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3日電(鄂智超)9月1日,“行走自貿區”天津自貿試驗區雲座談在線上舉行。天津作爲國內最早開展平行進口汽車貿易的地區,在近兩年來優勢凸顯。天津自貿試驗區天津機場片區工作局局長何江表示,機場片區不僅在平行進口汽車貿易上佔據領先,在保稅維修再製造等領域也開展了更多嘗試,成效顯著。

何江介紹,天津機場片區起源於天津港保稅區,自1991年建區開始,平行進口汽車業務就是其重點之一。相對於由汽車“主機廠”引入國內的“中規車”,平行進口汽車以C端客戶需求爲起點,通過代理商或經銷商向國外企業訂購車型。目前,天津港的平行進口汽車以來自北美、中東等地區爲主,其中中東車型數量較大。

何江表示,自貿區機場片區經過多年的與完善,已形成從國外汽車採購、汽車進口報關報檢、汽車維修,汽修整備,以及售後服務、金融等方面的完善產業鏈條體系,規模在全國範圍內領先。“在天津港,平行進口車的報關更快,報價中心也更加規範。目前,機場片區每年平行進口汽車數量佔全國總量的40%以上。”

據悉,每年我國平行進口汽車的數量約在8.8萬輛左右。何江認爲,目前平行進口汽車的體量相較於“中規”進口汽車還較少。他認爲,可以利用天津特有的口岸功能,發展轉手貿易,並與金融、供應商體系相結合,拓展並做好二手車出口業務,走出一條特色發展之路。

何江還介紹,在保稅維修方面,機場片區也嘗試了新思路。“2018年,天津自貿實驗區機場片區通過多方面的舉措,爲航空企業開展保稅維修、再製造創造了更好條件。”他舉例,在疫情期間,在境外進行的客機改貨機業務無法保證順利進行,因而轉向了在片區內進行,同時成本與國際持平,形成了一定競爭力。

“不僅是飛機的保稅維修,目前,片區已經有新港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中州工貿公司兩家輪船維修企業開展業務。”何江認爲,保稅維修和再製造業務對產業的支撐非常重要,而隨着中國的經濟的發展,延伸、做大產業鏈的關鍵時間點已經到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