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 未說育兒

如果說生活當中最讓我們無法接受的事情是什麼,那肯定就是孩子不聽話了。現如今孩子都是嬌生慣養的,我們根本無法瞭解到孩子不聽話時,該用怎樣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李先生教育孩子一向都是特別嚴格,可是孩子還總是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犯錯。最近孩子把學校裏的窗戶打碎了,並且還跟同學大打了一架,因此被找到家長。

李先生很早以前就告訴過孩子,在學校一定要保持着乖乖的樣子,不要總是給自己惹事。可是孩子非但沒有聽取父親的意見,反而變本加厲的犯錯。正因如此,李先生根本不知道用怎樣的方法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生活中總有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父母之所以沒想到用怎樣的方法教育孩子,就是因爲平日裏孩子都是嬌生慣養的。

李玫瑾教授早在講座上說過:如果孩子平日裏有這三種表現,該打則打!千萬不要心軟。

都有哪三種表現呢?

1.目無尊長

正是因爲父母對孩子過多的寵愛,導致孩子在面對自己長輩時,從來都不會恭恭敬敬。有些孩子在日常生活當中的確會目無尊長,從來不把自己家裏的長輩放在眼裏。

如果說你家的孩子也是這樣,那一定不要心軟,多打他幾次就好了。目無尊長的孩子是最有可能變得叛逆,也是最有可能在今後不懂得孝道的,所以在這個時候教育孩子絕對是最正確的辦法,這可以保證孩子今後會乖乖的順從我們,不做出一些變本加厲的事情。

2.明知故犯

我們有時的確會給孩子設立一定的規矩,讓孩子不要去觸碰這些規矩。可有些孩子非但不會聽出我們的想法,反而會一錯再錯。當遇到這樣的事情時,我們最好的做法就是直接教育孩子。

因爲如果我們不在第一時間教育孩子,孩子今後肯定會犯下更大的錯誤,到時候就輪不到我們來教育孩子了。爲了避免孩子不會犯下滔天大錯,及時懸崖勒馬非常重要。

3.亂髮脾氣

很多孩子情緒自我管理的能力比較差,總是喜歡無緣無故將自己暴躁的脾氣發泄出來。之所以要教訓這樣的孩子,就是因爲這種孩子很難得到別人的喜歡。脾氣暴躁的樣子很難讓別人接近,這樣不僅會讓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的關係變遠,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

所以當發現孩子身上會存在這三種毛病時,一定要儘快幫助孩子改正。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懂得以更好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呢?

1.以身作則

如果真心希望孩子能夠變得更加優秀,那麼最好的做法就是以身作則。有些孩子之所以身上存在着一些缺點,就是因爲我們在平日沒有給孩子起到一個良好的榜樣作用。

所以說我們在孩子面前千萬不要表現出差強人意的樣子,儘量自身散發一些優點,讓孩子去模仿。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孩子一種圓滿的姿態度過接下來的人生,否則孩子反而會變成一個惡徒,成爲一個連他們都很討厭的人。

2.設定規矩

如果說真的害怕孩子在日常生活當中做錯事,那麼最好的做法就是給孩子設立一定的規矩。譬如說孩子如果犯了相同的錯誤,我們就苛扣他們一些零花錢,或者是不讓他們繼續玩手機。

孩子只有在不斷的意識到自己做的事情需要自己承擔後果時,他們纔會逐漸的改正自己錯誤的一面。所以面對此類孩子的我們千萬不要心軟,越是心軟就越等於害了他們。當然在此期間給予孩子一定改過自新的機會還是有必要的,因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3.尊重長輩

孩子雖然小的時候並不懂得太多,但是我們一定要在他們面前做到尊重長輩。因爲很多孩子都喜歡把自己的父母當做標杆,如果說父母也不喜歡尊重長輩,那麼孩子又怎麼可能去選擇尊師重道呢?

孩子幼兒時期所有的技能全都是父母所培養出來的,所以父母的薰陶也顯得格外重要。而且我們也需要在日常不斷告誡孩子要尊重父母和長輩,苦口婆心的勸說要比打罵教育更爲有用。

如果真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變得更加優異,那麼以上這3點我們一定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做到。想要徹頭徹尾的改變孩子,首先就是要改變自己,不然我們也是沒有資格去讓孩子成爲一個更好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