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中國網約車行業名副其實的“大哥大”,自從合併快的和優步中國之後就再沒遇到像樣的對手,估值更是達到了3700億元。雖然這幾年有不少的挑戰者出現,但在“龐然大物”滴滴面前,無非是蚍蜉撼樹,不能動其分毫。

不過,作爲行業NO.1的滴滴也有自己的“煩惱”。一是眼看跟自己同時期創立的美團、小米都已經上市,甚至連“後起之秀”拼多多也在納斯達克上市了,所以滴滴也正在加快上市的步伐;

二是滴滴雖然已經是行業巨無霸,但它的威脅依然存在。就像2015年之前馬雲怎麼也沒有想到會有一個叫做拼多多的電商平臺“殺”出來,並很快就打破了中國電商市場的格局。因此,對於滴滴來說,與其讓別人威脅到自己,不如先下手爲強,自己顛覆自己。

於是,基於以上兩點原因,滴滴在今年3月份就放出了一個“大招”,那就是上線了一款叫做“花小豬”的打車軟件。經過幾個月的試運營之後,終於在7月份正式揭開了花小豬神祕的“面紗”。

花小豬與滴滴出行app都是打車軟件,但花小豬面向的是下沉市場,也就是滴滴還沒有充分開發的市場,因此有不少業內人士都將其稱之爲“打車版拼多多”。而且它的推廣方式也跟拼多多極其相似,一樣採用社交裂變的方式獲取客戶,一樣走低價策略,一樣推行“百億補貼”……

總之,滴滴就是要利用拼多多的模式對自己進行顛覆,畢竟自從前兩年出了一些事之後,滴滴的發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頸。所以滴滴需要找到新的增長點,而主攻下沉市場的花小豬承擔的正是這個使命。

同時,滴滴要上市,那就必須在上市之前盡一切可能將公司的估值拉高。拉高估值的方式之一就是拓寬業務邊界。截止到2019年年中,滴滴的活躍用戶達到了7500多萬,是第二名的20多倍。如果花小豬能夠將下沉市場搞定的話,那滴滴的用戶數量將呈指數級增長,到時滴滴也將有更宏大的故事講給投資者聽。

此外,爲了講好這個“故事”,除了推出花小豬之外,滴滴還做了很多舉措,比如分拆拼車業務、鉅額投資青桔單車、上線滴滴跑腿業務等等。做這一切的目的,就是要尋找新的增長點,拉昇估值。

這對於滴滴上市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戰”,能否成功,或許真要取決於市場會不會爲花小豬買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