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取义,儿所愿也。《八佰》

【如果你觉得《八佰》的人肉炸弹不真实,那《金陵十三钗》呢?】

《八佰》票房马上突破20亿了,成为电影院复工后的首部20亿级大爆款。

然而,从一开始,《八佰》就伴随着各种争议,至今未绝。

四行仓库是座银行的仓库,很坚固,守军也很顽强,日军偷袭不下,发起最猛烈的强攻。

日军祭起钢板阵,想从四行仓库的西墙爆破,炸开仓库大楼。这样的钢板阵,手榴弹都不起作用,需要冲到敌阵中直接炸人。

为了守护仓库,需要有人背上手榴弹,从楼上跳入敌阵,与敌人同归于尽,炸开日军的钢板阵。

于是,一支身绑手榴弹的敢死队瞬间成立,在最危急的时刻跳入敌阵,发起自毁式攻击,“炸死这帮狗娘养的”。

接连有五六个勇士,变成人肉炸弹,纵身从四行仓库跳下。

陈树生是第一个人肉炸弹,只留下一张遗书“舍生取义,儿所愿也。”,和一句话“给我娘。”。

很多人没想到,陈树生是郑恺演的,因为这个角色太震撼了。

这一幕是《八佰》全片最催泪的镜头,加上对岸的一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成为全片最大的一个泪点。

同时,这也是全片争议最大的一幕,很多人对这个镜头提出质疑。

“太假了,那时的人太笨了!直接往楼下扔手榴弹不行了吗,干嘛要派人跳下去?”

如果觉得《八佰》的人肉炸弹不真实,那当年的《金陵十三钗》呢?

2011年张艺谋的战争史诗大片《金陵十三钗》,讲述的是1937年日军侵占南京时的一段故事。

故事发生在1937年的12月,距离《八佰》中的四行仓库保卫战,仅仅一个多月。

【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在1937年10月27日起的四天四夜,11月12日上海沦陷;之后日军开始重点进攻南京,12月13日南京沦陷。】

《金陵十三钗》中所面对的敌人和《八佰》的敌人是同一支部队,凶残的日本王牌军第三师团;守军所用的战法也几乎是一样的,甚至他们都是精英的德械部队,连装备都是一样的。

在《金陵十三钗》中有一幕,更让人震撼,更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当时一支十数人的德械教导队余部,在南京城中坚守巷战,遭遇日军坦克部队扫荡。守军的武器对坦克毫无威胁,最后只能出动人肉盾牌阵的招式,冲到坦克跟前近身爆破。

他们的做法是,十几个勇士站成一排,胸前绑着用水浸湿的棉被,当成人肉盾牌,向坦克冲锋。

最后一个是爆破手,身后绑着几十个手榴弹,成为人肉炸弹,利用前面十几个兄弟的生命换来的空间,冲到坦克底下引爆。

《金陵十三钗》中的这个战术,比《八佰》中人肉炸弹更残酷更极端,因为它需要十几个人肉盾牌做垫背,最终能不能冲到坦克跟前都没法保证。

相反,对面日军的战术显得很鸡贼,他们在坦克后面跟着两队步兵,把坦克当盾牌,徐徐向前推进。没有这种自杀式的人肉盾牌阵,根本威胁不到狡猾的日本鬼子。

虽然有人质疑,但这种人肉炸弹式的战术是真实的,现在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中,还有当年作战景象的模拟还原。

当年,日军的武器配备和单兵作战能力,都是强于我军的。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华死亡人数不到50万,而中国军队的伤亡超过400万,算上平民伤亡,中国人口损失超过4千万。

那时,差不多3个中国军人,才能拼掉一个日本鬼子。【伪军超过200万,伤亡人数不明。】

之所以有人不相信这样的行为,是因为这样的惨烈超越了大部分人的认知。

就好像现在流行的一句网络语言“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有钱人的奢华,穷人真的想象不了;同样,人生经历上的贫穷,也会限制人的想象。

所以,会有人质疑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烈火焚身仍纹丝不动的邱少云,这些感动了几代人的革命英烈。

《八佰》这样的战争电影,并不是让人去学习战争,反而是让更多人了解战争的残酷,从而反对战争,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

这一代国人太幸福了,都没有经历过战争,无法想象战争的残酷。

所以,战争电影拍得越真实、越惨烈,人们对战争残酷的印象越深刻,就会越懂得珍惜和平的当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