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小学新生入学第一堂礼仪课。

今日,全市1797所(不含驻市高校)中小学幼儿园如期开学,50多万名学生将回到久违的校园。记者昨日获悉,开学前,我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均已进行防疫评估验收,全市教职工核酸检测实现全覆盖。

全市1797所中小学幼儿园如期开学

记者昨日从市教育局获悉,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797所(不含驻市高校),在校学生562971人。根据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切实做好全市各级各类学校2020-2021学年秋季开学工作的通知》,开学前,我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均已进行防疫评估验收,达到开学条件。今天,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如期开学,50多万名学生将回到阔别7个多月的校园。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学前,各县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对辖区内所有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进行了评估验收。市教育局联合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成立4个检查组,对各县市区学校开学准备工作进行评估验收,确保各校顺利有序开学。

记者了解到,全市现有教职工45919人,开学前实现了教职工核酸检测全覆盖,教职工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方可返岗。同时,各地各校还引导和鼓励学生、幼儿进行核酸检测,做到应检、愿检、尽检。

市教育局要求各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开好课程,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注重幼小、初小、初高学段的教学衔接,对前期未复学的年级可用一定时间进行补偿性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业基础,精心做好复学后课程教学安排。

学校恢复正常教学秩序,错时上下学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我市各中小学校秋季学期是全学段开学,全市中小学校(含中职学校)9月1日正式开学上课。 幼儿园根据实际情况9月1日前完成报到,9月1日正式开园。

驻堰高校从8月25日起,组织师生分期分批、错时错峰错区域有序返校。

记者从城区不少学校获悉,错峰错时上学已成各校通行做法,各校因地制宜,各年级间相隔5—20分钟上下学。

五堰小学放学实行按时刻、分年段。一、二年级11时20分放学,班主任组织学生排路队经指定路线离校,在校外本班级指定区域等待家长接,各班级指定等候区有安全距离。三、四年级11时30分放学,五、六年级11时40分放学,同样由班主任按指定路线带领离校。每个班级根据学生家庭住址方向均排多列路队,经不同方向校门离校,进一步避免放学时间出校学生扎堆,校门拥堵现象。

柳林小学一、二、五年级学生从新楼大门进入校园,三、四、六年级学生从旧楼大门进入校园。

茅箭区武当路小学学生每天早上7时20分从高年级开始进校门,每间隔5分钟,下一个年级进校门。11时15分,学生从高年级开始,依此类推放学出校园。

严格实施校园封闭式管理

各级各类学校严格按照 “五个一律”“四必”要求管控学校大门,实行校园封闭式管理,校外人员无必须不进校园。

引导师生因地因时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坚持对校园开展全面消毒消杀,加强宿舍管理。坚持做好公共场所、重点部位的通风换气。根据校园情况合理设置人员密集度,尽可能实施最小单元群体管理。从严控制、审核各类聚集性活动,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组织。加强对外卖配送和快递人员核查、登记和管理,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

各学校要上好“开学第一课”,将新冠肺炎及秋冬季传染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和健康生活习惯作为重要内容学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卫生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公共卫生、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心理辅导等教育培训,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家庭教育指导。

各地各校严格落实入学入托晨午(晚)检、接种查验、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和登记等防控措施。

开展“开学第一课 创文我先行”活动

全市中小学校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 创文我先行》主题班队会活动,引导学生在做好防疫卫生宣传的同时,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提高学生爱国卫生意识,争做文明有礼小使者。动员师生及家长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进一步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

继续开展“小手拉大手·创文知识我知道”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扎实开展创文应知应会知识学习巩固,带动家长一起诵读、背诵创文知识,做到人人熟知。

组织学生举行“向国旗敬礼”主题升旗仪式,严格规范敬礼、唱国歌等,开展传唱爱国歌曲活动,培育学生爱祖国、爱国旗、爱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和信心。

央视“开学第一课”讲述抗疫故事

2020年《开学第一课》,将于9月1日20时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今年《开学第一课》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传递“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节目将邀请“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以及在抗疫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张文宏、吴尊友、毛青等,共同讲述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弘扬抗疫精神。同时,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还将讲述北斗卫星在抗疫中的运用,展现科学的力量。

2020年《开学第一课》结合“云课堂”的全新概念,首次在北京、武汉同时设置电视课堂。届时可通过新媒体平台央视新闻、央视频、央视网、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学习强国在线收看。

(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 文、图/记者 张贞林 特约记者 郑全喜 郑华 通讯员 雷兆霞 编辑:木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