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新冠病毒再次来势汹汹,侵袭了美丽的乌鲁木齐,小区实施全封闭管理、城市按下暂停键,昔日熙熙攘攘的街道已是空无一人。

在疫情爆发之际,社区工作人员全部投入工作,人手仍严重不足。在社区包户干部的号召下,马军、刘永、李飞飞、何德锦等13名银川路西二巷自建房住户迅速组建一支抗疫志愿者团队,穿上防护服,带上红袖标,顶着酷暑,每日穿梭在巷道楼宇间——测体温、送物资、清垃圾、作消杀,挥洒汗水,日夜工作。疫情肆虐之时,志愿者团队始终奋斗在防疫抗疫的第一线,披星戴月、挥洒汗水,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行动守护着自己的家园,想早日唤醒“沉睡”中的美丽家乡。

8月14日,按照区委的安排,高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吕玉炜作为西二巷自建房包联领导,有幸遇见了这支“最美志愿者”与志愿者团队,见证了这种志愿先行的“力量”。

银川路西二巷自建房13位抗疫志愿者

志愿者团队在抗疫一线为大家辛勤服务

吕玉炜为志愿者颁发“抗疫先锋”证书

荣获“抗疫先锋”证书志愿者们集体合影留念

左邻右舍显真情

西二巷自建房住户大多靠打零工维持生活,一场疫情让其中部分人的生活捉襟见肘。志愿者团队为住户订购生活物资的时候,留意到那些几乎不订购的住户,并上门询问其生活现状。

李飞飞、何德锦在每次测温后,准备餐食的时候也会给自己服务单元楼内的困难住户准备一份;马军、刘永经常会给困难住户购买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点点滴滴都彰显出志愿者的真情。虽然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远亲不如近邻,同住一个屋檐下,便是一家人。

耐心疏导暖人心

一条狭窄巷子的两边堆砌着破旧的楼房,紧紧地挤在一起,一间间狭小的房间藏匿其中,阳光也很难找到缝隙照射进去,楼道和公共卫生间弥漫着刺鼻的消毒液气味,封闭在这样的环境中久了,住户的情绪难免会产生起伏,志愿者团队在配送生活物资或是测温的时候,都会关注每位住户情绪的变化。

马军、刘永“幽默”二人组服务的单元楼,生活着4位抑郁症患者,他们自然是“幽默”二人组的重点关注对象。在每天工作结束之际,两人都会去探望他们,在门外陪着拉拉家常,观察他们的情绪。

在一次巡查中,“幽默”二人组还是像往常一样,逐一去看望他们,当轻敲单独居住的王姨的房门时,里面竟无人应答,一连敲了数次,依然没有反应!两个人立即通知民警,做好周围的安全工作,在没有备用钥匙的情况下,民警选择破门而入。

王姨看到民警和其工作人员,情绪立即激动起来,语无伦次,但“幽默”二人组的出现,使王姨的情绪又稍微好转了一些,两人将其他人劝离,坐在门外的地上倾听她的哭诉,得知刚刚是由于电话中和丈夫发生争吵,情绪变得激动,两人不仅仅是倾听,还与王姨相互诉说生活的烦恼、聊过往开心与不开心的事,时不时掺杂着欢声笑语,当聊到孩子的时候,王姨情绪就会立马好转,想着孩子,嘴角会不时露出笑意,“幽默”二人组一直疏导与安抚至凌晨4点,王姨的情绪好转了,两人在门外看着其安然入睡才离去。此后,王姨就将“幽默”二人组当成了一个寄托,见到他们来测温时总是那么喜出望外,心扉也慢慢地敞开,情绪也一直稳定。

叔侄同心齐上阵

疫情防疫从不缺少陪伴,西二巷志愿者团队中存在一对叔侄,在志愿者征集时,叔叔吴存和侄子单辉不约而同地报名,两人之间又增添了一份“战友”关系。两人被分在一个团队,既各自做好自己的志愿工作,又相互帮助,齐心协力为大家服务好。

同时,作为房东,叔侄两人还给租户延长租房期限、免费提供生活物资、为租户提供可口的饭菜,在能力范围内解决租户的生活困难。叔侄俩兢兢业业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抗疫的道路上相互陪伴。

从疫情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这13人的志愿者小团队再苦再累,没有荣誉加身,也从未有人想过退出,再苦再难也压不倒他们,他们仍会坚持笑对生活。或许他们的事迹并不那么伟大,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西二巷自建房住户,他们不想当英雄,只是在践行心中的使命,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情,守护家人,守护乌鲁木齐,在乌鲁木齐的重启键上加上他们的力量。他们的点滴事迹深深打动着高新集团下沉到这里的每个干部的心灵,也深深促使高新集团下沉干部在未来面对工作道路上的荆棘时,学会选择沉着应对,坚守那份执着。

疫情当前,众志成城。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志愿者投身到这场疫情防控的战争中,在基层做着点点滴滴的小事,奔走在第一线,用自己的执着与担当守护着大家的平安与健康,用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他们就是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最美志愿者团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