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最近很受歡迎,有兩個關鍵詞:十三太保(省城)、散裝,“散裝江蘇”的詞幹讓很多人笑了,但與此同時,很多人不明白,與江蘇相鄰的浙江爲何不散裝?這與這兩個省的地理和歷史有很大關係。

江蘇省最近很受歡迎,有兩個關鍵詞:十三太保(省城)、散裝,“散裝江蘇”的詞幹讓很多人笑了,但與此同時,很多人不明白,與江蘇相鄰的浙江爲何不散裝?這與這兩個省的地理和歷史有很大關係。

江蘇是中國南北少數幾個省份之一,如果僅從地理上看,江蘇分爲三個部分,長江以南爲江蘇南部,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爲江蘇中部,淮河以北爲江蘇北部,另一種觀點認爲,長江以南是江蘇南部,長江以北是江蘇北部(江北)。

許多省份只有一種文化,而江蘇有許多,一般來說,江蘇至少有兩種文化,即江南文化和中原文化,江南以南的南京、鎮江、蘇州、無錫、常州,長江以北的揚州、南通屬於南方文化,南方文化又分爲江淮文化和吳文化,吳文化包括蘇州、無錫等城市,南京和揚州應該屬於江淮文化,徐州位於江蘇省西北部,隸屬於江蘇省,徐州是典型的北方城市,它的性情豪放,裏面裝滿了金子和鐵,它像老虎一樣吞下數千英里,徐州的性情與蕭橋、水水族的蘇州是完全不相容的。

基本上,江蘇省轄下的13個市各自爲戰,彼此不服氣,不要說省城不服氣,縣裏對城市不滿意,鎮上對縣城不滿意,村裏對鎮不滿意,由於地理原因,只要南北對峙,淮北(不指安徽省淮北市,本文僅指江蘇省淮河以北地區)基本上受北朝控制,如三國魏、後趙、錢琴、北魏,五代,金朝,南北朝時期往往以淮河爲分界線,淮北與北方無論是在行政、經濟還是文化上都有着更多的聯繫,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南京後,爲了建立南京的防禦體系,淮北併入直隸(明朝遷都北京後稱爲南直隸),此後,徐州等地一直與南京、蘇州等江南城市處於同一行政區劃內,並一直沿用至今。

浙江的情況與江蘇不同,地理上,浙江相對封閉,在浙江省與江蘇省的北部邊界,西部有山脈,中部有太湖,東部有運河和許多湖泊,浙皖西部的邊界基本上是多山的,比如著名的天目山,浙江、江西和福建的邊界是多山的,在古代,交通不方便的時候,地形相對容易防禦,但是,也會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地區的交流比較固定,語言和風俗習慣也比較接近,當我們看江蘇的語言,徐州人不應該說他們聽不懂蘇州話,即使是離徐州最近的宿遷方言也可能聽不懂。

早在春秋時期,浙江基本上就是越國的統治區,州府是會稽,即浙江省紹興市,西漢、東漢時期,浙江全境屬揚州會稽縣,直到三國時期,由於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浙南纔出現了一個沿海縣,縣的數量逐漸增多,但即便如此,在大多數情況下,浙江省的地區仍然屬於同一個行政區劃,例如,南齊時期的揚州,除江蘇的南京、上海外,均位於浙江省,五代十國時期,浙江真正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行政區劃,錢流建立的吳越國,現在主要覆蓋浙江全省,以及蘇州、上海,宋代也是如此,且不說明清時期,浙江省的管轄權與現在的浙江省幾乎相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