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红”的常宝堃自幼跟随父亲常连安学变古彩戏法,9岁正式改行说相声并与父亲一同拜师张寿臣。寿爷不仅开山门收下一位爱徒,还替恩师焦德海传道收了一位带拉师弟。出师后的常宝堃几乎没经历过“闯蔓”的艰辛,在天津相声界一炮而红,其天资和勤奋足以令同行刮目相看。

最初登台常宝堃和父亲一档,由常连安为儿子捧哏。父子档使小孩儿哏的段子尤为火爆,像《六口人》《父子词》《小孩语》还在百代、高亭灌制了多张黑胶唱片,而此时的常宝堃不过十三四岁。高凤山先生曾在回忆录提到:当时听说跟我年纪相仿的小蘑菇已经灌制黑胶唱片了,可自己还默默无闻,于是便发誓要到天津和小蘑菇一较高下。后来在“假想敌”的激励下,1935年冬天14岁的高凤山只身前往天津闯码头,随后逐渐在走红响蔓。可能小蘑菇本人都没想到,他的影响力竟能把远在北京的高凤山逼成了一代快板宗师。

常连安、小蘑菇这对父子搭档在天津相声界着实火了多年。一晃小蘑菇长到了15岁,父子合作也有五六年的光景。有一天,父子同台使的是《家堂令》,这段也是沾伦理的小孩哏的活。可常连安捧哏时用余光往台下一扫,就感觉今天的效果不如往常那么火爆了,零零散散还有几位观众交头接耳地议论着。回到后台老常爷赶紧问大伙,“刚我和宝堃使的这块活有毛病吗?”众人皆摇头。最后还是把兄弟张寿臣一语道破玄机,“现在宝堃长大了,你们爷俩在台上还这么闹玩笑,观之不雅啊”。

确实如此,此时的小蘑菇已经不再是当年七八岁的顽童,在台上占父亲个便宜,大家会觉得小孩儿机灵可爱。但现在的他都成了半大小子,观众也都清楚捧逗二人是父子关系,再使这类活观众听着也别扭。最终,老常爷下定决心——裂穴。不再给儿子捧哏,重新物色个新搭档。在同行的提醒下,常连安想到了自己把兄弟赵希贤的儿子赵佩茹。而他比小蘑菇足足年长8岁,单从“小灵童”的艺名不难看出,赵佩茹也是学艺早、成名早的娃娃红。

赵佩茹师承焦少海,出师后一直专工逗哏,与他合作的捧哏搭档正是大名鼎鼎的李寿增。在和小蘑菇搭伙之前,赵佩茹凭借纯熟的表演技艺早已展露锋芒。他和小蘑菇虽说不是一师之徒,但门户关系上的确很近。赵佩茹的干爹和小蘑菇的师父都是张寿臣,而两人的父亲又是把兄弟关系。在常连安的盛情邀请下,23岁的赵佩茹和15岁的常宝堃正式结成了搭档。随后,二人在相声界的声望是水涨船高,且势不可挡。

赵佩茹也是从那时开始,由逗哏改为了捧哏,辅佐小蘑菇登上了表演艺术的巅峰。直到1951年常宝堃牺牲在了朝鲜战场,常赵档的黄金时代才宣告落幕。转年赵佩茹改说单口,期间偶尔和常连安搭档说对口相声,都是赵佩茹逗哏。后来又与老搭档李寿增合作多年,并留下了《不离婚》《百分迷》等创编相声。

相声界搭档裂穴的例子屡见不鲜,但大多令人遗憾唏嘘。细想起来唯独当年这对父子的裂穴可称功德无量。也正是当年老常爷的慧眼识珠,促成了常宝堃、赵佩茹这对永载相声史册的杰出火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