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中兴终端召开了一场新品发布会,推出全球首款屏下摄像手机中兴天机Axon 20 5G。该机通过全新屏下技术,避免在屏幕开孔或增加机械结构,来达到全面屏的显示效果。这款产品是倪飞出任中兴终端总裁后的第一款产品。

倪飞可以称得上是通讯行业的一员老将了。2001年倪飞加盟中兴通讯;2004年从事终端产品经营;2012年,他参与创立努比亚品牌,并出任努比亚智能手机总经理;2019年5月,担任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如今倪飞重回中兴终端担任总裁,也算是临危受命。当前手机市场在华米Ov的格局之下,头部效应越来越集中。与国产四大品牌相比,中兴和努比亚双品牌的运作效果并不显著,中兴手机如今在国内的影响力远不及“中华酷联”时代,努比亚凭借细分市场也只能算在游戏手机领域堪堪站住脚跟。

在这种情况下,倪飞上任,成为了中兴终端的掌舵人。那么接下来中兴如何在终端市场破局?未来中兴手机将去往何方?在新品发布会前,倪飞接受了新浪数码等媒体的采访,聊聊中兴通讯未来的规划和战略。

“老干部”中兴要出圈

说起中兴手机,大多数的第一反应是:对,有这个品牌的手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还有一部分人会联想到“老干部”的形象。所谓“老干部”,就是那种老持稳重,中规中矩,亦或是老一辈颇为喜爱、年轻人不屑一顾的感觉。

但其实如果回看中兴手机的发展史,这个老品牌还抢占过很多“先机”。2016年中兴天机Axon 7号称全球首款双扬声器、双Smart PA、双独立Hi-Fi芯片的手机;2017年中兴推出全球首款折叠双屏智能手机;2019年中兴发布国内首款5G手机。

只是,提起双扬声器和Hi-Fi,人们想到更多的是vivo和成立一年多的iQOO,也许还有小米和Redmi,但不是中兴;谈到双屏,那可能是微软,而不是中兴,谈到折叠屏,那一定是三星和华为;至于5G,华米Ov这几家显然更令人印象深刻。

这也暴露了中兴手机的问题:离技术很近,离用户很远。这个品牌没能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中国用户。用倪飞的来说就是“在国内比较低调”,“没有做到让用户感知到的创新”。

倪飞举了几个例子,第一个是拍照,多年以前努比亚做过“能拍星星”的手机,但后来给人印象深刻的拍照好的手机是华为。为什么?倪飞分析华为首先用徕卡的高端让人们记住,然后做了诸如双摄虚化、超级夜景、拍月亮等让人能够感知的应用场景,一步一步走到走到今天。

尤其是拍月亮,倪飞表示,“因为月亮始终只有一面对着地球的,月亮的图形是永远不会变的”,但拍星星不同,大多数人在城市拍不到星星,场景难实现。在倪飞看来,友商选择的“拍月亮”这个点是值得学习,这里面有很深的洞察力和技术实践力。

另一个例子是中兴手机的强项:天线。这个点同样是很难被用户感知的,因为没有这样的场景——所有人不能打电话,只有中兴手机能打电话。所以即便一款手机的天线设计不同寻常,用户也很难感知。

在意识到中兴手机这些问题之后,倪飞觉得是时候做出改变了,做一些出圈的事情,不仅要留住技术,还要解决没让用户记住的问题。

从年轻人入手 3-5年回归一线

在如今头部品牌牢牢占据的智能手机市场,想一下子脱颖而出几乎不可能,即便是中兴这样财力雄厚的老品牌。倪飞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在2-3年内进入大众视野,5年能看到比较大的发展,进入一线品牌,能有所小成。

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倪飞决定从产品、品牌和渠道三方面入手。“这三件事情必须要齐头并进,积累到某一个比较合适的点,可能遇到一些机会,比如说对手的失误,或者比较大市场机会点出现”。

按照倪飞的构想,中兴终端要“打造年轻人的智能生活方式”,未来也会向年轻人靠拢。具体如何来做,倪飞认为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年轻化不是一天就能做到的,心智是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如今中兴手机能做的就是先把外观色彩搞鲜亮,做一些联名的东西。所以我们看到这次天机Axon 20 5G的配色、包装盒、手机壳,甚至新机发布前预热视频的风格都有非常大改变。但是光靠这些,能赢得年轻用户的芳心吗?

