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樓上3歲女童在家拍皮球,樓下阿姨攜20多歲兒子上樓溝通,要求樓上保持安靜。據樓上人家說:“在擺放皮球時,皮球再次滾落”。

這一次,樓下徹底怒了,再次上門就掄了拳頭。導致樓上人家多名成人受傷,3歲女童被嚇出癲癇。樓上男主人爲了自衛還手,也被關了進去。

現在樓下動手打人的,被拘留15天。但他辯稱:“我一進去,樓上那家人就把門反鎖了!”

樓上動手自衛的男主人,被拘留10天,辦案民警稱:“因爲他也動手打人了”。

對於這樣的情況,大部分網友認爲:需要理性溝通,不能出現暴力行爲。但同時對於噪音問題,有相同經歷的朋友都表示:這問題太難解決了。

因爲如果通過一、二次和平溝通,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也就不會演變到今時今日都進去喫牢飯的地步了。

我們能夠看到,問題的激化在於多次溝通,噪音問題仍得不到解決。

鄭州的這個“動手打全家”的事件,也是如此。

樓上女主人:“我們有兩個娃,家裏臥室已經加鋪了較厚的爬爬墊。把孩子的大部分玩具都搬走了,所有的拖鞋都換成了軟底拖鞋。但是樓下還是反映有聲音。有時候洗澡、抽馬桶等聲音,樓下都說會打擾到他們休息。而且樓下他們爲了報復,還用上了震樓器。現在我小女兒還被嚇出癲癇了”。

樓下鄭先生則表態道:“我們是有素質的人,不懂什麼是震樓器。”

多次溝通不成,大多會出現的應對方式有三種:

一、忍不下,只能“奮起”

一般鄰里之間,總是想要留點情面的。但如果長時間噪音問題一直存在,影響休息。那麼第一步就是請居委、物業牽頭調解。但效果可能一般。

這種結果,讓當事人看懂了,想要解決問題,只能靠自己。於是購買震樓器、高音喇叭,大家各顯神通。

但是隔音效果差的基本屬於老舊住房,震樓器屬於“傷人傷己”的行爲,還會連累其他鄰居一起聽噪音,喫灰。並且這種震動,對於房屋的安全也存在隱患。

購買高音喇叭,站在門前喊,讓四鄰八方都聽見。但是這種太累,遇到厚臉皮的,完全沒有效果。你喊得滿頭大汗,人家在裏面吹空調看電視,不以爲然。

升級到動手,肯定會付出較大代價。而且結果有兩種可能性,樓上服軟,問題解決;樓下結怨,接下來的故事走向,就不知道會發生些什麼可怕的事情了。

二、惹不起,只能“躲起”

有的住戶跟樓上溝通過幾次,無果,也看出來樓上人家的品行了。衡量下,自己也幹不過樓上的。只能在外租房,再把自己的房子給租出去,或者索性賣房,去別處定居。

這種只適合家裏經濟條件較好的,並且要祈禱下一個定居點,不會再遇到奇葩鄰居。

三、憋不住,只能“暗示”

這是我見過比較有創意的網友做法。他上門溝通過,但無果。然後就在對方門口貼“警示”並且附上了搜索到的新聞“xx地因樓上噪音,樓下持刀傷人”。

這是一種警告暗示。當然,是否能起到效果,還是要因人而異了。

那麼如果遇到了樓上噪音,應該怎麼辦呢?

一、借力打力,善於調動社區資源

可能有的居民朋友們找過居委,一起上門協調無果後,就不再找居委了。建議還是要持續找居委。

一來這本身就屬於居委需要負責調解的工作範圍,二來也是加入一個監管力量。否則就變成了你和樓上的“個人恩怨”,這就容易讓人採取極端化的處理了。

那麼每當你要繃不住的時候,一定提醒自己叫上居委的人一起上門。這樣可以給樓上增加心理壓力,也是爲你自己上了一根“防衝動保險絲”。

每次上門都留有記錄,積累之後,可以諮詢律師。雖然律師函沒有什麼用,但能夠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

同時可以考慮街道上訪,將你與居委工作人員多次上門的記錄提供,由街道出面共商對策。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些舉動既是解決問題的舉動,又是轉移你注意力的方法。因爲去溝通執行這些事項,本身就在消耗當事人的時間、精力,否則當事人容易鑽牛角尖,這些“攻擊力”就會直接投到樓上人家。

對於做居委、街道的工作人員來說,在接到羣衆求助事項時,則要當回事情去處理。你認真負責的態度,會讓當事人感到被理解、被支持,那麼哪怕一時半刻問題沒有解決,當事人還願意理性等待。因爲你的接待,讓當事人感到問題是有解決的可能性的。

但如果做居委、街道工作的人,本身工作態度敷衍,甚至不耐煩,那麼有可能就會推動“悲劇”事件的加速發生。

所以社區基礎工作者的專業素養,是很重要的。

二、當事人可以調整自己的認知

我們對於任何事件的感受,都是個人的主觀感受。打個比方來說,樓下聽到樓上孩子玩皮球的聲音,心裏怒火中燒,煩的跳腳。

但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在房間裏玩球,這拍球的聲音,完全在自己的可忍受範圍內。

我們假設拍球的聲音是一樣的,會讓當事人忍耐力不同的原因是:對於這個孩子的包容度。

所以,當樓上有聲音時,我們可能夠看到樓上人家的構成是:三代同堂,而且是兩個孩子。一戶住着6口人,晚上衛生間洗澡、沖廁所的頻次是會高些。

如果當事人能夠理解、包容,那麼他對樓上噪音的忍耐力會有所提升。但如果樓下心裏認爲:我已經多次跟你們提過意見了,你們照舊如此,擺明了不把我放在眼裏。

在這種主觀認定下,樓上即使是輕微的聲音,也會讓當事人感到無法忍受。因爲這屬於“積怨”了。

三、適當選擇一些小工具來降噪

你可以選擇一些防噪音睡眠耳塞。因爲噪音會讓你心浮氣躁,影響睡眠。睡眠不好,情緒就更差。加上鄰里之間溝通無果,這些都容易讓人產生焦慮、易怒的情緒。

所以保證睡眠不受噪音干擾是第一要事。一般深夜的噪音,都是低噪音,所以睡眠耳塞能夠阻擋屏蔽。這款耳塞,不像普通塑料耳塞。它是納米硅膠防菌材質,延展性好,不挑耳朵。在隔音的同時,呵護你的耳朵,確保舒適度。

使用時可以先把它捏扁,然後它會回彈至與你耳朵貼合,這樣既能不影響你的睡眠,還能給你還原一個安靜的睡眠環境。

特別適合環境中有噪音,或是出差在飛機、動車,學生黨在多人宿舍中使用。

當你把問題的源頭干擾減輕了,自身的感覺也會輕鬆些。再與樓上人家去溝通,也就沒那麼容易衝動了。

對於樓上人家來說,既然樓下已經多次提意見了。拍球這類大聲響的舉動,也應該減少,以免矛盾激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