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比较火的剧当属《以家人之名》,该剧开播以来频频上热搜,想不看都难。该剧主打温情治愈,看哭了一大批网友,剧里三兄妹是一个互相治愈的存在。

正如网友所阐述的,凌霄在乎李尖尖是因为李尖尖给他温暖和安全感,这对从小在父母吵架,过得不幸福的凌霄来说,是生命中唯一的光,在黑暗中的人怎么可能不想抓紧光。

也许你会觉得他不该让李尖尖离贺子秋远一点,可我觉得他只是怕再次被抛弃,怕唯一的光走掉,他把所有都压在了李尖尖身上,没有李尖尖他会不幸福,他想幸福一点而已。他现在只是病了,而治愈他的只有李尖尖,病好了,他不会这样的。

贺子秋也是从小被抛弃,什么也不说的人,他的痛苦一点也不比凌霄少,李尖尖也同样是温暖了贺子秋的童年,但能清晰的看出贺子秋对李尖尖只是亲情,那种疼到骨子里的亲情。而他可能没看明白自己的心,他也怕被丢弃,怕李尖尖不要他,其实他也很脆弱,只是那个除了李尖尖的救赎还没有来,会来的,贺子秋也会好的!

而照亮了两位哥哥内心的李尖尖,同样因为从小缺乏母爱,也需要哥哥的爱来治愈。

在我看来,《以家人之名》的主线,一直都是自我救赎和治愈,与爱情有关,也可以跳出爱情来看。李尖尖的好爸爸,凌霄的父亲缺失,母亲掠夺,贺子秋的亲情剥离,齐明月的母强父弱,唐灿父母的望女成凤,不停提出要求...这些都足够让观众去反思家庭了。

而在这些亲情线里,要论最令观众心疼的当属贺子秋了!心疼到频上热搜,心疼到被光明日报点名。

引发全网心疼的贺子秋,也引起了主流媒体光明日报的关注,为此发布了一篇【全网心疼!贺子秋到底是不是“李家儿子”?】来探讨贺子秋的身世。

从送养-领养-抛弃-认亲,全方面“盘”贺子秋与抛弃他领养他认他的那些人的关系,从人情与法律双层面来剖析,让网友直呼既看电视剧又学知识。

不过,贺子秋的身世与经历之所以能引发全网心疼,让观众共情,这离不开演员张新成对这角色的演绎。正如光明日报所称赞的:

《以家人之名》开播以来,贺子秋的成长轨迹及心理变化牵动着众多观众的心。大家气愤的,是作为母亲的贺梅的不辞而别;大家心疼的,是子秋自小超乎常人的懂事和自觉;大家触动的,是李海潮这位本与这对苦命母子毫无关系的“外人”所坚守的责任与善良。

这次,张新成又赢了,不论是从热度还是从演技来看,张新成都赢了。主要有两大关键因素:

1.角色的经历和遭遇或多或少让人代入感;

贺子秋的身世是最惨的,亲爹知道他母亲怀他的时候,要去打掉他,从小就没养过他;亲妈在他小时候把他扔给了外婆家,自此之后再也没看过他;他外婆对他也不好,也不让他上学;他二姨动不动就提醒贺子秋你是被李海潮领养的。

2.张新成表演痕迹确实小,有真实感。

这个男孩子太会演了,一双眼睛满满是戏,他的红眼眶一下把我带进去了,满满都演出贺子秋的懂事,可怜,让人心疼坏了。

能让观众共情太关键了!

张新成演技最惊艳人的地方不仅是他的哭戏,爆发力,还有他对角色处理的一些细节揣摩。

小哥在对李尖尖唠叨的时候,神态语气都特别像李爸,不知道是导演还是张新成自己的巧思,这种小细节真的很打动我,也让这个角色更加立体,有可信度了。

共情真的很重要,好的演技会让人有代入感。不需要说服自己去代入,而是自然而然的被其中的情绪影响,这是好的演技给我的感受。

因为其实编剧笔下的贺子秋其实真的是很单薄的,就像他自己说的一样:“是很模糊的,你没办法说出他到底是哪一类人。”

贺子秋的很多行为本身其实就算套上了性格和经历的枷锁,也难以让人理解。

而张新成妙就妙在,他不是把贺子秋这个人物的经历跟我们共情了,而是把他的每一种情绪跟我们共情了,让我们都能把他的情绪与自己在某个场景下相同的情绪联系到一起,自然而然被他代入到了规定的情景之中。

一旦观众被贺子秋的情绪所感染,就会为贺子秋的行为找千般万般的理由,他这个人物自然也就合理化了。

(图片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