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機會只垂青有準備的頭腦。但事實上,能夠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往往不僅準備充分,而且還要擁有“天時、地利、人和”。

也可以說,成功靠的是99%努力,以及1%的運氣,兩者缺一不可。

對於8月27日晚正式登陸紐交所的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來說,恐怕對這句話深有體會,“很久沒這麼激動了”,這是何小鵬在上市現場講出的第一句話,從篳路藍縷到上市敲鐘破繭成蝶的一路艱辛,在這一刻得到了釋放。

“過去6年,我們做了一件大膽的事情,我們一直堅信,智能汽車是未來。今天,小鵬汽車進入新的臺階。邁過這個臺階,我們會有更多的糧草、更多的信任、更多的支持,來迎接智能汽車時代真正的到來。”何小鵬如是說。

當天在紐交所上市的小鵬汽車,股票代碼“XPEV”,發行價15美元/股,首次公開招股發行約9973萬股美國存托股,小鵬汽車IPO募集的資金總額約爲17.2億美元,上市市值約112億美元。

至此,小鵬汽車成爲繼蔚來汽車和理想汽車後,第三家成功在美上市的中國造車新勢力。

何小鵬在發言中感謝了許多一路以來幫助過他的投資人、同事以及家人。其中,何小鵬用很長篇幅感謝了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這位對於何小鵬意義非凡的夢想導師。“是雷軍告訴了我,一個互聯網人也可以做硬件很厲害。”而雷軍也在何小鵬創建UC與小鵬汽車陷入困境之時,給予了他最大程度上的資金支持與鼓勵。

在活動結束後,雷軍在微博上寫道:“小鵬汽車上市,我特別激動,發自內心深處爲何小鵬高興!我和小鵬多年好友,2007年投資了他創辦的UC。幾年前,他決定第二次創業。我欽佩他的勇氣,順爲投資了A1輪和C輪,小米去年投資了5000萬美元。”

作爲何小鵬人生中的第二個創業項目,有背後諸多大佬和貴人的相助,足以說明他的個人魅力與號召力。

在小鵬汽車上市後第二天,何小鵬也發了一條微博:“爲追逐夢想而折騰自己”。他說,小鵬汽車的目標是成爲一家千億美元市值的公司。對小鵬汽車而言,IPO還只是剛剛開始,前路漫漫,還需努力。

令人關注的是,小鵬汽車發行定價從11美元/股躍升爲15美元/股,遠高於2018年蔚來汽車的每股6.26美元和今年7月理想汽車每股11.5美元,15億美元的募集總金額也創造了造車新勢力上市之最。並且小鵬汽車開盤僅十分鐘,股價大漲超66%。次日,小鵬汽車盤前繼續上漲逾12%。

截至美東時間9月1日收盤前,小鵬汽車的股價爲21.61美元,總市值超過155億美元。

而與此同時,特斯拉市值更是一舉突破4426億美元,領先位居第二位的傳統汽車巨頭豐田一倍還多。特斯拉、蔚來、理想汽車近期的單日平均漲幅,已經超過蘋果、亞馬遜、谷歌等巨頭科技公司的平均漲幅。

由此可見,新能源汽車企業股票連續創紀錄的超額認購,反映出資本市場的看法已與一年前出現180°的大反轉。

在此之前,美團CEO王興曾預言,未來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將僅存三家——蔚來、理想和小鵬。從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蔚來、理想、小鵬的確交出了一份令資本市場還算滿意的答卷。

然而,就在去年,蔚來創始人李斌還被稱爲“2019年最慘的人”,面臨虧損、裁員、融資困難等問題,很多人擔心蔚來能否活過2020年。

反轉來得如此之快,誰又曾料到,蔚來會從今年年初的一股1美元多漲至今年的一股20多美元,暴漲近20倍。李斌一下子成爲“2020年最甜蜜的人”?

