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好戲》是黃渤自編自導自演的第一部電影,2018年上映票房13.5億,對於黃渤來說這個數字還是寒磣了點,歸根結底是劇情有爭議。

對該片的評價網友分成三派:

1、爛片。

影片存在多處肉眼可見的邏輯錯誤,無法自圓其說。

2、神片。

部分人覺得黃渤這部電影高深莫測,衍生出各種深層次解讀,是一部“神片”!

3、看不懂,不知道黃渤要表達什麼。

爛片要有證據,解讀要有依據,到底是爛片還是神片,今天我們重新審視一下。

首先故事的發生有一個背景,即據觀測有塊隕石正在向地球方向隕落,有專家分析很可能會砸向地球導致世界滅亡。

馬進(黃渤)對此不以爲然,這怎麼還整出世界末日來了?出海遇浪

馬進是個職場老油條,混了十幾年還是底層員工,認定社會定律是“有錢人永遠有錢,沒錢人永遠沒錢”,所以不再努力奮鬥,一門心思想靠彩票翻身。

弟弟馬小興跟馬進同一個公司,職場菜鳥,性格懦弱,對馬進言聽計從讓幹啥幹啥。

故事發生第一天是馬進公司一年一度的團建活動,老闆張總包了個海陸兩用的小黃車渡海旅遊。

本來定在9點集合,然而到點了還是有很多人沒到 ,看得出員工對這種團建沒什麼熱情。

小黃車出海後張總講話,承諾公司上市後所有人工資上漲10%,底下人一片歡呼雀躍。

馬進更興奮,當場手舞足蹈又唱又跳還調戲張總。

馬進買的彩票中獎了,中了6000萬!

馬進興奮不已從車頭跳到車尾,大唱“大妹子美呀大妹子浪,大妹子走進了青紗帳”。

司機小王比他還興奮,跟着喊“浪浪浪浪”。

是真的浪!

小黃車前面突然出現一道100米巨浪,山呼海嘯般向這邊襲來!

浪尖上已經有一輛巨輪被掀翻,馬進公司30人面臨生死考驗!

危急時刻野外閱歷豐富的小王果斷決策:衝過去!

衝過去了嗎?

並沒有,一行30人連帶小黃車一起被巨浪掀翻在一個小孤島上。

我相信黃渤應該很喜歡李安的《少年派》,不少場景跟《少年派》神似,比如這個孤島:

受困孤島

橫遭劫難人心惶惶,30人各有各的想法,整體可以分成4個派別:

1、以張總、馬進爲首的回家派

兩人堅持要立刻想辦法回家,張總讓馬小興修理小黃車,馬進安排人擺出求救信號:

2、以司機小王爲首的生存派

小王的動機比較可疑,私以爲是對人生不滿根本不想回去。

小王堅持要打“持久戰”,一時半會兒回不去,先想辦法生存下去。

所以面對張總手下修車修無線電小王嗤之以鼻,說扯這些都沒用。

3、以專家爲首的“世界末日”派

社會地位尊崇的專家堅持世界已經毀滅了,就剩這個小島了。

4、觀望派

大多數都選擇了穩妥策略,誰佔上風他們跟誰。

很快堅持“生存派”的小王佔據了上風,因爲無論如何大家都要活下去嘛,小王當過兵野外生存經驗充足,帶領大家摘果子捕魚維持生計。

荒島求生

很快人心安定,大家漸漸習慣了現在的生活。

這時候人羣中就有人提議,說需要選一個能力強的人把大家組織起來。

這時候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社會底層、文人專家一致推舉小王做領導,而生活富裕的中產們則嗤之以鼻,認爲他不具備管理能力。

武統派

最終小王以壓倒性優勢成爲第一代荒島求生的頭目。

小王當過兵戰鬥力彪悍,是30人中的武力值頂峯,退伍後始終混在社會底層生活不如意,愛冒險,性格頗有些極端,凡事愛訴諸武力。

權利令小王性格更加乖張暴戾,對不服從者動不動拳打腳踹,甚至把頂撞他的馬進大打一頓後捆起來吊在樹上。

小王的權勢迅速達到頂峯,不少人積極向他靠攏成了“心腹”,昔日耀武揚威的張總成了“明日黃花”,連保安都能隨便欺負。

因爲養過猴,所以小王的分配方式類似於猴羣,猴王不事生產安排小猴子們採摘食物,最終由猴王統一分配。

很明顯小王在不經意間採用了原始社會的分配方式,簡單粗暴但效率很高。

資統派

小王的暴力統治解決了一個問題——生存,卻忽略了另一個問題——希望!

