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外网9月3日报道,近日人民币涨势迅猛,而美元却在快速贬值。

人民币在世界储备和世界经贸中的表现日益突出。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已经升到一年中的高位。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全球储备中,人民币占比也从2016年的1%上升到目前的约2%。

近一个月来。人民币表现耀眼。当地时间9月1日,在岸人民币达到了近16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对美元报6.8239。离岸人民币汇率为6.8236,为2019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专家对此解读到3个原因:

第一,美元和人民币呈反比。自2020年5月,美元指数走低,最近甚至跌破到92,为近2年来的最低点。这主要是受疫情影响。

第二,中国抗疫工作完成度相当高,经济复苏速度领先全球。甚至在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做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这给了人民币一个巨大支持。

第三, 人民币资产走俏。中国对全球经济的投入度逐渐加大,中国的经济前景受各国的投资者青睐,因此外国资本不断涌入中国市场,这给人民币升值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此背景下,莫斯科早已带领一众兄弟出手"去美元化"。2019年在俄罗斯与金砖国家(巴西、印度、中国、俄罗斯、南非)的结算中,美元所占比例从73%降至49%。

不得不提的是,美元在莫斯科与中国贸易结算中所占的份额也急剧下降:从2018年的74%降至2019年的51%。2019年间,中俄两国贸易结算中,人民币占比则从12%增加到了16%。

值得注意的是,中俄两国共同向美元"亮剑"。根据俄财政部最新数据,俄财政部将该国储备中人民币的份额大幅扩大,从2018年的2%增至2019年的14%以上。美元则从30%降至9.7%。

因此2020年1月至3月末,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贸易结算中,美元所占比例首次降至50%以下。在过去的五年中,美元在这些贸易结算中所占的份额从90%下降到46%。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重要性并不是决定一种货币能否稳定的唯一决定性因素,技术的斗争也是关键。毕竟数字话语权与军事和地缘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此方面,中国始终稳步前行。

文/咕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