而據蔚來近日披露的股票增發計劃,擬增發7500萬股。蔚來預計此次發行的淨收益將約爲14.974億美元,假設超額配售權悉數行使則約爲17.222億美元。

蔚來汽車表示,本次發行所得款項淨額將主要用於增加蔚來中國的股本和公司在蔚來中國的所有權,以回購蔚來中國少數股東持有的股權。此外,資金還將用於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全球市場開發和一般企業用途。

今年上半年,造車新勢力在疫情的影響下迎來加速洗牌,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顯示,已有超過六成的新造車企業“掩旗息鼓”,不過,市場局勢也進入一個相對的明朗期。今年上半年有上牌數據的僅有20家,其中蔚來、威馬、理想、小鵬和哪吒5家企業的銷量合計佔比高達91%,“五強”格局已愈發穩定,並進入到了更加關鍵的梯隊之爭。

有意思的是,這五家新造車企業中,蔚來、小鵬和理想汽車的創始人都是從互聯網出來的,並且都自帶IP,在營銷上也比較懂得怎麼吸引眼球;從產品來看,三家企業的核心產品都集中在30萬元左右,剛好與特斯拉麪臨正面競爭;而威馬和哪吒汽車的創始人都是從傳統車企出來的,無論是企業運營還是發展思路等,都更加嚴謹,也更看重可持續性,兩家企業的核心產品都是十幾萬元的緊湊型SUV。

雖然傳統新造車與互聯網造車選擇的發展路徑不大相同,但彼此之間各有優劣。互聯網造車更容易憑藉營銷熱度迅速走進大衆視野,助升品牌力與銷量。而傳統新造車,從建工廠、建渠道、搞研發、發佈服務體系等建設上更加踏實穩健,承受市場壓力的能力更強。

例如,哪吒汽車在今年整體車市處於低迷狀態下,1-7月還是取得了累計銷量突破6018輛,同比增長15%的成績,穩居新勢力造車第一陣營。威馬汽車7月銷量爲2036輛,同比增長近100%,環比實現“五連增”,1-7月累計銷量達9722輛。

而且,兩者也同時向資本市場發起衝鋒。據悉,預計於9月初完成D輪融資的威馬汽車,於8月31日,關聯的公司發生多項工商變更:企業名稱由威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變更爲威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企業類型由有限責任公司(中外合資)變更爲股份有限公司(港澳臺投資、未上市);註冊資本由約1.65億人民幣增加至約4.95億人民幣,增幅爲200%。

這一舉動也被視爲威馬汽車搶灘“科創板新能源第一股”的前奏。而即將完成30億元C輪融資的哪吒汽車,也計劃於2021年在科創板上市。屆時,新勢力造車的第二輪比賽將會打響。

其實,互聯網造車也好,傳統新造車也罷,能夠發展到今天,所有的新造車企業都承認,造車應當遵循基本的造車規律,踏踏實實打造好的產品,構建供應鏈、渠道等體系能力,讓產品可以實現落地。

遺憾的是,有些企業走着走着,就忘了初心。把錢用在過度營銷和造勢上,導致產品遲遲無法量產,最終走向停擺。這其中,最讓人可惜的就是拜騰。

最近,拜騰汽車又有了新動態,據瞭解,拜騰汽車已經申請註冊成立新科技公司,新公司名稱爲「盛騰」,最快在 8 月底領取法人營業執照。新公司擬融資 20 億元加速量產概念車 M-Byte。

據透露,拜騰正在按照一汽集團今年6月底給出的重組方案推進,重組方案中除M-Byte 的量產外,拜騰汽車南京工廠還將生產代號爲「EQ320」的紅旗純電動車。按照一汽集團投資拜騰B輪的約定,拜騰南京工廠15萬輛年產能中,將有5萬輛用於生產紅旗EQ320。

另一方面,拜騰汽車及股東方一汽集團有意加強成本管控,M-Byte 車型一些原本由國外供應商承接的項目,會交給中國本土供應商。

遲遲未能實現量產的拜騰汽車,如今換個身份繼續推進融資,寓意拜(敗)轉盛(勝)。可當前的市場環境已今非昔比,新造車行業進入淘汰末期,加之新能源汽車市場遇冷低迷,資金管理缺乏合理運營的拜騰汽車,顯然有更多的難題亟待解決。

曾經浩浩蕩蕩的造車新勢力大軍,經過幾年的“折戟沉沙”,即將塵埃落定。也許,在淘汰的新造車企業中,有的缺少天時,有的缺少地利,也有的缺少人和。

但汽車市場競爭就是如此的殘酷,在多元化的汽車時代,我們當然希望有更多的新造車企業可以生存下來,畢竟,它們代表的是一些新的理念,一些新的碰撞,而這些,都會爲汽車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能量與活力。

強大的中國汽車產業,離不開每一家車企的努力。雖然“成王敗寇”,但每一個爲之努力過的人,都不該被冷眼嘲笑。

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