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出系列報道的第九篇——《中國財政》:六穩六保專訪 | 減稅降費落實落細 助力市場主體“滿血”發展。

晚上十點半,湖南長沙,白日的酷熱稍稍褪去,坡子街火神廟,長沙著名城市地標,依然燈火通明,當地餐飲品牌“茶顏悅色”和“文和友”門前依然排着長不見尾的隊伍……同一時間,在正準備慶祝自己40歲生日的深圳的深圳灣廣場,和位於我國西部重慶的九街,同樣人頭攢動,好不熱鬧。“茶顏悅色”品牌財務總監成小鳳告訴記者,“近幾年來,政府大力減稅降費,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爲我們減免了稅費租金,大大減輕了運營成本”。根據財政部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上半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5045億元,其中,今年新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措施新增減稅降費8941億元。

助力新經濟

讓“網紅”變“常紅”

“茶顏悅色”是湖南長沙本土的一個原創茶飲品牌,也是長沙城市消費的一張名片,不僅深受長沙本地消費者的熱捧,也得到了越來越多全國各地奶茶愛好者的青睞,因爲目前只在長沙開店,所以知乎熱搜的話題是“遠道而來,奔赴長沙,爲了一杯茶顏悅色的幽蘭拿鐵”。“茶顏悅色”2013年創辦並開出第一家店面,經過7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擁有260家店鋪。爲什麼能夠實現如此快速的發展?創始人呂良將其歸功於政府的關注支持。“最初,我們只是一家謀求如何生存下去的小小的奶茶店,我們企業慢慢成長的時候,政府給我們投來很多關注,政府的支持關注讓我們有信心將企業從‘網紅’做成‘常紅’。”呂良說。“我們的門店都是小微企業,財政部門出臺的一系列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使我們大大受益。今年1—6月我們的營業收入2.2億元,按照優惠政策,直營門店公司免交增值稅1081萬元,社保費減免311萬元,緩交企業所得稅110萬元。”財務總監成小鳳向記者介紹道,“除此之外,財稅、商務等部門和所在街道還精心指導我們對接各級獎勵扶持政策,疫情期間財稅部門通過遠程輔導微信羣、配備宣傳輔導工作人員等,全力加強疫情期間各項優惠政策指導培訓,使我們能把能享受到的優惠政策都享受到。”

晚上十點半,茶顏悅色門前依然排着長隊。

在深圳,另一個老牌“網紅”——“光明三寶”,同樣是減稅降費的受益者。深圳的光明區主要由以前的公明鎮和光明農場兩部分組成,光明農場作爲一個老的國營農場,成規模地發展了種植業和養殖業,其中生產的乳鴿、牛奶和甜玉米成了其中的拳頭產品,許多人慕名而來品嚐,食後讚不絕口,於是越來越多的人衝着這三種食品不惜跑很遠的路都要來光明大飽口福,也就有了“光明三寶”的稱號。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爲防控疫情,當地出售“光明三寶”的老字號光明招待所在春節前後停工停業。“在經營最困難的時候,減稅降費讓小店得以喘息。截至目前,公司已申報享受了免徵增值稅稅額100多萬元。”光明招待所的財務孫淑營說。疫情期間,稅收優惠政策的及時支持讓光明招待所得以堅持下去,並主動轉型,開始藉助外賣拓展生意。據介紹,光明招待所不僅在疫情衝擊下平安“活”了下來,5月28日,還新開了一家分店——光明鴿城市主題餐廳,爲更多食客提供記憶中的味道。

“不夜九街”是西部重慶夜生活代表,更被選爲“重慶必打卡之地”。九街片區位於重慶江北區,全長約240多米,容納着近千家企業和1500多家個體工商戶,消費者以00後、90後爲主,是年輕人眼中必須打卡的“網紅”。和現在的熱鬧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3月,剛接到復工通知的時候,很多商戶都面臨着“想開而不敢開”的現實困難。不開張,能減少損失,但會一直沒有收入;開張,意味着要承擔各項支出,客流不夠,收入不足以覆蓋成本,“就是辛辛苦苦地賠錢”。正在商戶們左右爲難之際,財政部門帶來了好消息,不僅免繳了增值稅,減免了社保費,還有減免租金、階段性降低用電用氣用水成本等一系列優惠。有了財政的支持,商戶們的“賬本”能平衡了,紛紛重新開張。“2019—2020年,九街累計享受減稅降費397.8萬元,九街作爲責任企業,回饋社會,累計減免租金1500萬元,確保兩萬多人持續就業。”九街的投資運營方負責人冉巍告訴記者。

