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治理,武山鎮王常村的面貌更加煥然一新,產業更加欣欣向榮,環境更加舒適宜人。

一場秋雨後的王常,遠處羣山迷濛,近處稻花飄香,涼風習習,空氣清新。一列列高鐵疾馳而過,爲村莊平添了一縷現代氣息。

薄暮時分,村莊很靜,靜得可聽見昆蟲在歡唱!

晚飯後,路燈次第亮起,緊接着,廣場上的主燈也跟着亮了,伴隨音樂聲響起,安靜的村莊又慢慢熱鬧開來。村民像約好了一樣聚向廣場:老奶奶拿着小馬凳、搖着蒲扇蹣跚而來;一羣小孩腳踩滑板車,你追我趕;中學生模樣的少年,則拿着藍球奔向村西頭的球場;早到的中年婦女,則在健身器材上舒展筋骨;在農旅項目工地幹了一天活的男同胞,有的斜倚着橋欄杆閒聊,有的開始繞村散步;20時許,廣場舞隊隊員不經意間已整齊地跳起舞來;臨村一位精明的村民,照例開來流動餐車,賣起風味小喫。

“大嫂,你又來散步呀!”

“你這‘鬼東西’,丟灣裏的‘舞’不跳,竟躲到這裏來跳!”

“你們的廣場舞跳得真不錯!”

“開玩笑!也不看看,我們是王常村的!”聽得出來,村民開始引以爲榮了。

近年來,王常村的變化的確翻天覆地:拆“三房”建“三園”,清淤池塘,改水改廁,垃圾分類,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建通透式圍牆,屋面平改坡,修“四好農村路”,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蓋起村民服務中心……現在,連集鎮居民晚上散步,也喜歡三五成羣地到王常村走一走。

新建的村民服務中心,特色農產品展示廳、電商平臺、愛心超市、時光驛站、村史館、奮進講堂、幸福食堂、垃圾兌換銀行、村級醫務室等,服務功能一應俱全。

“姑姑,快看!爺爺的笑臉在這裏,這張是我暑假志願活動時獲獎的照片,這條玻璃龍里裝的是我們村釀製的糯米酒……”一位小學生在村民服務中心興致勃勃地給街上來的姑姑介紹着,並演示手機掃描有聲讀物。

“現在,中醫理療室、就診大廳、診察室、公共衛生服務室等都配齊了,村民來此就診,都說感覺很舒適。”每晚,村醫沈勇軍夫婦堅守着村民們的健康。

村莊環境越變越好,一對城市退休的老年夫婦迴歸田園,義務用相機記錄下村中男女老少的幸福笑臉,讓村民找到家的歸屬感,相處得更加溫馨和睦。

秋天,註定是收穫的季節!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像稻子一般日漸沉甸。

湖口縣融媒體中心 瀋海斌 徐會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