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在人們的印象中,自動駕駛汽車還是未來的“黑科技”,而如今主流車企上市的新車型如若不搭載自動駕駛系統,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自動駕駛的時代似乎已經到來。

不過要知道當前車輛銷售宣傳中所出現的自動駕駛,可能會與你想象中能解放雙手,完全依靠車輛自主操控的駕駛方式大有不同。

實際上,按照車輛的智能程度,自動駕駛也被分爲了好幾個等級。根據業內最被廣泛認可的自動駕駛分級標準——SAE J3016(SAE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是世界航空航天、汽車和商用車輛行業相關標準的主要制訂者),該標準將車輛的自動駕駛等級從L0到L5分爲了6個等級。L0是傳統的人類駕駛,L1-L2加入輔助駕駛功能,比如車道偏離警告、自適應巡航等。L3-L4是在有限條件下自動駕駛車輛,比如交通擁堵情況下的自動駕駛,或是城市中的自動駕駛出租車。L5是自動駕駛的終極目標,是可以在任何條件下自動駕駛車輛。

現在市場中絕大多數的宣稱能實現“L2.X”自動駕駛功能的,都是L2級別,即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駕駛員仍需主導車輛行駛,只有在特定情況下,如自動緊急制動、跟車、泊車,駕駛員雙手可暫時的離開方向盤,且駕駛人要爲車輛最後的行駛行爲承擔責任。

今年3月,工信部出臺了《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國家標準,並計劃在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與SAE制定標準類似,都是將自動駕駛的等級定位從L0到L5六個等級。

我國自動駕駛分級標準中對於L3的定義,也與SAE一樣,將其定義爲限定條件下的自動駕駛,即在自動駕駛系統所規定的運行條件下,車輛本身就能完成轉向和加減速,以及路況探測和反應的任務;一些條件下,司機可以將駕駛權完全交由自動駕駛車輛,但在必要時需要進行接管。

也就是說,在L3級自動駕駛狀態下,司機不用在時刻監管車輛,可以分心地遊戲、工作甚至是閉目養神,但要在“必要”時能夠隨時接管駕駛任務。而且到L3級車輛一旦在自動駕駛過程中出現事故,車廠們就不能利用“輔助駕駛”來爲自己開脫責任了,所以說在L3級別以上才稱得上是真正的自動駕駛。

作爲世界汽車產銷第一大國,我國在汽車智能化的發展方面一直不遺餘力,當前汽車市場中已有大批車輛達到L2級別,而已有和在研標準大多針對L0、L1級功能,L2級及以上標準較少,缺乏指導和規範,同時在法律法規方面也存監管盲區。這就是爲什麼近來從市場中可以看到,不少廠商在宣傳智能駕駛方面的論調五花八門。

在之前的第三屆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檢測與認證技術國際論壇上,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SAE International)與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CATARC)雙方聯合推出了CL2級中國首個智能駕駛等級認證規則,從安全保障措施、系統功能表現和碰撞避免能力三個方面,對包括行車功能和泊車功能在內的L2級智能駕駛功能的安全性和舒適性進行了綜合評價,對降低防止用戶錯誤理解和利用系統能力,以及廠商規範化宣傳及明確系統研發方向提供了有效幫助。

今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等11部委聯合印發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提出,2020年新車駕駛輔助(2級)搭載率達到30%,2025年達到80%。該認證的出現被認爲是規範智能駕駛產業發展,助力智能駕駛系統普及的重要力量,目前已有3家企業的3款車型通過該認證,並且在年底前還會有新一批車型通過CL2級認證。

在“新基建”發展戰略的加持下,2級功能作爲高等級自動駕駛的基礎,將長期存在,並不斷進化。SAE接下來還會進一步對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網絡安全等自動駕駛相關的關鍵部分產品和系統進行分級認證,併爲L3級及以上的智能駕駛等級認證做好基礎準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