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寒梅 包绍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9月1日上午,记者在南溪街道莲花村二组看到,一块块稻田四周围起了纱帐,数量众多的黑斑蛙在里面蹦来跳去,阵阵蛙声在稻田里此起彼伏。

这片35亩的黑斑蛙养殖基地是南溪街道莲花村二组村民刘涛和他家人们用心血和汗水一点点“浇灌”起来的,也承载了他们所有的希望。

生态养殖,提高效益。“我们采用“稻-鳅-蛙”套养模式养殖黑斑蛙,充分利用稻田资源进行纵向养殖形成水稻,青蛙,泥鳅的一体化循环养殖,对整个农业来说都是一个很健康的发展模式。”刘涛告诉记者。

据刘涛介绍,黑斑蛙营养价值丰富,味道鲜美,一般每只1-2两,亩产2000斤左右,今年预计产值能达到90余万元。

黑斑蛙养殖不仅能将土地资源最大利益化,同时也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户的收入。

60多岁的熊宗文是莲花村二组的村民,像往常一样,他一早就来到基地里,开始喂养稻田中的黑斑蛙。“能在家门口务工,很方便,活路也不是很累,也能有一个不错的收入。”莲花村二组村民熊宗文告诉记者。

据刘涛介绍,基地需要的长期劳动力4-5个,临时劳动力每月10-20个不等,每人每月能够增加收入1000-2000元。

对于未来,刘涛充满了希望。“明年我们的产量可提高到3000--3500斤,效益也会不断提高。下一步,我们我们将扩大规模带领更多的村民一起发家致富。”刘涛告诉记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