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的名字,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作爲日本的“動畫之神”,宮崎駿一生獲獎無數,更是被《時代週刊》評選爲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龍貓》、《千與千尋》、《天空之城》這些作品,給我們帶來了無數的感動和快樂。

然而很少人知道,宮崎駿走上動畫之路其實是受到了中國的影響。並且,他還曾經把中國的美麗,畫進了他的作品之中。

那麼到底是什麼地方,能夠得到宮崎駿的青眼有加,還能被他畫進自己的作品裏?

他畫的是一個古村,叫做林寨。

宮崎駿用18幅自己筆下的經典畫面,只是背景替換成了林寨古村,集合成了一本畫冊叫做《天空之城》,真的每一幅都絕美。

我曾介紹過很多古村落,也無數次地強調這些村落和民族記憶、精神傳統之間的關係。如今隨着現代化的進程,大約每年都會有多達九萬個自然村消失。

幸而,我們還有像林寨古村一樣的存在,它們低調、內斂,卻完好地保有了過去的漫長故事。它讓我們知曉,在中華大地上,誕生過無數精彩。

林寨古村,位於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的東南部,以中國最大的四角樓建築羣而聞名。

河源是廣東省的一個地級市,地處廣東東北部、東江中上游,擁有華南最大湖——萬綠湖。同時,河源也是客家人開發嶺南最早的地區,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因此你可以想象,林寨古村自然是歷史悠久、底蘊厚重的。

實際上,林寨的建制可以追溯到秦朝的時候。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大軍南下,趙佗爲了防禦來犯之敵,於是派遣了一位姓林的將軍到當地築寨守關,官府後來便用了他的姓而命名爲林寨。

自此以後,林寨慢慢地發展了起來。

一直到元朝時,當地居民憑藉土地的肥沃和水運之利,務農經商,富甲一方。

富裕之後,林寨村民興建起一批頗具規模的民居,都是典型客家風格的方圍屋,每座佔地1000至3000平方米不等,四角還設置了碉樓,十分氣派。

經歷了風風雨雨,到如今,林寨古村內有清代、民國古民居200多幢。這其中,仍保存完好的古民居有24座,是典型客家民居風格的四角樓。

林寨古村的建築規模大、數量多、藝術精湛、底蘊深厚,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實屬罕見。

只憑想象,一個寧靜無比的小村,四周都被山野包裹着,美如人間仙境。青山疊翠、秀水漣漣、碧空舒朗,一切的一切都組合得剛剛好,宛如山水大師筆下的神作。村中隨處可見斑斑駁駁的古舊民居,任誰能抵擋得了這樣的美好?

也不難理解,爲什麼林寨能入選廣東省首批27個古村落之一,並相繼獲得“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旅遊目的地”、“中國傳統優秀建築文化遺產名村”和“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等稱號。

很多影視劇也在林寨古村取過景。

2017年6月,林寨古村的四角樓系列照片登上美國郵票。聽聞這個消息,宮崎駿纔將林寨畫進了自己的作品之中。

今天就跟着我,看一看美到極致的林寨古村。

剛到村子的時候,樹木蔥鬱,空氣裏瀰漫着泥土和花草芳香,配合着古樸典雅的民居,一下就讓人彷彿置身於古畫之中。

大片大片的田野以一種自然、原始的狀態,鋪陳在大地之上。莊稼長得極好,一陣風過,擠擠挨挨的綠色就像一個個舞動的小精靈,想必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景。

