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問,唐高祖李淵在起兵反隋時,是否和突厥合作過?李淵爲獲得突厥的支持,是否做過喪權辱國的事?史書上對李淵在起兵之初,和突厥的聯繫有部分相關記載,本文就簡單敘述一下這個事。

李淵起兵之前,並沒有和突厥正式合作,他也絕對不敢引入突厥兵來幫助他打天下,那樣的話,他的名聲就臭了,何況,李淵要是真引入大量突厥兵幫助自己奪取關中,成功後人家還走不走就不好說了。

但李淵卻在名義上對突厥稱過臣,用表面上的臣服和鉅額財富換取突厥對他反隋行動的不干涉,關於李淵對突厥稱臣的歷史記載並不多,至少唐朝時的史書對此都加以遮掩。

《貞觀政要》中,有引唐太宗李世民之語:“往者國家草創,突厥強梁,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稱臣於頡利,朕未嘗不痛心疾首”,這段話證明李淵確實有對突厥稱臣之舉。

《資治通鑑》中也記載有李淵起兵反隋時曾“改易旗幟,雜用絳白,以示突厥”,爲了讓自己對突厥稱臣的事不被別的諸侯知道,不明着來,只是把旗幟改一改,用來忽悠突厥,連李淵自己都說這是“掩耳盜鐘”

當然,李淵肯定不是真心對突厥稱臣,他想要成爲中原王朝的主人,就必須要以突厥爲大敵,所以,在起兵之初對突厥的妥協,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然逼於時事,不得不爾”。那麼,李淵在起兵之初及統一天下之前,爲何要對突厥妥協忍讓?

第一:爲了獲得戰馬,以便儘快搶佔關中

在隋唐時期,騎兵就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兵種,要想在戰爭中獲得優勢,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是必不可少的,李淵要起兵,當然需要考慮建立騎兵軍團。

且李淵是在隋煬帝大業十三年七月才正式起兵反隋,此時已經羣雄並起,李淵要爭奪大勢,就要儘快攻進關中,佔據隋朝的國都大興,在政治上搶佔先手,而要想盡快做到這一切,就需要騎兵來提高進攻速度。

但李淵從大業十一年調任山西河東慰撫大使開始,到太原起兵,一共也就兩年的時間,即使這兩年全部在籌備反隋,也無法收集到更多的戰馬,當他準備起兵時,幾個著名的產馬地早已落入其他諸侯之手,而且,這些諸侯大多都是突厥在背後支持。

因此,李淵在太原起兵之初就和突厥勾三搭四,其中有一個主要目的就是爲了獲得戰馬。《資治通鑑》中記載,李淵在劉文靜的建議下去和突厥結盟,突厥的始畢可汗不但同意,還表示要派兵相助:“苟唐公自爲天子,我當不避盛暑,以兵馬助之”

可李淵哪敢接受突厥騎兵來幫忙,他的目的只是戰馬而已,劉文靜也直言:“胡兵非所須,而馬不可失”。在《新唐書》中也有相關記載:“高祖起太原,遣府司馬劉文靜往聘,與連和,始畢使特勒康稍利獻馬二千、兵五百來會”

這些記載都可以證明,李淵在太原起兵之前和突厥眉來眼去的目的之一就是爲了戰馬,至於突厥還派來五百人?那是監督李淵的,等到李淵拿下關中後,他們要監督李淵把承諾給突厥可汗的財物拿出來,並護送回去。

第二:向突厥稱臣,是爲了防止突厥在背後插刀子

李淵從太原起兵時,直到佔領隋都大興,名義上擁有整個河東和關中,其實並不是如此,在太原以北的馬邑有劉武周,大興以北的關中也有榆林郭子和、朔方梁師都等更早一些起兵反隋的諸侯,這些轄地和突厥接壤的諸侯們大多都對突厥稱臣。

劉武周被突厥任命爲“定楊可汗”,梁師都被突厥任命爲“大度毗伽可汗”,郭子和也被任命爲“屋利設”,他們的轄地和李淵接壤,李淵要想無顧忌的征討中原和南方,就不能讓他們在背後搗亂,而這些諸侯全是聽突厥的。

爲此,李淵在戰略重心偏南時,只能暫時以稱臣來換取突厥影響下的劉武周、郭子和、梁師都等諸侯們不對自己發動進攻,不管能爭取多長時間都行,暫時的稱臣和送出去的大量財富都是爲了獲得更多的時間,避免提前和突厥發生衝突。

甚至在和薛舉爭奪隴西之地時,李淵都還一度用割地的方式換取新上任的突厥頡利可汗放棄支持薛舉,《新唐書》中記載:“頡利始爲莫賀咄設,牙直五原北。薛舉陷平涼,與連和,帝患之,遣光祿卿宇文歆賂頡利,使與舉絕;隋五原太守張長遜以所部五城附虜,歆並說還五原地。皆見聽,且發兵舉長遜所部會秦王軍。太子建成議廢豐州,並割榆中地。於是處羅子鬱射設以所部萬帳入處河南,以靈州爲塞”

綜上所述,唐高祖李淵在太原起兵前後,直至唐朝掃平諸侯,完成統一之前,不得不對突厥妥協和稱臣,戰術上之目的是爲了獲得戰馬,戰略上之目的就是爲了麻痹突厥,防止突厥利用控制的北方諸侯們跟唐朝搗亂,或者突厥親自上陣來搶掠。

李淵對突厥稱臣且割地,可以說他是喪權辱國,可在唐朝未能完成統一前,李淵也確實無力和突厥爭鋒,這在當時也是一種普遍現象。在隋末,位於北方邊界,領地和突厥接壤的反王們大多都這麼幹,沒辦法,中原王朝內部戰亂時,各地諸侯都無法單獨抗衡突厥這個龐然大物。

李淵的運氣不錯,他在太原起兵且對突厥稱臣時,突厥主政的是始畢可汗,他對於突厥全力入主中原的決心沒那麼大,採取的是扶持反隋的諸侯們各自爲戰的策略,並沒有借隋末亂世大舉進攻中原,給了李淵從容佈局和統一全國的機會。

武德三年,頡利可汗成爲突厥新的統治者,這位雄心勃勃的可汗纔是匹真正對中原花花江山垂涎三尺的狼,自唐朝武德四年起,頡利可汗就不斷派遣突厥騎兵南下攻唐,好在,這時的唐朝已經基本完成了統一,可以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對付突厥身上,得以把戰線始終控制在北方。

由此可見,李淵在太原起兵之時向突厥稱臣納貢,雖然名義上不怎麼好聽,可到底爲唐朝爭取了足足四年多的時間,這四年時間裏,唐軍可以不用面對強大的突厥騎兵,專心掃蕩中原羣雄,這也算是“攘外並先安內”的真實運用。

而完成內部整合的唐朝,就不是突厥能覬覦的了,貞觀三年,唐太宗李世民出兵六路攻打東突厥,貞觀四年,李靖所部活捉頡利可汗並押解到長安囚禁,東突厥滅亡。貞觀八年,曾經對突厥稱臣的李淵在酒宴上“命突厥頡利可汗起舞”,笑言:“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

雖然是由唐太宗李世民完成對突厥的絕殺,可給唐朝爭取統一時間,繼而能全力應對突厥威脅的,始終依靠的是唐高祖李淵在太原起兵初期,對突厥的忍辱負重。

參考資料:《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貞觀政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