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渴的兩個人看到面前的半杯水,悲觀的人會說:“怎麼只有半杯水?”而樂觀的人會說:“真好,雖然不夠喝,但是半杯水也很不錯!”這就是悲觀者和樂觀者的區別。

網絡上經常會聽到“正能量”這個詞語,那究竟什麼是正能量呢?其實正能量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樂觀性格,具有樂觀性格的人總能看到事情美好的一面,他們不但能積極地應對身邊發生的各種情況,同時也能感染到周圍的人們。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里生存,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正能量的心境呢?

但是孩子的正能量應該從哪裏獲取呢?

有人說積極樂觀的態度是性格決定的,那麼性格又是什麼呢?心理學認爲性格我們思考、感受、行爲的一種模式。所以每個人的性格都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呈動態發展的。關於性格的形成,有不同的理論,但是現在能夠達成一致的是:性格的形成主要來源於先天的遺傳和後天的環境。一個正能量滿滿的孩子是父母在生育時給的,更是父母在以後的養育中形成的。

第一因素是父母的遺傳。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會在基因中保留下對我們生存和繁殖有益的信息。性格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一項重要信息,需要通過遺傳的方式留給下一代。擁有樂觀性格的人,更能面對生活中的劫難,增加了生存下去的機會。而悲觀的人們卻會在悲觀的狀態中早早喪失在絕望裏。所以這種樂觀的基因通過父母一代一代往下傳。

第二因素是父母的教養。家庭生活環境是孩子性格形成的一大決定因素,這一觀點得到了心理學家的肯定。在孩子塑造性格的關鍵年齡裏,父母就是孩子最有影響力的環境因素。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會看到眼裏,會成爲孩子模仿的對象。另外,父母對待事物的態度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如果父母能在孩子面前保持滿滿的正能量,那麼想要培養出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孩子也不難。

先天的遺傳和後天的家庭教育,是影響孩子性格的兩個最關鍵因素。所以,家長想要培養出具有正能量的孩子,還是要在平時的養育中下功夫。因爲遺傳不好控制,後天的教育是父母能夠把控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