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澳洲的高校,可以說是酸甜苦辣都嚐遍了。

先是由於疫情的影響,學校的經濟受到了嚴重的打擊,澳洲各高校可以說是喫盡了苦頭。

不過好在從最近的高校排名來看,澳洲各高校的排名節節上升,酸甜參半。

但這酸酸甜甜的勁還沒有過去了,外媒就立馬曝出澳洲一所高校排名作假的新聞…

1.泰晤士世界排名出爐,多數澳高校進步

根據今年的《泰晤士世界排名》,今年澳洲的8所名校裏有5所大學躋身百強之列!

墨爾本大學排在32名,成爲全澳第一;澳國立大學和悉尼大學各退一名,分別排在49位和59位;昆大、莫納什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的提名均有上升,分別在66名、75名,和71名。

(圖片來源:ABC 中文)

在這裏,我們來了解一下《泰晤士大學排名》的排名參評標準:

教學(學習環境):25%研究(論文發表數量、收入和聲譽):30%引文(科研影響):30%國際展望(員工、學生和科研國際化):7.5%產業收入(知識轉化情況):7.5%

從這幾點可以看出,澳洲的高校近幾年的教學質量越來越高,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但是,高校排名如此快速的上升,自然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懷疑。

在經過一番調查後,四大會計事務所畢馬威(KPMG)果然發現:近期排名在不斷上升的墨爾本大學,還真的存在一些欺詐行爲…

2.墨大存在欺詐行爲,退出高管教育排名

最近外媒曝出了一個驚天大瓜:墨爾本大學商學院退出了一個享有聲望的國際排行榜,原因竟是該校一名教員不恰當地鼓勵學生對其課程評分的調查問卷打高分。

(圖片來源:The Age)

而這個國際排名系統,正是鼎鼎大名的,來自英國的《金融時報》的高管教育排行榜。

在這裏簡單介紹一下這個排名:英國《金融時報》的高管教育排行榜基於學生和企業的反饋,對全球最佳商學院的表現進行了評估。

雖然墨大商學院否認其試圖欺騙系統,稱其無意欺騙排名。但在被畢馬威的隨機審查後,還是宣佈退出《金融時報》的高管教育排行榜。

墨爾本商學院的一位發言人表示,學院決定退出排行榜的原因是希望“評分流程符合誠信標準”,並稱校方從未有過“作弊”的想法,先前發生的事件是員工的“錯誤判斷”。

“我們已通知了英國《金融時報》,並自願回答他們可能提出的任何問題。我們還通知英國《金融時報》,除非我們的流程符合我們自己的誠信標準,否則我們不會重新進入高管教育排名。”

同時,該名發言人還表示,目前鼓勵學生打高分的員工已經“受到紀律處分”。

在退出該排名之前,墨爾本商學院在世界排名第50名,開放課程的排名爲56名。

目前,有學者對“大學世界排名”的制度提出了批評,認爲這可能會導致高校花費更多的精力在“如何提高世界排名”上。

來自臥龍崗大學的社會科學名譽教授Brian Martin認爲,大學排名已經產生了“消極的結果”,應該取消。

Martin指出,一些大學會專門找那些發表過大量論文的學者,以提高自己的排名。但在高排名期刊上發表論文這件事對於學者來說,其實也是有壓力的。

不僅如此,他還稱,高校努力提高排名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吸引更多的國際學生。

“有國際學生就會有更多的經濟支持,同時國際學生也很注意學校的國際排名。想要各高校不玩這種‘排名遊戲’,真的很難。”

爲此,《The Age》一針見血的指出:大學排名就像“高額賭注”一樣,各院校都在爭奪有力位置,以去吸引本地和國際學生。

(圖片來源:The Age)

最後,

其實,這個現象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剛剛發佈大學世界排名不久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就曾表示,

包括八大的一些大學,澳洲的高校都在靠中國的留學生來提高學校的排名。

雖然這個“澳洲大學靠中國留學生提高排名”的說法有點極端,但並非全無道理。

如果爲了排名而去做一些小動作,那麼這個排名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希望這篇文章,能爲那些追求排名的高校和追求高校排名的學生家長敲警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