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國“最佳志願服務項目” “奔跑的紅十字‘救’在你身邊,急救知識萬人學” 連續開展4年培訓1300餘場受益羣衆近20萬人

“對患者進行心肺復甦一定要記住兩個前提,一是失去意識,二是呼吸停止。” 7月28日下午,大興新區紫金山酒店,一場生動精彩的急救知識萬人學公益活動正在開展。一位年輕的志願者跪在地上,對着模擬人一邊操作一邊講解,用手不斷壓着人體模擬器的胸部中央,展示心肺復甦術(CPR)的步驟與方法。

現場,不僅疫情防控執勤人員和安保人員在認真學習,圍觀的市民也越來越多,有人還當場學習、體驗心肺復甦的動作要領。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王旭東攝

這是上千場“奔跑的紅十字‘救’在你身邊,急救知識萬人學”宣教培訓志願服務項目中的一次活動。從2016年3月至今,該項目已連續開展4年,普及培訓1300餘場,受益羣衆近20萬人。

西安市“奔跑的紅十字‘救’在你身邊,急救知識萬人學”宣教培訓志願服務項目,以心肺復甦、創傷救護、常見急症處理等爲培訓主要內容,由西安市委文明辦和西安市紅十字會於2016年3月起開始實施,旨在向普通羣衆進行現場應急救護知識公益普及培訓。不久前,該項目榮獲2019年度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全國“最佳志願服務項目”。

全國“最佳志願服務項目” “奔跑的紅十字‘救’在你身邊,急救知識萬人學” 連續開展4年培訓1300餘場受益羣衆近20萬人

公民急救普及率被認爲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之一。近年來,因突發疾病、意外事件得不到及時救助而導致的悲劇時有發生。以往公衆總是將搶救意外傷害者及危重病人的希望寄託在醫院和醫生身上,而對現場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的缺乏,往往使傷者和病人喪失了最寶貴的救命“黃金時刻”。西安市文明辦和西安市紅十字會策劃和實施了急救知識萬人學活動,幫助羣衆掌握現場初級救護、防災避險、常見急症救護等基礎知識和實用性技能,傳播“人人學急救,急救爲人人”的理念,構造起一道生命健康的防線。

自2016年起,西安市委文明辦和西安市紅十字會連續四年聯合發文,在全市組織實施“奔跑的紅十字‘救’在你身邊,急救知識萬人學”志願服務項目。四年來開展普及培訓1300餘場,受益羣衆近20萬人。2019年,活動覆蓋面進一步擴大,開展普及培訓545場,普及人數9.9萬餘人。未來,“奔跑的紅十字‘救’在你身邊,急救知識萬人學”宣教培訓志願服務項目將力爭今後每年普及人數超過10萬人,每年將西安市急救知識普及率提高1%。

喫東西噎住了怎麼辦?碰到踩踏事件怎麼做?發生火災了怎麼辦?爆炸了怎麼辦?……大家在現場學到的不僅是CPR,還有一系列應急情況的處理。

項目緊貼社會需求,積極開展急救知識“五進”(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企事業、進機關),依據各單位實際制定培訓計劃,無償開展應急救護知識上門普及宣講志願服務。據瞭解,項目還設計了紅十字公益大講堂活動,利用週末時間開展初級救護員培訓,爲全市有需求的羣衆開展免費急救員課程(16學時),培訓合格學員發放紅十字救護員證書。

爲加強項目監督管理,每場培訓活動都要有現場照片並由受訓單位填寫記錄表。市紅十字會對受訓單位進行電話回訪,彙總反饋意見並及時整改。項目建立了工作臺賬,記錄每名志願者開展培訓場次、培訓人數及服務時長,作爲評選先進標準和參加西安國際馬拉松等重大活動保障的依據。

如今,項目培訓的紅十字急救員中湧現出多個成功救人的典型案例,弘揚了社會正能量。紅十字急救員陳文濤是臨潼區一位教師,在學校運動會上對一名心跳呼吸驟停的學生進行心肺復甦,成功挽救了學生的生命。導遊樂愉娟也是一名紅十字急救員,對一名溺水心跳呼吸驟停兒童進行施救,成功挽救了孩子的生命。灞橋區教師王淼更是先後施救了10餘位突發急症的馬拉松選手和國外遊客。

今年7月,結合疫情防控工作,爲更好的向市民羣衆普及紅十字現場應急救護知識,西安市紅十字會組織30名培訓師、志願者,成立10個戶外普及培訓小組,深入街道、社區、廣場等場所,開展“助力疫情防控、急救知識萬人學、安全教育帶回家”宣講活動,普及應急護知識技能,宣傳無償獻血、造血幹細胞捐獻、紅十字天使計劃及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宣傳登記工作,並按照各單位需求,到消防、學校等單位普及應急救護知識,7月份共開展培訓55場次,8000餘人受益。通過培訓宣講,現場登記器官捐獻志願者127人,市民羣衆掃碼通過網絡登記器官捐獻志願者近1200人次。

各區縣紅十字會也紛紛開展“急救知識萬人學”活動,截至目前,全市紅十字會系統上半年開展救護培訓普及204場,臨潼區紅十字會結合疫情采取網絡直播普及救護培訓瀏覽學習人員22萬餘名,全系統救護培訓惠及24萬餘人。

(西安報業全媒體首席記者 張端 實習生 梁婷)

來源:西安新聞網

編輯:馬華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