疫情過後,重慶九街逐漸恢復往日的繁華。來源:重慶市江北區融媒體中心

賦能市場主體

穩就業保民生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一個就業不僅意味着一份收入,更意味着一個家庭的依靠。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就業,將就業工作作爲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的首位和重中之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穩崗就業的關鍵。財政部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着眼於爲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及時出臺了一系列穩企穩崗的扶持政策,各級財政部門做好服務,確保各項優惠政策落實落細、落地生根。

劉軍,從部隊退伍後回到家鄉湖南,進入生產消費電子產品防護玻璃的藍思科技工作。藍思科技是特斯拉、華爲、蘋果等的供應商,劉軍爲自己的工作自豪。疫情發生後,每天看到國際抗疫和經貿形勢緊張,劉軍都在擔心訂單減少、失去工作,但疫情以來一直滿負荷上崗,讓他和家人十分欣慰。“2019年初以來的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爲我們企業釋放了真金白銀的發展紅利,也爲我們積極承擔穩就業、保就業的社會責任注入了強大的動力。”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曙光對記者說。據介紹,藍思科技集團現有員工12萬多人,減稅降費政策讓企業員工留得住、“穩”得住。2019年個人所得稅改革,集團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相比上年減少6000餘萬元;招用重點羣體貧困人員、退役士兵可以享受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稅收減免, 2019年集團安置7636人,享受3000多萬元的稅額減免,在此政策激勵下,2020年上半年繼續安置7810人;同時,根據社保費減免政策,今年還將爲集團減免社保費1.38億元。

張力,在湖南高橋大市場經營一家服飾家紡門面,去年從父母手中接過這個門面,想要好好施展“拳腳”的他貸款進了一大批貨,不成想年初就趕上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當時愁的啊,這個店面是我們全家的活計,好在政府給我們減免了稅費、租金,總理提出‘夜經濟’,我們又開了高橋夜市,現在生意越來越好……”忙碌一天的張力略顯疲憊,但眼睛裏卻滿滿鬥志。張力所在的湖南高橋大市場1996年開業,目前經營面積100萬平方米,擁有經營戶8000多家,經營商品種類170多萬種,是中部最大、全國第三大綜合性市場。“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對市場和商戶的經營發展衝擊很大。我們在省市區政府的支持下,穩步推進復工復市,儘量減少商戶損失。在這一過程中,財政部門給了我們很大支持。一是減免稅費。高橋大市場累計享受減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社保費640萬元,高橋大市場中的商戶,僅通過享受增值稅減免、稅率下調等優惠,就累計享受增值稅減稅288.33萬元。二是專項資金補貼。財政部門安排4700萬元專項獎勵資金支持我們開展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三是貸款貼息。作爲疫情防控重點保障單位,給了我們抗疫低息貸款授信2000萬元。”湖南高橋大市場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羅曉介紹道。“各項減稅降費和財政支持政策措施給了我們實實在在的優惠,幫助市場和商戶渡過了難關,從3月底基本實現全面復工復市,8000多家商戶、近2萬名市場從業人員經營活動逐步恢復正常。今年1—6月,市場交易額達到445億元,二季度已經基本和去年持平,並表現出很好的上升勢頭。”羅曉對記者說。

受益於減稅降費,湖南高橋大市場8000多家商戶全部復工復產。

與湖南高橋大市場一樣,爲中小微企業服務的深圳中電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也深深感受到減稅降費帶來的幫助。深圳中電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之一是服務中小微企業進出口,目前公司服務進出口的活躍客戶約600家,2019年爲中小微企業代墊退稅16.6億元。“作爲供應鏈企業,公司享受印花稅覈定徵收的稅收優惠,每年節約印花稅700萬元,深圳市政府針對疫情出臺了幫扶企業措施,爲我們減免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210萬元,減免社保費140萬元,這些都大大緩解了公司營運資金壓力。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我們服務的中小微企業普遍存在復工復產困難的情況,我們將政府給予的稅費減免投入到爲這些客戶服務中,儘可能地給予他們資金方面的支持,共同渡過難關。”深圳中電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程文術向記者介紹道。深圳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服務網絡、覆蓋行業、業務規模居領先地位的供應鏈綜合運營服務商,也是我國第一家上市供應鏈企業。“疫情期間,怡亞通的復工復產離不開財政、稅務部門的幫扶,尤其是各級財政部門給予的減稅降費政策,最大限度地推動企業復工復產進程,進一步加大了穩崗力度。”怡亞通總會計陳珍貴說。據介紹,根據深圳市“惠企16條”政策,怡亞通減免社保費就達2030萬元,獲得穩崗補貼152.23萬元;被納入全國和廣東省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怡亞通獲得7.5億元抗疫專項資金貸款額度和相應的財政貼息支持;此外還有免徵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租金減免,電費稅費補貼等。“怡亞通復工復產後,立即投入到抗疫服務中。春節前後,抗疫類藥品和醫療器械需求量激增,我們依託成熟的醫療平臺與旗下合夥人企業,對用於此次抗擊疫情的全部醫療用品進口項目免收通關手續費,爲地方政企提供全球醫療物資採購供應鏈服務。同時,結合在採購、進口、物流、通關、供應鏈金融等方面的優勢支持其他企業復工復產,與產業鏈共克時艱。”陳珍貴說。

