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甘肅慶陽市合水縣棗窪村的鄉間小路,記者一行來到當地致富帶頭人馬順利的新家。戶門前停放着一輛嶄新的白色小轎車,高高的院落白牆紅瓦,乾淨得讓人眼前一亮。屋子一側的田野裏,一棵棵蘋果樹像一把把綠色大傘整齊佇立在田間,沉甸甸的套袋蘋果擠滿枝頭。

“新房蓋好以後我還要蓋一排羊舍。”見到記者正在欣賞自己的新家,馬順利樂呵呵地說。

54歲的馬順利原本家境貧寒,妻子患有腿疾,母親雙目失明,全家就靠他一個勞動力種地養活。

“剛開始爲了省錢,承包了山地搞蘋果種植。由於氣候乾旱,技術也跟不上,蘋果缺乏水分,喫起來澀澀的,種出來的蘋果賣不動,還虧了很多錢,家裏僅剩的兩頭牛娃子也給人抵債了。”回憶起當初種植蘋果的經歷,馬順利唏噓不已。喫了沒有技術的虧,加上父母看病欠下的債,讓這個硬漢子一度對生活失去了信心。

2015年,馬順孝被村委會認定爲精準扶貧戶。隨後,幫扶幹部多次上門瞭解分析致貧原因,對症下藥,動員他參加全市果樹生產栽培、病蟲害防治培訓班。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培訓,馬順利的視野開闊了,觀念也改變了。他從被動參加技能培訓,到主動自掏腰包到外省學習蘋果矮砧栽培技術,從一個默默無聞靠天喫飯的莊稼漢,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矮化密集果樹種植技術牽頭人。

技術有了,但是蘋果種植兩年開花,3年結果,耗時長,投資大。面對資金缺口,家裏本就不寬裕的馬順利犯了難。

緊要關頭,在人行慶陽市中支駐村幹部張德剛的積極對接下,農行合水縣支行行長門維濤下鄉調研。經過調查評估,農行合水縣支行爲馬順利發放30萬元經營性貸款,助其渡過難關。

有了資金的馬順利,把原先半山上的果樹移栽到川臺地上,改進了技術,擴大了規模,實現了扭虧爲盈。行情最好的時候1畝果園收入上萬元,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村裏的人開始跟着老馬種起了蘋果。

“今天的好光景,以前咋敢想呢?”正說着,馬順利電話響了起來。“馬師傅,今天有時間嗎?我準備剪枝哩,能來地裏給我指導一下嗎?”原來是棗窪村的徐家福邀請他指導苗木定杆和側芽萌發保留的問題。

“能行!”馬順利爽快答應。

2018年,馬順利被慶陽市扶貧辦聘爲全市蘋果種植技術高級指導員,先後赴省內外11個地市分享蘋果栽植經驗。“以前沒有一技之長,缺乏致富門路,現在技能和項目都有了,下一步我要好好學金融哩。”馬順利笑呵呵地說。

如今,缺資金,有銀行的信貸支持,缺技術,有馬順利的服務,短短几年時間,棗窪村的果樹由幾畝增加到700多畝,年產出蘋果400餘噸,年銷售收入570萬元,蘋果產業收入佔到當地農戶家庭總收入的50%以上,許多農戶也因此摘掉了“窮帽子”,大步邁上了“小康路”。

對馬順利的支持,只是銀行信貸幫扶蘋果產業發展的其中一個縮影。近年來,在人行合水縣支行的引導推動下,全縣金融機構積極作爲,開展針對性金融服務,支持蘋果產業發展。農行合水縣支行將農戶貸款權限下放到基層營業網點,提高涉農貸款投放的精準度。蘭州銀行合水支行派駐專員駐村開展扶貧授信工作,方便農戶辦理貸款業務。郵儲銀行合水支行開展一對一包戶服務,提高農戶貸款融資效率。合水縣農信聯社推出“果業通”專屬信貸產品,較普通農戶貸款讓利0.43個百分點。2015年以來,全縣涉農金融機構平均每年投放涉農資金達26.33億元,扶貧工作開展以來,累計發放158億元涉農貸款,實現了對合水縣蘋果產業上下游的種植、收儲、加工、包裝、流通全產業鏈的資金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