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人類歷史發展發過程中留下的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遺蹟或者遺物,文物的價值是客觀存在的,但只有這價值被人發現或者重視,才能成爲真正意義上的文物。九旬老太的廚房裏懸掛了一幅畫,被油煙足足燻了50多年,最終經過鑑定這畫竟是價值上億的珍品文物。這是一個怎樣的傳奇故事,這幅畫又有着怎樣的來頭,一起來了解下。

事情發生在法國,法國貢比涅市的一座老房子裏生活着一位年事已高的老太太,老伴已經去世,老太太獨自一人生活。後來,在城市生活太久的老太突然想回到鄉下頤養天年,於是她決定要將城裏的房子賣掉。賣房的手續很繁瑣,爲省事老太太直接找來了拍賣行的房屋中介人員,讓他們對房子連同裏面的物件進行整理估價。

尋常人家的家裏的無非都是一些用舊的傢俱和擺件,工作人員當然也只是把這次鑑定當作例行要完成的一次普通任務。然而就在主體工作即將完成的時候,廚房和客廳之間,一臺老舊的電磁爐的上方的一小副畫,引起了一位鑑定師的注意。這位鑑定師後來回憶說:“當我看到它時目光就被它吸引,因爲實在很少會發現像這樣的藝術表現”。

這幅畫,描繪了一位身穿深色長袍的基督教人士被一羣貌似在取笑他的男子包圍,他們有的人手中還持着利劍。這樣宗教題材的繪畫在當代已不多見,它會不會不是是一件藝術品?爲了進一步驗證自己的想法,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把畫從牆上摘下來,帶回鑑定中心做專業的鑑定。

也就是這一次鑑定,成就了“非常重要的發現”:這幅畫確實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是前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它的作者叫契瑪布埃。在藝術史上,契瑪布埃處於什麼地位呢?後來接收這幅畫的美國紐約曼哈頓弗裏克收藏館的首席策展人澤維爾·所羅門說:“在所有資料來源中,契瑪布埃都被描述成是畫家喬託的老師,而如同我們認同的一樣,喬託就是歐洲藝術和繪畫的開始”。

如此契瑪布埃堪稱西方藝術界的巨頭,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初期的先鋒藝術家之一,是“西方繪畫之父”。契瑪布埃的每一幅作品中都隱藏着奇特的蟲洞圖案,經過紅外線檢測,這幅名爲《嘲諷耶穌》的作品和已知其他作品一樣也具有這樣的特點,是正品無疑了。

誰也沒想到這樣偉大的作品卻委身在一個普通婦人的廚房裏,“我僅僅認爲它是一幅普通的宗教題材的繪畫,沒想到它竟然具有這麼高的價值”,老太太訴說道。所羅門稱:“你想想,這幅畫作已經存在了數百年之久,可能飽經風霜。經歷過法國大革命,經歷過好幾次戰爭。藝術品可比人們想象的還要具有抵抗力。”不過他繼續說道, “但是,我還是不建議任何人在電磁爐上方放一些老舊的事物。”

珍貴的藝術珍品從不缺少追隨者,拍賣會上在經過幾輪競價後,《嘲諷耶穌》最終打破該時期和該類型繪畫的所有成交記錄,以摺合人民幣1.9億的高價被一富豪收藏家拍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