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區基層動態一則

金牛區關工委

開展青少年網球培訓活動

8月28日,金牛區關工委、區文體旅局、團區委在區體育中心網球場舉行青少年網球培訓活動,來自駟馬橋、西華、鳳凰山街道的小朋友們感受了一波“大運風”。

早上9點整,金牛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江光國主持了開幕式。愛鍛鍊的江爺爺以自己爲例說:“小朋友們,鍛鍊的好處,不知你們有沒感受到,我是體會夠深刻,長期久坐不動,風一吹,一不小心就感冒了,自從邁開腿了,你們猜,我都有哪些神奇的變化?”小朋友們踮着腳,探着頭,看着眼前這個白髮蒼蒼但精神倍兒棒的爺爺,議論紛紛,“是很精神啊!”“眼睛特別有神!”“帥啊!”

課堂上,教練從站姿準備,到跑動技巧;從握拍規範,到發球、扣球、長短球等的基礎打法,都給大家一一做了示範。他們的學習能力特別強,有經驗的小朋友們都能在課堂上跟教練打幾個來回了。

暑期已盡尾聲,開學在即,這場活動鍛鍊了小朋友們的意志體魄,讓大家以歡快、輕鬆的心情迎接新的學期的到來。

龍泉驛區基層動態一則

龍泉驛區關工委

“五老”報告團召開宣講工作座談會

8月27日,龍泉驛區“五老”報告團召開宣講工作座談會,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五老”報告團常務副團長張世香同志持會議。

會議首先彙報交流了上半年宣講工作情況,討論加強進學校進社區宣講工作的相關問題。會上,餘坦奎、曾元發、劉隆祥等同志分別發言彙報交流了今年上半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情況下,各聯辦單位舉行宣講內容、宣講場次的情況。

區教育局德育科科長郭敏同志、體衛藝科陳紅穎同志對大家不辭辛苦,無私奉獻的精神高度讚揚。同時,希望老同志在傳遞正能量的同時,建議宣講中加入熱愛勞動、勤儉節約、珍愛生命、抗挫折抑鬱、禁毒防邪等內容。

張世香團長就下一步進學校進社區宣講工作提出了建議;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肖文英、副主任蔣文中等領導在會上就在常規疫情防控的情況下,嚴格遵守防控規定,確保安全有序的進學校提出了要求。

新都區基層動態一則

新都區三河街道關工委

開展垃圾分類志願者活動

爲了倡導轄區內居民在生活中踐行保護生態環境、低碳生活的理念,瞭解垃圾分類的益處,人人蔘與到垃圾分類中來,8月25日,新都區三河街道關工委及江陵路社區黨委聯合成都市浸潤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成都市安和物業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在錦繡前城小區內開展“垃圾分類,從身邊做起”志願者宣傳活動。

活動中,青少年志願者向居民們講解了垃圾分類的常識,將之前做好的“愛護環境”的標識懸掛在社區的樹木上。

居民們從家裏拿來廢舊電池、過期藥品等有害垃圾,到活動現場換取紙巾等物品,變廢爲寶的同時,還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宣傳活動中來。有害垃圾回收積分兌換的活動方式,對社區居民參與垃圾分類起到激勵、示範作用,擴大了社區居民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和參與率。

溫江區基層動態一則

溫江區關工委

疫情下的暑期“假日學校”別樣紅

溫江區關工委創辦的暑期“假日學校”已有15個年頭了,今年暑期“假日學校”雖然在疫情下,卻仍然辦得紅紅火火。據統計,今年暑期全區共開辦“假日學校”76所,開展各種活動822場次,參與社工及青年志願者2123人,參與五老志願者154人,受益青少年20290人次,其中留守兒童306人,共投入資金50多萬元。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暑期“假日學校”帶來了新情況和新的挑戰。溫江區各社區(村)開辦的“假日學校”,科學安排、有的放矢做好應對,把往年的幾十人大班改變成今年20人左右的小班,並把防疫和安全教育作爲“假日學校”的首選課,教育孩子們從思想上重視疫情防控,做到出門戴口罩、常洗手、多通風、不聚集,養成用公筷公勺的好習慣。同時各個“假日學校”還教育孩子們做好暑期安全工作,把防溺水、防觸電、防交通事故、防意外傷亡作爲教育重點,有效地避免了孩子們暑期的傷亡事故。金馬街道溫泉社區假日學校、萬春鎮高山村假日學校首次課就是安全教育,由消防員給小朋友講解消防安全知識、防溺水安全知識,深受家長的點贊。

截至8月底,溫江區暑期“假日學校”圓滿結束,在全區各級關工委的辛勤付出下,孩子們在疫情下的暑假生活過的有滋有味,度過了一個安全、快樂、有意義的暑假。

大邑縣基層動態一則

大邑縣晉原街道關工委

開展兒童安全教育講座

8月27日,大邑縣紀委監委、縣婦聯聯合大邑縣晉原街道關工委、縣晉原街道官渡社區關工委、和美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展了 “巧書正氣·弘揚好風傳家”親子DIY活動。

活動開始,書法老師現場寫了一個“廉”字,爲大家講解了“廉”字文化。孩子們被分爲兩組,一組爲“古法造紙DIY”小組,另一組爲“家風文化唐詩DIY”小組,每個小組有一名社工協助家長與兒童共同完成手工DIY。“古法造紙DIY”小組完成“造紙”的第一步後,由社工將他們所造的紙進行烘乾,而“家風文化唐詩DIY”小組則是在造的紙上進行了家風文化、廉潔文化主題內容的創作。

通過此次的參觀學習活動,家長們紛紛表示,要從優秀家風文化中汲取正能量,培養“好家風”,教育好下一代。

責編:成都市關工委融媒體中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