遠山影影倬倬,看得並不真切,好似整個山體都披上了一層毛茸茸的毯子,煞是可愛。停駐腳步,此刻只讓人感覺到無比的輕鬆、愜意。

這是久居城市裏,難得的體驗。

既然是古村,那麼有一些建築千萬不能錯過。

謙光樓

首先就是謙光樓,可以說是古村中最負盛名的客家民居之一了。

一眼望過去,謙光樓庭院幽深、顯得非常大氣。

這座謙光樓建於民國九年(1920年),非常神奇的是,它是屋主陳雲亭被母親用激將法逼出來的。

那時,村中衆多叔侄都已建有四角樓,而陳雲亭家仍然住在老屋,於是陳雲亭的母親便常常嘮叨:“做屋的人已經死了(指其夫),能做屋的又沒有出生(指孫輩)”。

無奈之下,陳雲亭只好放下生意,在家籌劃建房,這纔有了謙光樓。

整個謙光樓佔地面積5000平方米,幾乎是豪宅標準了。

建築正面有4棟騎樓,造型獨特、蔚爲壯觀。因爲建築很大,所以內部有11個天井採光、18個廳堂,天井中還有古井。

全樓3層,每層有86個房間,層層可以相通。生活在其中,很是方便。

永貞樓

永貞樓是古村中最高大的建築,無論你在村子哪個角落,都能一眼看到這座龐然大物。並且,永貞樓的歷史也很久了,是清乾隆時,從四品候選知府陳興堂的。

永貞樓的造型獨特,通屋連通,炮樓巷道,水井馬廄,一應俱全。

據說,咸豐年間太平天國石達開部將途經林寨,曾久攻不下,後朝廷下旨拆除四個兀角,以安匪患。

至今,永貞樓還保持着原貌。

在碧朗的晴空之下,流雲四散而建築永存,真是讓人感慨萬千。

司馬第

司馬第可值得好好介紹,如果說謙光樓是豪宅的話,那麼和司馬第一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

司馬第又叫九棟屋,是三幢樓房依次連貫成九棟的總稱。始建於清嘉慶二年的司馬第,是司馬大夫陳鴻銘以白銀鋪地購得的風水寶地。

就從地價開始,這裏已經是普通人遙不可及的了。

司馬第爲府式結構,廳廓屏風十分考究、木刻鏤雕別具一格,廳堂寬敞,窗明几亮。

在很多細節上,司馬第很有講究。

比如這個鯉魚躍龍門。

鯉躍龍門是中國傳統的吉祥圖案,當鯉魚躍過龍門,便可以化龍飛昇。在科舉時代,參加會試考取功名的,也被稱作“跳龍門”或“立地成龍”。既是吉祥的寓意,更是莘莘學子爲之搏取的目標。

司馬第是官宦之門第,屋主陳鴻銘得意仕途,所以他府邸的樑架雕刻的鯉魚,呈現的是已經躍上龍門之景。鯉魚已變龍身,僅餘魚尾翻卷,十分特別。

還有這裏,天井聚寶盆。

客家天井具有采光、集雨、排水之功能,更是風水玄學的象徵。各樓樓主會按生辰八字,設計天井大小、錢眼方位、暗涵流向等。古村宅院的天井,其實是神奇的聚寶盆。

這裏設計了一道中門,但平時不會打開,只有迎接貴客的時候,纔會讓他通過中門進入室內,以示尊敬。

看到房樑上耀眼的雕花鍍金了嗎?主人家的富貴可見一斑。

牆上還有一道洪水線。舊時林寨古村由於地勢低窪,瀕臨江河,常常日遭三浸,這道洪水線就是1964年,洪水的痕跡。

潁川舊家

潁川舊家,始建於民國庚午歲(1930 年),是民國廣東省督軍府顧問可、曾兩任和平縣長的陳襄廷的新樓。

這座建築三進兩側,氣派蔚然、雕樑畫棟、金碧輝煌。

仔細看,建築的廊柱上嵌有排水的管道。

這就是潁川舊家設計的精妙之處,將排水管嵌在柱子中。神奇的是,每逢暴雨時,排水沒有一點聲音,完全不會打擾屋中的人,至今原因不明。

除了這幾處古民居,林寨古村還有一些值得看的。

比如千年古井。

林寨古村有衆多的古井,但其中最爲出名的千年古井是“林屋井”。這是當年林可將軍奉命於秦朝之時據守林隘古關開鑿而成,水質甘甜。

後來,林可將軍夫婦還用林屋井水釀造美酒“林井釀”進貢南越王趙佗。

古井至今已有兩千多年,仍在使用。

還有千年古城牆。

雖然叫做古城牆,但其實你只看到一排矮矮的石墩。

這是因爲,古城牆是在原北宋城牆的基礎上修建的,牢固無比、堅不可摧,歷千百年而不朽。只是因爲常有洪水,地表隨着洪水逐漸增高,昔日的城頂成爲了牆角,瞭望孔成爲了涵洞。古城牆也就“消失”了。

船艇上高樓,也是林寨古村的一大奇觀。

林寨古村的廓城牆成船形,立有東、西、南、北四個大門,每個門樓樓頂都能看到一座木製古船。

這還是因爲當地多洪水。當洪水淹到一定高度的時候,村裏人就順勢把船推下來,沿着村子去救人,這船就相當於他們的諾亞方舟了。

最後,你還能在村中看到昔日的當鋪。雖然今日當鋪關門了,但仍然是過去的記憶。

洋洋灑灑寫了這些,還是覺得無法寫盡林寨的美麗。大概只有等你們親自來了,才能感受文字無法傳遞的厚重。

我是琰棱

帶着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