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今年最大的市场叙事之一:在免费交易应用、科技公司引领的牛市复苏以及大流行让数百万美国人在家无所事事的情况推动下,散户投资者蜂拥进入股市。

最新数据显示,散户投资热潮在很多方面重塑了美国股市。

彭博市场结构研究主管LarryTabb表示,个人交易在市场活动中所占比重超过了过去10年的任何时候。

Tabb估计,在今年的前六个月中,个人投资者占美国股市交易量的19.5%,高于去年的14.9%,几乎是2010年的两倍。

电子交易公司CitadelSecurities的执行服务主管JoeMecane说,在今年的某些日子里,约有25%的市场成交量是个人投资者达成的。

去年年底,当嘉信理财和其他主要券商将股票交易佣金降至零时,个人之间的交易活动开始攀升。Mecane将其与上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热潮进行了对比。当时,基于网络的经纪人让股票交易变得更加容易,当时正处于牛市时期。

他说:"这确实是类似趋势的开始。""那时,技术和业务创新为即时执行和自主投资提供了首次尝试。"

RitholtzWealthManagement首席运营官NickMaggiulli表示,实际上,这种交易对大多数股票都无关紧要。他说,但有证据表明,一些市值较小的股票有明显影响。

对于应用程序上一些最热门的股票,包括苹果公司和特斯拉公司,这种相关性很弱。对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Inc.等其他公司来说,则是负面的,这意味着随着更多用户购买一只股票,其价格往往会下跌。

与机构投资者占多数的美国股市不同,许多亚洲股市传统上一直由散户投资者主导。在中国大陆等地,狂热的散户交易可能会创造出一种赌场般的感觉,先是强劲的牛市,然后是壮观的崩盘。

数据显示,个人投资者通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交易量超过80%,而在韩国交易市场上,今年到目前为止,近84%的股票交易是个人投资者进行的。

在韩国,大量的个人股票交易有几个原因,包括不发达的共同基金行业、精通技术的人习惯于在智能手机上进行交易以及经纪商进行的价格战,导致佣金为零或接近零。

这些因素导致亚洲个人投资者不仅倾向于交易小型股,而且倾向于超短线投资。

个人投资的繁荣导致了历史上高水平的"暗箱交易",这是因为,在线经纪商通常会将小投资者的交易交给执行订单的电子交易公司。

据经纪公司RosenblattSecurities的数据,7月份,美国43.2%的股票交易量发生在场外。这是该公司自2008年开始跟踪此类数据以来所记录的最高水平。

联合航空公司等受小型投资者欢迎的股票暗箱交易的可能性更大。Rosenblatt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联合航空62.6%的股票交易发生在场外。

执行个人投资者指令的公司数量激增。电子交易公司通过收集股票买卖之间的微小差价从个人交易中获利。不过,很难知道它们到底赚了多少钱,因为大多数都是私营企业,也不公布财务报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