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多啦A蒙

備受關注的TikTok出售再度生變,這次引起變化的是一個重磅文件。

8月28日,商務部會同科技部調整發布了《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簡稱《目錄》。

這個《目錄》並不簡單。在《目錄》中,被視爲TikTok核心的算法被點名,很有可能被禁止出口。例如新增的第21條關於“基於數據分析的個性化信息推送服務技術”、第18條關於“人工智能交互界面技術”,均涉及到了TikTok公司技術。

8月27日,媒體報道稱,字節跳動出售TikTok在北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業務的交易可能會在48小時內達成,最後的買家可能是微軟、甲骨文或沃爾瑪。

很明顯,最新出臺的《目錄》將會對正在醞釀的TikTok出售交易產生影響。具體會有哪些影響?TikTok最終命運會走向何方?說說一些個人的看法。

1、按照目前的形勢,即便字節跳動想要賣掉TikTok在美業務,但因爲交易中涉及到《目錄》中禁止出口的“個性化信息推送服務技術”、“人工智能交互界面技術”等技術,因此這項交易必須要經過中國政府的批准。限制性技術出口需要有政府頒發的技術出口許可證,這意味着企業不再具有限制性技術出口的決定權,涉及技術的交易需要看政府的意見。這意味着在新一輪的多方博弈中,中國政府的態度已經成爲TikTok交易能否達成的關鍵因素之一。

2、頗具深意的是,在《目錄》出臺之後新華視點的跟進報道指出,字節跳動的國際業務能夠取得快速發展,依靠的是其國內強大的技術支撐,建議字節跳動認真研究調整後的目錄,嚴肅並慎重考慮是否需要暫停相關交易的實質性談判。這等於是政府方面就如何執行《目錄》規定對字節跳動提出了非常明確的要求了,避免產生理解歧義和戰略誤判。

3、字節跳動方面很好地理解並消化了官方的態度。在《目錄》發佈的第三天,字節跳動在8月30日回應稱,將嚴格遵守相關條例和目錄,處理關於技術出口的相關業務。實際上,如果繞開政府審批進行私下交易會面臨鉅額罰款。因爲《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規定,未經許可擅自進口或者出口屬於限制進出口的技術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如果TikTok違反規定直接交易,以傳聞中的200億美元的交易額來計算,則面臨最低200億美元最高1000億美元的罰款。因此,遵守《目錄》的要求,這是字節跳動最理性的選擇。

4、從時間上看,在市場傳出TikTok將在48小時內交易的消息後,《目錄》加急發佈,可見國家層面其實一直在關注這個事情,在特殊的時間節點以更新技術出口目錄這種國際慣例方式介入TikTok交易,也說明政府應該是一直在醞釀相關的政策以及適當的介入方式。這可以說是自從TikTok面臨交易壓力之後政府層面正式運用政策手段來對交易施加影響。同時這也表明了當前階段官方對於這場交易的認識:這不是一場普通的商業交易,而是涉及核心技術的重大交易。最終的措施也符合官方此前一直強調的對於核心技術的態度。

5、那麼政府出臺《目錄》對字節跳動到底有何利弊?總體上來說,更新技術出口目錄這種符合國際慣例的手法更多地是在保護字節跳動。因爲如果按照此前的交易價格,TikTok存在被迫低價和限期出售,而技術出口目錄的更新,則給交易設置了審批門檻,這無疑給了字節跳動重新開啓交易談判的籌碼。

6、《目錄》發佈後,TikTok交易將會走向何方?這是很多人都在關心的問題。個人以爲,《目錄》出臺後,意味着TikTok原本最快48小時將要敲定出售的方案或被迫調整。如果涉及到核心技術的轉讓,交易很大概率上會被禁止;如果此項交易只涉及到用戶和數據,而不涉及到核心技術,那麼TikTok交易的價值對於買家而言無疑降低了,潛在買家都會重新評估交易價值。

7、此次交易中,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的表現始終被外界高度關注。面臨被迫交易壓力後,他發內部信大談“大格局,小ego”、“火星視角”,被網民各種“幼稚”批評的口水淹沒。直到後來字節跳動態度強硬地啓動起訴進行正面“剛”,可以被視爲在這場博弈中,原來一直相信資本的力量、懷抱“全球化”夢想的張一鳴態度上的幡然醒悟,原來指望資本助力,沒想到最後差點被資本吞噬。從此次華爾街各方虎視眈眈、嗜血圍獵的表現來看,所謂的資本從本質上而言,就是一羣貪婪而勢利的狼羣。

8、說到資本的表現,不得不提到凱文·梅耶爾,就是那個5月19日被張一鳴親自任命爲TikTok全球CEO的美國人。在TikTok美國股東的介紹和撮合下,張一鳴原本指望梅耶爾能夠運用他的能力和人脈幫助TikTok在美國走出困境。沒想到的是,在TikTok面臨出售壓力之後,梅耶爾不僅臨陣逃脫,反而以突然辭職這種方式“以退爲進”,與張一鳴態度截然相反的是,他不僅力主賣掉TikTok,還一度和TikTok美國股東私下勾兌,力求讓自己一手控制出售後的TikTok美國業務,活脫脫地把資本的真實面目呈現在世人面前。

9、此前輿論均認爲張一鳴是技術天才甚至商業天才,直至TikTok出售危機發生後,才讓公衆意識到,張一鳴也纔是一個不到40歲的80後小年輕,在享受全球化紅利的同時,對於背後潛在的風險也有認識不足、應對不當的缺陷。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山。可以說,在全球地緣政治這盤多方博弈的大棋局中,他個人的認知乃至公司的實力也是如此的力不從心甚至窘迫不已。張一鳴這個1983年出生、心懷全球化公司夢想的年輕CEO肯定沒有想到自己和公司會捲入這場時代的巨大漩渦中。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相信經歷過這場風波,張一鳴對於個人和公司的成長肯定會有更深的體會和更大的收穫。

10、TikTok最終的命運會如何?誰也無法預測,就像國人此前無法想象一款娛樂APP會風靡海內外,最後成爲美國總統的“眼中釘”一樣。過去的一兩個月以來,圍繞TikTok這款應用的前途,科技、經濟、政治、安全等各種因素交織,讓這場大戲持續地更新上演。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這場歷無前例的大事件中,你我都將會是歷史的最終見證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