当然还不够。

只有光鲜亮丽的外表,或许能在一时间打动用户,但却不足以留住他们。如果没有一个深刻的内涵,体验没有做到位,很难走得更远。所以在产品方面,手机系统(ROM)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这同样是中兴手机存在的问题之一。老旧的UI设计、不符合用户习惯的逻辑,在MIUI、EMUI、ColorOS这些系统面前,就像一个巨大的Bug,让人无比头痛。所以倪飞将ROM放在产品策略的第二位顺位(第一位是设计),要补齐这方面的短板。

在倪飞看来,ROM要分两步走,第一步跟进友商,把该补齐的补齐。第二步再做一些创新。倪飞所说的创新是一些“能帮忙、不添乱”的东西,而不是那些“给大家带来麻烦的创新”。从这个角度看,未来中兴手机的系统会更加完善,但依然会保持一个较稳的状态,想追上友商任重而道远。

倪飞希望通过这些设定,让中兴手机老持稳重、不爱表现的形象逐渐转变,更加贴近年轻人。而且未来中兴品牌不会限定在小而美,而是要做大众化的品牌。

屏下摄像是一次艰难的尝试

鲜亮的设计和ROM的稳定输出,只是中兴手机转型的一部分,还有更重要的——技术。倪飞认为,通信技术是中兴的强项,所以这部分会持续加强,而影像则会像友商一样定制算法、定制传感器,打出差异化,不过这要等到下一款旗舰产品才有所体现。

那么这次的新品依靠什么吸引用户呢?当然是屏下摄像技术。

但是这并不容易,而且一波三折。按照原本剧情发展,中兴的这款天机Axon 20 5G将是全球首款屏下摄像手机,而通过这样全新且足够吸引眼球的技术,必然能让中兴手机进入大众视野。

问题在于剧情没按原先设定的发展,小米在中兴之前率先发布了屏下摄像头,并且它的表现似乎更好。

中兴的这场活动在小米屏下相机技术发布之前,除了向媒体介绍中兴未来的规划,还展示了即将发布的新技术。现场有媒体问到,中兴预计这次屏下摄像头产品能领先对手多长时间?倪飞的回答是,中兴屏下摄像头技术领先多久,取决于别人多久应用这个技术。

倪飞认为,整个手机行业之所以发展很快,是因为各个厂商站在别的厂商肩膀上一步步往上发展,某一个厂商先突破了一个技术,别的厂商会继续跟进。言外之意,无论其他厂商什么时候推出这一技术,中兴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友商赶在中兴前面,率先展示新一代屏下相机技术。

而且从现场体验看,中兴天机Axon 20 5G的屏下摄像技术并不完美。在浅色主题下,屏下摄像头的矩形轮廓依稀可见;使用前置摄像头逆光自拍会看到成像素质明显下降;如果自拍时背景有点光源,还有可能出现光晕。

所有这些遗憾,让天机Axon 20 5G的屏下技术看上去更像是概念产品,而不是能够批量生产的“完全体”。其实对于屏下摄像头这种的技术,OPPO也曾尝试,当时的结论是:屏下摄像头很难做到和非屏下一样的效果,拍照成像素质和显示效果可以平衡,但不足以让人满意。

不过中兴认为,通过一些软件算法优化弥补之后,屏下摄像头能达到一个多数人可以接受的效果。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中兴对忠实用户和普通消费者做了调研,至于有多少人觉得这款产品当前效果可以接受中兴并未明说。

写在最后:

倪飞希望逐步转变以前人们对中兴老品牌的看法,让中兴在国内成为一个新的手机品牌。只是中兴在国内市场低调得太久了,和年轻消费者的距离也非常远,倪飞接手之后看到了这些问题,并着手改进。但想要从Others上升到头部品牌,改变中兴在年轻人心目中的地位,光靠一款应用了新技术,但还不大成熟的中端机显然是不够的。

而且在我们这篇文章发布之前,小米提前展示了屏下相机技术。小米宣称自己是“第三代”屏下相机技术,我们并不清楚中兴的屏下摄像技术相当于小米的第几代,但是从我们的体验看,小米的屏下相机显示效果更好一些。中兴想靠这一技术保持产品竞争力,甚至重回头部品牌似乎不太可能。

中兴还需要时间,也许像倪飞说的需要3到5年的时间,也许还要更久。只是,如今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还会给一个品牌3到5年的时间稳定发展吗?一切的答案只能交给时间来回答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