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基本控制,但全球態勢依然嚴峻,一直面臨境外輸入的威脅,阻止新冠病毒蔓延的唯一方法是儘快研發出有效的疫苗並廣泛接種,在全球範圍內,各個國家的生物醫藥領域專家團隊都在日夜不停地抓緊疫苗研發的腳步。

自新冠爆發以來,兆信股份作爲防僞追溯行業一員,非常關心疫苗的研發情況,以及疫苗後續的追溯問題。

那麼,國產的新冠病毒到底進展到什麼程度了?

什麼時候能夠買到用上?

價格怎麼樣?

是否能夠溯源?

在疫苗研發賽道上,美國數量最多,中國跑的最快。走入Ⅲ期臨牀試驗階段的4支疫苗中有3支來自中國。

據媒體報道,8月13日,國際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聯合研製的新冠滅活疫苗一二期臨牀試驗結果,表明該疫苗能產生有效誘導產生中和抗體,中和抗體水平也與其他疫苗研究報道的水平相當,證實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近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通過了國家相關部門組織的生物安全聯合檢查,具備了使用條件,爲新冠疫苗上市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敬楨透露,國際臨牀三期試驗結束後,滅活疫苗就可以進入審批環節, 預計今年12月底就能上市

不久前,2020版《藥物臨牀試驗質量管理規範》(簡稱:GCP)正式開始施行。新版GCP鼓勵創新,要求臨牀試驗機構的信息化系統應通過可靠的系統驗證,保證試驗數據的完整、準確、可靠,從源頭上保證新藥的質量可控。

一款新藥的上市,需要經歷臨牀前研究、臨牀試驗、新藥註冊申請審批等諸多環節。其中,隨機雙盲臨牀試驗的結果尤爲重要,它將受試者隨機分爲試驗組和對照組,病人和醫生雙方都不知道具體分組,以免人爲因素對臨牀試驗過程和新藥療效和安全性的評價造成主觀引導。

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於不可避免的人爲因素,經常會出現在相關環節盲底提前泄露,而人工編盲還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時間成本。這些都是擺在藥企和監管方面前的痛點。

爲此,引入追溯系統成爲迫切需求。

據瞭解,近期我國科研團隊在科技部立項“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方案中,就已引入了“碼上放心”追溯系統,首次實現臨牀試驗用藥物的全鏈路追溯,有效保證試驗結果完整性、加速臨牀試驗進度,從而使“碼上放心”成爲臨牀試驗用藥的編盲管理和全程追溯中的一項必備數字化創新工具

兆信股份作爲溯源行業引領者,將不遺餘力配合醫藥企業和社會完成疫苗的防僞溯源工作。

此次我國在新冠藥物臨牀試驗中首次試水的疫苗追溯技術,適應新版GCP的相關要求,採用“一物一碼”機制,實現臨牀試驗用藥從生產、配送到使用各環節的全程流向和溫度追溯,確保臨牀試 驗用藥 來源可查、去向可追,並且能夠通過掃追溯碼對臨牀試驗用藥進行精準的接收、發放、銷燬、回收管理,真實、客觀記錄臨牀試驗用藥的使用情況。

疫苗是戰勝新冠病毒的終極武器,中國的疫苗研發取得關鍵進展,新冠疫苗安全接種,關係到人民羣衆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與病毒搶時間、拼速度需要各方攜手並進,共同努力。

下一步,疫苗研發成功投入市場後,如何有序、安全、及時、可追溯地實現接種,共創常態化疫情下的“物聯網新冠疫苗接種新生態”成爲新的研究課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