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無奇的生活,是我們都甘願被條條框框束縛,而不敢跨出舒適的溫暖圈。敢於嘗試,就是不斷的進步,生活也會變得有滋有味,年老回首之餘,都是故事佳話,你們覺得呢?

今日要介紹的屋主@Retapa,是一位敢於嘗試的人,儘管99平家裏沒有陽臺、獨立儲物間,但她依然將老土的精裝房改動成精緻的波西米亞風,對比同戶型來說她家越住越乾淨,身爲網友的我看完終於知道自己家差哪裏了。

她曾經對丈夫說過,她是個貪婪的人,對精裝房改造,她有這些想法:①人字形地板,②明亮的電視背景牆,③軌道燈,④廚房中島臺,⑤存儲空間,⑥波西米亞風。

客廳

因爲鍾愛自然,所以家中能用木製的絕不用鐵藝或石材,手感差、質感低、視覺冷。客廳,是一家人活動最多的場所,加上孩子還小需要更多的敞開空間玩耍,順其自然的選擇了主要的沙發、電視櫃、餐桌,中間空空的不留一點雜物。

沒隔一段時間,她還會變動客廳軟裝的擺放位置或角度,以此來變換家的新鮮感。軟裝設計,就像是數列組合一樣,每一種組合都能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和精彩。

前面的原木+墨綠看多了,想要換另一種風格,但僅限於軟裝。她,真得很機智,用最少的錢做最好的效果,從北歐到波西米亞,也僅限於換種顏色和一組櫃子。橘紅色的沙發墊、三組竹編門的櫃子,太牛逼了。

換完顏色的沙發,連帶着旁變的走廊都變得不一樣了。看似可有可無的小邊幾、白陶瓶、邊櫃,實則是在給家裏添磚加瓦,讓它們邊得更有人情味兒。

廚房

從過道轉向另一端的廚房,房子雖大但她還是選擇了LDK的設計模式,最大的目的就是給廚房增加中島臺,以及能跟家人的互動密切且順暢。過道上給冰箱留有的空,也都一一被冰箱、儲物櫃填滿,滿足了沒有儲藏室的遺憾。

U型的檯面,將洗、切、炒分別放於不同的方向,讓每一個動作都能有足夠的操作空間,不至於盆打勺的打架。而且檯面上還有很多的小工具幫忙,如掛籃、置物架等,讓調味瓶、鍋鏟、湯勺都能歸位。

這是個比較怪異的戶型,客廳沒有陽臺,廚房旁卻有個小的生活陽臺,不過也很符合她對家內格局的佈置。在原圖中,這裏還有一個壁掛鍋爐,她將其包裹在頂天的立櫃中,而旁邊緊臨着則是摞起來的洗衣機和烘乾機,當然還有亞克力的收納抽屜盒、髒衣籃,這才叫洗衣房。

兒童房

孩子越是小越是需要一個自己私密空間,讓他從小受到尊重的同時也能懂得尊重別人。玄關對面最大的臥室做兒童房,硬裝上選擇了簡單的上下拼色牆,自帶了年代感;獨立式的牀、書桌、衣櫃,能夠隨着孩子的喜好而更換。

主臥室

臥室,在以前對於她來說只是睡覺的,平常搞乾淨、維持整潔就行,但偶然間發現即便是睡覺也應該有儀式感的舒適。將沒有牀頭的臥室牀換成了竹編面的牀,一下子就掉入了波西米亞風格里來了。

主臥室是一個連帶衣帽間、衛生間的套房,但她只變換了臥室的顏色和軟裝,結果風格就大大的不一樣了。

邊看旁白的櫃子高也無用,但實際上它是一個梳妝檯,上翻下翻第一個“抽屜”,就成了一個小型的化妝臺,設計就是這麼的巧妙又神奇。

最後的牀尾,是原客廳裏的邊櫃挪動到主臥室,用來擺放電腦,而落地鏡、竹藤椅都是面後添加的,睡覺也需要儀式。你們認爲呢?

更多精彩案例分享,請在下方留言或私信即可!編寫不易,留個贊或轉發一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