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門》是由郭寶昌執導,斯琴高娃、陳寶國、劉佩琦等主演的電視連續劇。這部劇講述了醫藥世家白家的百年發展史。

白景琦是一個很特別的人,他剛出生的時候不會哭,只會笑,因爲這件事,白老太爺給了他起了“景琦”這個名字。

後來,白景琦的人生也確實是傳奇的一生,幼年的白景琦其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孩子,甚至算得上一個問題兒童,是因爲遇到了一個好老師季宗布,還有一個好父親白穎軒他纔沒有走錯路,而成了一個優秀的人。

白景琦的父親白穎軒是劇中一個很有感染力的人物,他爲人處世的豁達,他對白景琦的父愛都讓人很感動。不過,令人遺憾的是,他在生命的盡頭,都沒能見到他日思夜想很多年的兒子,最後含恨而終。

令人驚訝的是,白景琦回來參加他的葬禮,一滴眼淚都沒有流。白景琦這一生,只爲兩個人的離世流過眼淚,一個是二奶奶,另一個就是黃立。白景琦敬重二奶奶是因爲二奶奶對白家來說意義重大,沒有她就沒有後來的白家。那麼,白景琦敬重黃立是因爲什麼呢?

英雄惜英雄,黃立身上有白景琦可望不可及的存在

黃立是黃春的兄長,但是他們沒能一起長大,詹王爺在他們出生之後不久,就將他們送了出去,他們兩個也因此分開沒能一起長大。大格格後來只找到了黃立,沒有找到黃春,所以黃立是在大格格身邊長大的。

他們母女兩個的生活條件很不好,但是儘管條件艱苦,大格格仍然將黃立教育得很好。黃立是一個善良仁義的好人,而且他武功高強,也很有能力。

而且黃立的身上一直有一種大俠的風範,這就是白景琦欣賞他的地方,他這一生沒有太多的羈絆,活得很瀟灑。大格格去世後,黃立就到了白家做護院,其實以他的能力,做護院是很屈才的,但是他卻甘之如飴,他其實是爲了離他唯一的親人黃春近一點,不過妹妹黃春走後,他也沒有離開白家。

黃立去做護院,其實也是因爲他很欣賞白景琦,所以他甘心給他做護院,白景琦也很欣賞他,一直很敬重他。白景琦其實一直很嚮往黃立的生活,但是因爲他有很大的家族需要他,所以他註定不能像黃立那麼瀟灑。

黃立的民族大義,讓白景琦敬佩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這句形容郭靖的話,用來形容黃立也很是恰當,黃立其實就是亂世中的大俠。他是自由的,也是瀟灑地,處江湖之遠,但是當民族需要他的時候,他也可以捨生取義,這就是黃立的可敬之處。

黃立和白景琦的老師季宗布很像,季宗布也是白景琦很敬佩的人,他們的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有隱世大俠的風采。白景琦不能做他們那樣的人,所以他很欣賞他們。

黃立雖然甘心在白家做護院,但其實他不應該被真的當作護院對待,他畢竟是七少奶奶黃春的哥哥,也是白景琦很敬佩的人。楊九紅這個角色有人可憐有人憤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她沒有尊重黃立,黃春在時,對楊九紅很好。

但是楊九紅對她的哥哥沒有一點的尊重。黃立最終是爲了保護童越被敵人害死的,白景琦知道黃立去世的時候,忍不住老淚縱橫,黃立和他不僅是親人,而且是知己,他這一生雖然精彩,但是懂他的人其實不多,黃立去世後,他又少一摯友。

而且,黃立是死在敵人的手上的,白景琦是一個有民族氣節的人,他一直很反感侵略者。白三爺因爲民族大義赴死,那一刻既往白三爺所有的不是全都煙消雲散,在白景琦的眼裏,他就是一個值得敬佩的人。

黃立也是這樣,白景琦本就欣賞黃立,黃立面對敵人的時候,沒有畏懼、沒有迴避,最終和敵人魚死網破,這在白景琦看來,是值得敬佩的,也是值得尊敬的,這也是他在自己的父親去世的時候都沒有留下眼淚,卻爲黃立的離去留下眼淚的原因。

白景琦和黃立的惺惺相惜很令人感動,他們都是值得敬佩的人。在白景琦的心裏,黃立不僅是親人,也是知己,黃立對他來說很重要,這也是黃立去世後白景琦悲傷不已的原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