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種植歷史超2000年,新鮮的沒人喫,曬乾後成高檔菜,如今60元1斤

在農村裏有着醃製各種鹹菜和曬制乾菜的習俗,這一來是因爲過去可喫的蔬菜不多,而農民種植的蔬菜有不耐存儲,所以把它醃製或者是曬乾之後就能存儲很長一段時間。另外一方面,好些蔬菜醃製以後的口感會更佳。

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來介紹一種南方的獨特蔬菜,它在我國的種植歷史已經超2000年了,但是這種蔬菜很特別,新鮮的基本沒有人喫,而曬乾之後成爲了朝廷貢品,如今更是遠銷內外,市場上能賣到60元一斤的高價哦。

萵筍是很多人都認識的一種蔬菜,雖然這種蔬菜有點氣味,喫起來還有點苦,但是在農村依然有不少人種植它。而在南方還有一種蔬菜,長得和萵筍極其相似。如果不認識的人,是難以分辨它們的,而它就是貢菜。光是聽到名字,是不是感覺就很霸氣呢?

大家猜想的沒錯,這種蔬菜在古代的時候是朝廷貢品,因此就有了“貢菜”這個名字。貢菜在我國的種植已經有2200多年的歷史了,這種蔬菜長得和萵筍極其相似,就連生長習性也差不多,主要是在我國的南方種植,比如安徽、江蘇等地自古就種植貢菜了。

不過貢菜和萵筍還是有區別的,萵筍都是喫新鮮的,而貢菜則不一樣了,這種蔬菜新鮮的很少有人喫,一般都是把它製作成爲脫水乾菜來食用。因爲它的色澤鮮綠,質地爽口,喫起來味道還和海蜇一樣,在口裏還會發出清脆的響聲,因此又名“響菜”,亦稱之爲“山蜇菜”。目前產自我國邳州的響菜,不僅在國內名氣很大,而且還暢銷東南亞等國家。

每年到了秋季,貢菜就迎來了收穫的季節。不過農民在採收之後,並不是馬上把它拿到集市上去售賣,而是隻取它的梗,然後剝皮劈條曬製成乾菜。經過這樣處理之後的響菜,不僅口感更佳了,而且還更耐存儲,放上幾年也不會壞。可燒菜、燴湯、配製多種素菜,製作方法多樣,喫起來味道如同海蟄,而且還口感爽脆,獨具特色。

貢菜在古代的時候就是一種高端蔬菜,而近些年因爲種植貢菜的農民少了,再加上這種蔬菜種植之後加工需要不少的人工成本,同時貢菜的營養豐富,含有穀氨酸、維C、維D、鋅、鐵、鈣、硒等多種營養成分,對人體發育、抗衰老、防癌有一定食療功效。所以自古以來就一直被當成是宴席佳品,在清乾隆年間更是被乾隆皇帝稱爲“貢菜,從此以後就年年上供朝廷。

如今貢菜在市面上的售價也一直不低,一些品質好的貢菜能賣到60元左右一斤,並且長期是供不應求,很多人喫過之後都是讚不絕口。各位朋友們,你們喫過貢菜嗎?遇到了可不要錯過,哪怕再貴也要買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