但也有一定的藝術修改,也只有這樣,才構成了電影的魅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