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門》中有的人的一生過得精彩且瀟灑,有的人的一生是平淡且幸福,但是也有一些人的命運是悲劇的,出生時得到了命運的眷顧,但是卻沒能一直被眷顧,白雅萍就是這樣的人。

白家在白大爺被判斬監侯之前一直都是比較興盛的,而且白雅萍是白老太爺和白老太太唯一的女兒,她有三個哥哥,所以說她的童年時代乃至青年時代都應該是比較幸福的,是被寵愛的。

但是這樣優越的出身給她帶來了幸福,也給她帶來了不幸,她的不幸是從嫁到關家那一刻就開始了。

白雅萍並不是很喜歡關家的人,她和他們相處得並不融洽,這也是她出嫁後還總是待在孃家的原因。白家是醫藥世家,也算是商人家庭,但是關家是官宦世家,所以關家人內心深處其實是有些看不上白家的。

白雅萍嫁過來本來可以讓他們兩家的關係變好,但是因爲白雅萍總是不願意待在關家,更多的時間還待在白家,關家對她總是待在白家這一點其實也很不滿,這也是他們在白雅萍失手摔死孩子之後和白家徹底交惡的原因。

這之後,白雅萍一直都沒有被關家再次接納。那麼,導致白雅萍半生悲劇的根源是什麼呢?

白雅萍性格和母親一樣,不夠智慧

白雅萍爲人沒有什麼壞心思,她是一個簡單且善良的人,雖然出嫁後一直待在白家,幾個嫂子和她的關係也都很好。

這也是她不被關家接納也還有容身之地,過得也很如意的原因。她的性格沒有隨她的父親白老太爺,她沒有繼承到白老太爺的果敢和智慧,反而隨了她的母親,白老太太在這部劇中其實不是一個很有存在感的角色,而且她給人的印象也是比較負面的。

劇中白老太太帶給觀衆最大的疑惑和爭議就是她對白大爺和白三爺的區別對待,其實無論從哪個角度上來看,白大爺都比白三爺要優秀得多,他爲人可靠善良,醫術高明而且孝順,白三爺和他比起來就像是一個紈絝子弟,但是白老太太偏偏就喜歡一無是處的白三爺。

對此,白三爺做出的解釋是,她是一個糊塗人。其實白三爺這句話真的是說在了點子上,白老太太偏心沒有什麼別的原因,就是因爲她糊塗。她這一生其實就是稀裏糊塗地過下來的,她其實一個會讓人另眼相看的女性。

白雅萍和白老太太一樣,都是有些糊塗,算不上精明的人,她們被身邊的人保護得很好,所以心思都比較單純。白雅萍單純其實也是因爲她出嫁之前的生活過於順遂幸福,一直在溫室裏,沒有經歷過風雨。

說她糊塗是因爲她在那個年代裏其實是一個沒有分寸感的人,出嫁之後她其實應該和那個年代大多數女性一樣,在自己的新家相夫教子,而不是總是回孃家、大部分時間都在孃家生活。因爲她這樣很容易遭到婆家人的不滿,她也更難融入到自己的新家中。

白雅萍其實是一個有着迴避型人格的人,她出嫁之後還總是在白家生活,是因爲她不喜歡關家人,她也融入不到自己的新家中去。因爲很難融入到新家庭中去,所以她乾脆就選擇了迴避,更多的在白家生活。

她這樣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讓問題變得更加地嚴重,他們的隔閡變得更深,沒有出現意外的話也許還能維持,但是出現意外之後這樣的關係會迅速變差,這也是她後半生悲劇的原因。

白雅萍遇人不淑,她缺少白老太太的運氣

白雅萍和白老太太很像,她們都是有些糊塗沒有太多追求的人,她們和二奶奶白玉芬那樣的女性是截然不同的。不過她們雖然有相似的性格,但是結局命運卻截然不同。白老太太雖然糊塗,但是她這一生其實是很幸福的,雖然我們很難從劇中看出她和白老太爺的恩愛,但是白老太爺這一生只有她一個妻子。

白老太爺對她怎樣先不說,起碼她的生活中沒有什麼勾心鬥角。而且白老太太的三個兒子都很孝順,白老太爺走後,他們的子孫們對她也都很好,她這一生沒有經歷過什麼風雨,也沒有太多的操勞,所以她雖然糊塗,但是過得也很幸福。

白雅萍就沒有她這樣的運氣了,白雅萍和關家的矛盾雖然有白雅萍自己的原因,但是更多的原因其實是在關家身上,她其實是遇人不淑,關家人本性並不善良,甚至稱得上惡毒。

所以就算白雅萍沒有失手摔死自己的兒子,他們的婚姻也不會很穩定,畢竟這件事只是一個導火索,深處的矛盾從一開始就存在着。白雅萍這樣的性格,在關家很難順遂地生活下去。所以她不可能復刻白老夫人的人生。

白雅萍和白老夫人性格相似,命運卻截然不同,其實只是因爲白雅萍缺少白老夫人的運氣,她沒有遇到對的人。和二奶奶相比,白雅萍其實缺少靠自己獲得幸福的能力,她就是封建時代一個很普通的甚至可以算得上是遵循“三從四德”的女人。

所以她後半晌的幸福人生,只能從丈夫、夫家這邊獲取。所以說,白雅萍沒能擁有幸福的人生,關鍵就在遇人不淑。

因爲糊塗,所以白雅萍會失手摔死自己的孩子;因爲糊塗,所以白雅萍會在出嫁後總是待在孃家。這兩件事,其實都讓她和夫家的距離越來越遠。

因爲所遇非人,白雅萍不願意在夫家生活;因爲所遇非人,所以白雅萍會被拋棄以至於遭到凌辱。她不幸的根源,其實不在她的性格,而在關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