激發創新動力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創新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更是國家發展的第一動力。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增值稅留抵退稅、初創企業稅收優惠……近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財稅扶持政策,進一步激發了企業的創新活力,推動企業攻堅關鍵技術和產業轉型升級。

走進位於深圳光明區的TCL華星光電,生產線上龐大的機器在無塵環境中高精度運轉,有條不紊……在電子信息領域,半導體顯示與半導體芯片均屬於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是電子信息產業中最重要的戰略性、基礎性行業,也就是所謂的“屏”和“芯”,而我們國家曾經長期處於“缺芯少屏”的狀態。“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目前我國已經形成TCL華星光電、京東方等半導體骨幹企業,我國電子信息產業中‘缺屏’的格局已發生根本性轉變。TCL華星光電以及半導體顯示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財稅優惠政策的支持。”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財務高級副總裁楊安明向記者介紹道。作爲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給予了TCL華星光電全方位的支持。在項目的建設期,國家出臺進口設備增值稅“分期納稅”政策和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可爲每個項目盤活近20億元資金、節約資金成本約兩億元,極大緩解了企業建設期資金壓力;在項目的運營期,國家出臺“膜晶顯”政策,對行業當前所需進口的關鍵原材料、消耗品、備品備件以及淨化室配套系統等給予進口關稅減免優惠,TCL華星光電各項目每年累計可降低關稅成本約兩億元。“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對半導體行業的供給和需求均產生了較大影響,行業利潤跌到歷史底部。國家以及廣東省、深圳市均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有效降低了企業的負擔,同時主動幫助企業做好防疫和生產,使得疫情期間TCL華星光電連續生產不間斷,深圳、武漢兩地工廠13600名員工上班,保持業界最高水平。在三星顯示、LGD等日韓企業產能退出,行業整合提速的情況下,我們通過提質增效、降低結構性成本和極致運營,逆勢增長,市場份額進一步上升。”楊安明說。

位於深圳的另一家高科技企業邁瑞生物和位於重慶的博奧賽斯生物,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明星”企業。邁瑞生物作爲全球領先的醫療器械與解決方案供應商,疫情發生後,迅速投入到抗疫戰鬥中,截至5月中旬,邁瑞醫療已經累計爲全球交付20餘萬臺抗疫急需的呼吸機、監護儀,受到了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的肯定。博奧賽斯生物成功開發了新型冠狀病毒IgM和IgG抗體多種方法學的檢測試劑盒,是我國自主研發、全國首個獲批上市化學發光法新冠病毒IgM/IgG抗體檢測試劑盒,爲快速檢測、控制新冠病毒做出了貢獻。在兩家企業財務負責人看來,財稅扶持政策是企業快速復工復產、在抗疫期間發揮作用的重要助力。據介紹,2020年上半年,邁瑞生物享受各類減免稅優惠額共計近千萬元,博奧賽斯生物享受增值留抵退稅255.25萬元,獲得產業扶持資金中央直達資金457萬元。“這些極大緩解了當期資金壓力,助力了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爲企業開動馬力、支援抗疫一線提供了有力保障。”邁瑞生物財務高級經理葉盛茂說。

2020年上半年,新冠檢測企業博奧賽斯生物獲得稅費減免近千萬元,爲全力投入抗疫提供了保障。來源:重慶市江北區融媒體中心

措施加力 服務提速

確保應享盡享

2018年減稅降費超1.3萬億元,2019年超過2萬億元,2020年上半年1.5萬億元……近年來,國家持續推出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無論是小微企業還是高科技企業都獲得了切切實實的實惠,這離不開各級財稅部門自我加壓,將政策措施落實落細。

