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炎心

本文原创发表于百家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秦在春秋时期在秦穆公时期盛极一时,但是后面国家却一步步衰败下去,从秦哀公、秦悼公可以看出,都开始哀悼,可见国家的程度,肯定被其他国家欺凌,到了秦孝公时期,决定变法,同商鞅一起才得以将国家挽留过来,从此秦一步步开始强大起来。

在秦惠文王时候,大力使用外戚,学习秦穆公的方法,一步步将国家的军权、相权给予有能力的人,就比如重用公孙衍,重用张仪,国家开始征战天下,向一统天下做准备。到了秦昭襄王时期,重用白起,白起通过自身的军事才能,使的秦能够统一天下成为天下人的下意识。

《三十六计》虽然是明清时期成书的,但是其书的来源是古代时期各个著名的事件、著名的战役,其中之一远交近攻,就是秦昭襄王时期的相国范睢提出的,从此以后,这条政策成为秦统一天下必用的政策。远交近攻是当秦想要攻打韩魏的时候,就和远方的齐楚结盟,防止齐楚与韩魏结盟,这样就可以一步步攻打韩魏,逐渐占领韩魏的国土。通过这件国策,秦与远方的国家结盟,然后打近处的国家,逐渐慢慢统一天下。从此以后,当中国处于混乱的时候,有一个势力想要得到天下,然后开始征战,就采取远交近攻的方略,同远方的其他势力交好,防止其和自己想要兼并的势力来攻打自己,虽然有的人很明白这样的道理,有时是挡不住的,或许还会帮助,因为少一个竞争对手还是很不错的,毕竟有利于自己,只有当唇亡齿寒的时候,才会打破其远交近攻的政策,但是还有其他方略等待着。

从秦昭襄王时期到秦始皇时期,秦国采用远交近攻的方略,刚开始与远处齐国交好,就率兵灭了韩国,在灭韩之后,与赵国开展灭国之战,不死不休,由于秦的国力毕竟强大,最后成功灭掉了赵国,由于一直与齐国交好,齐也未管秦灭其他国家的事,后来直接灭了魏国、燕国,此时中国这片土地上,就剩下秦、齐和楚,后来灭掉出国后,齐国投降,秦得以统一天下。可以说由于范睢的方略得当,秦才得以统一天下,但是如果没有秦的国力,国力强大是其可以实现为现实的必然要求,当自身不够强大的时候,采用其方略,无疑是找死,因为情况可能随时变化,变化有点恶劣时,就只能以失败告终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