所以表面上大家屈從於小王的管理,實則暗流湧動心生不滿。

有人就在暗地裏活動形成了小團體,準備時機一到就脫離羣體自立爲王。

組織者自然是老闆張總。

張總暗地裏策反了包括馬進在內的10多個人,時機成熟後煽動大家舉手表態公開“造反”,拉着近一半的人離開了。

張總能策反這麼多人成爲新一代頭目,主要有4點優勢:

1、畫餅

對想回家的人(馬進)說有辦法回家,對絕望的人說會比現在生活的好。

2、掌握了更先進的生產資料生產力

張總髮現了被衝上島的巨輪,裏邊有漁網還有鍋碗瓢盆,還有房間可以住人。

僅僅有這兩點還是很可能被人“奪權”,張總還有另外兩項保障:

3、武力

保鏢楊洪經過一週的修養腿傷好了,其武力值不輸小王,一打二跟玩一樣,這是張總統治的一大保障。

4、規則制定者

張總最大的法寶就是制定了生存規則,規定想要魚必須用撲克牌換,怎麼個換法,怎麼分配撲克牌都是張總說了算。

作爲領導者,張總及其心腹自然是不用勞動,心安理得的享受別人的勞動果實。

儘管同樣自私,但張總至少沒訴諸武力,生活條件又比武統派優越了不少,所以立刻成爲民心所向,小王帶人來挑釁碰了一鼻子灰,手下倆人當場叛變。

科統派

張總制定“撲克牌規則”後馬進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被騙了,這傢伙根本不想回家!

於是馬進、馬小興立刻跟張總翻臉脫離了隊伍。

很快兩人生活陷入困頓,誰知天上掉餡餅,大批的魚從天而降徹底解決了生存問題。

倆人立刻成了全島生活資料最富裕者,成爲島上人巴結的對象。

馬進想進一步取得優勢制衡張總,他用魚換取其他人手上的電子產品,再用馬小興的技術取得科技上的優勢。

馬小興不光修好了手機“發明”了電燈,還攢了個放映機,大家能看電影了!

掌握了科技優勢的馬進找張總交涉,成功成爲第三任領導者。

30個人一塊兒住進了張總的大船,並三派爲一派。

馬進的分配方式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

在馬進的帶領下大家喫上了麪條:

有了新衣服:

其樂融融跳起了舞:

因爲消除了生產資料上的不平等,大家再也沒有打打殺殺,重新成爲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很快短暫的寧靜就被打破了,某天晚上馬進、馬小興、小王發現了生還的希望——船!

後來經歷一番波折30人成功回家獲得新生,故事完。人性的陰暗與被逼

作爲荒島類電影,人性是永恆不滅的話題,在《一出好戲》里人性的陰暗和被逼顯露無疑。

一向開朗的司機小王,社會底層時努力、開朗、隨和,一旦得勢就暴戾乖張,暴露出報復社會的傾向。

張總、餘總這種社會高層自然是重點打擊對象:

擅長溜鬚拍馬的潘總立刻向小王倒戈,爲自保把情人奉獻給新任領導:

成了新任領導心腹的保安立刻耍起威風,對昔日領導拳打腳踹。

馬進馬小興自造小閥回家失敗被小王體罰,屈從於小王淫威下的昔日同事集體嘲笑:

馬進脫離張總後生活困頓回去借魚,一向溫文爾雅的張總撕下溫情脈脈的面紗,指揮保鏢楊洪對兩人拳打腳踢打了個半死:

一直希望回家的馬進,因爲彩票過去夢想破滅欺騙大家,說小王瘋了,根本就沒船:

到後來連對自己言聽計從的馬小興都性情大變,故技重施說馬進瘋了,逼張總簽下財產轉讓書:

到最後馬進小王聯手燒了船才讓大家成功回家。電影到底說了啥?

有人說電影其實講了人類社會的三個階段:原始社會、資本社會、那啥社會。

對此我有不同意見,我認爲黃渤真正想表達的是資本家是如何在社會佔有生產資料並洗腦民衆不勞而獲的。

其實從馬進馬小興脫離張總開始,後半段內容大部分都是幻想,這裏影片給了多處暗示,比如穿精神病人才穿的衣服、莫名其妙的斧子、天上突然掉下來的魚,以及莫名其妙的麪條。

所有人都穿上了這種神似精神病服,由被單改成的毫無保暖作用的衣服,不覺得奇怪嗎?

真相是大家最終屈服於張總的支配,並在他的帶領下成功回了家,這也照應了馬進開頭的那句話:富者恆富,貧者恆貧。

電影的立意很深,但黃渤的導演技術顯然是不及格的,影片出現了多處邏輯錯誤,大量無用的鏡頭和臺詞看着讓人着急。

《一出好戲》豆瓣評分7.5,在我看來略高,7分差不多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