組織保障到位,強化部門協同聯動。如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減稅降費工作,省委書記、省長、常務副省長先後主持召開近10次專題會議研究減稅降費工作。今年以來,省財政第一時間建立健全減稅降費工作機構,搭建財政、發改、稅務等部門協調機制,提前謀劃稅費政策措施,第一時間做好減稅降費分析測算,第一時間研究制定政策落實方案,落實落細相關政策。深圳市組織財政、社保、稅務、衛健、工信等部門,研究出臺深圳“惠企16條”等本地惠企穩企政策,其中財政政策包括6項普惠性補貼減免政策、4項助企金融紓困政策、3項穩崗政策和3項扶持重點防疫企業政策,上半年上述政策爲企業減負超230億元。重慶堅持“一盤棋”,市區(縣)兩級分別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的工作機制,着力構建全市上下“一攬子統籌”“一體化指揮”體系,壓緊壓實責任,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在地方權限範圍內,及時出臺相關稅費優惠政策,如在疫情期間,對中小困難企業以及爲困難行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房屋租金的出租人,減免3個月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幫助企業減輕後顧之憂。

2020年,深圳着力打造集國家科學中心核心承載區、全球領先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羣和新興產業集羣於一體的“光明科學城”。

宣傳輔導到位,覆蓋全部受益主體。如湖南省“省、市、縣、鄉”四級財稅、人社等部門以羣衆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減稅降費宣傳。省財政廳動態梳理發佈減稅降費政策,今年2月初在全國率先公佈兩期《支持疫情防控稅費優惠政策指引》,省稅務局搭建“湘稅通”稅企互動平臺,長沙製作“滿妹子說稅”系列動漫和“曉得啵羅”稅收宣傳短視頻,岳陽打造“嶽小藍說稅”,婁底市開展“三萬行動”(“進萬廳”,減稅降費宣傳進所有辦事服務大廳、辦稅大廳;“上萬屏”,各級部門、企事業單位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減稅降費政策;“掃萬碼”,10萬以上納稅人通過掃二維碼等方式瞭解減稅降費政策)。重慶梳理發佈《稅收優惠政策彙編》及多個《政策指引》,並通過電子稅務局、網站、雲課堂等渠道向納稅人實時推送政策操作問答、政策指引,讓納稅人早知曉、早熟悉、早享受;對有特別培訓需求的納稅人,藉助視頻會議、在線授課等形式開展培訓,確保具體操作人員學得懂、會執行。

納稅服務到位,政策執行高效便捷。如湖南省大力推廣“非接觸式”辦稅。疫情期間新啓用“非接觸式”辦稅自助終端430臺。與去年同期相比,進納稅服務廳辦稅人數及業務量大幅下降,下降率最高達77%。重慶市壓減工序、縮短戰線、提高速度,啓用“點即報”系統,在增值稅納稅申報系統中內嵌“點即報”功能,申報表系統預填、數據自動分類、稅款自動計算、紅利自動享受,納稅人進入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申報界面後,覈對數據點擊“確認申報”即可,全程只需不到2分鐘,節約80%以上辦稅時間。該系統上半年在全國推廣。實現“全程電子退庫”單筆退稅最快當天到賬。所有退稅業務進入受理環節後,資料傳遞電子化,各審覈環節自動覈查退稅疑點,退稅業務平均辦理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快於稅務總局8個工作日的時間要求,較以往壓減超過50%。

稅費監管到位,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如湖南省嚴格推行收費基金目錄清單“一張網”,清理規範收費基金項目。建立財政審計協同聯動機制,各級財政、審計、紀檢部門將減稅降費列入今年重點監督內容。重慶市建立“兩級六方”一體式督導一股繩聚力落實機制。市紀檢監察、財政、稅務、審計和財政部重慶監管局、審計署重慶特派辦,聯動強化減稅降費監管工作,信息共享、辦法共研、問題共解。同時,重慶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統籌抓減稅降費與改進執收方式、組織稅費收入,除了在網上公開減稅降費政策和收費目錄,公開化的同時推進便民化,實施稅費繳納簡化辦、網上辦、自助辦、預約辦“四辦”服務,不斷改進營商環境。

(原載於《中國財政》2020年第18期)

來源:“中國財政”微信公衆號

記者:張蕊、梁冬妮

編輯:唐志勇、張晴

一審:李楊超、尹志偉二審:宋高勝

三審:劉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