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拉·希特勒(Paula Hitler),是大獨裁者希特勒的妹妹,也是他同父同母唯一的至親。

寶拉的一生是平凡的,也是隱祕的,這一切都與她那個著名的哥哥有關。

寶拉因爲哥哥,原本可以不平凡,但她哥哥卻出於安全的考慮,把她隱藏了起來。

希特勒當然知道他“事業”的兇險,大約也瞭解他的妹妹,覺得她並不適合進入他的活動範圍。

因此,寶拉的一生基本與希特勒的作爲絕緣,儘管依舊一生不幸,卻到底免於牽連。

但是史學家們後來卻發現,寶拉好像並沒有那麼清白,因爲有解密檔案顯示,寶拉一度曾想嫁給希特勒T4計劃的主要執行者之一,埃爾文·傑克利烏斯(Erwin Jekelius)。

希特勒當年的“清除計劃”,不只針對猶太人,而這個T4計劃,正是專門用於“血統高貴”的德國人的。也就是其中那些不符合“種族優生”的殘疾人、自閉症患者、唐氏綜合徵患者、心理病患者,甚至癲癇患者等等。

這些人,在希特勒他們眼中,是民族的“不健全因素”,是浪費社會資源的一羣,是“無價值生命”,是“不配活着”的一羣,所以就仍舊要予以滅絕。

這項計劃據說在6年的時間裏,清除了約三五十萬人,其中兒童超過5000,而埃爾文·傑克利烏斯,在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他作爲一位了不得的醫生,希特勒的得力干將,兒童那塊正是他全權負責的。他那“特殊兒童病房”的醫生護士都由他招攬而來,他至少與4000兒童的慘死密切相關。

(穿白衣的未必都是天使)

所以歷史學家蒂莫西·裏巴克(Timothy Ryback),當年就說了這麼一句:發現寶拉要嫁給傑克利烏斯,是我職業生涯中最令人驚訝的啓示之一。

人是極其複雜的,那麼寶拉·希特勒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寶拉、希特勒這對兄妹到底是怎樣一種關係?裏巴克所說的啓示又會是什麼呢?

1.

寶拉·希特勒出生於1896年1月21日,是家裏最小的孩子。希特勒大他7歲。

她早期的時間表是:

6歲那年,父親因爲胸膜出血,在一家酒館突然死去,此後,長兄希特勒就代替了父親的位置。

寶拉的日記顯示,希特勒曾經有好幾次打她耳光,但是後來的寶拉表示,她認可哥哥對她的教育。

11歲時,寶拉的母親發現癌症,希特勒離家求學,據說是學畫畫。當時,他們的姐姐安吉拉已經出嫁,照顧母親的重擔基本壓在了寶拉身上。

母親不久去世,其後照顧寶拉的是大姐安吉拉。他們兄妹與母親早先是靠父親的遺產生活,現在則靠孤兒津貼生活,於是這裏就曾有一段公案。

當時,寶拉和希特勒按照規定,可以每月領到50克朗,一直領到24歲,但是這裏面卻有個條件:孤兒津貼只發放給還在上學,和職業培訓期間的未成年人。

而希特勒是什麼情況呢?他拿去了津貼的一半,但他並沒有像申請中說的那樣,進維也納藝術學院,或參加別的什麼培訓。他和妹妹的監護人約瑟夫·邁爾霍夫先生還發現,他實際上做了許多亂七八糟的事,甚至還在打工。於是邁爾霍夫就不高興了。

你是哥哥啊,都這麼大了,難道就一點不管自己的妹妹嗎?你知不知道你姐夫去世後,你姐姐在獨自養活三個孩子和寶拉,基本就靠點寡婦撫卹金?所以邁爾霍夫就首先讓寶拉寫信給希特勒,然後在希特勒照舊不回信的情況下,決定發起訴訟。

只不過當時的希特勒也覺得不好意思,他一聽到消息,立刻就主動宣佈,放棄了他那份津貼。他實際在當時也得到了姨媽的一筆資助(支持他學藝術),已經不那麼困難了。

2.

希特勒在朝着他的方向行進的同時,寶拉在上學。他們那期間有13年未見,再見到時,已是1920年,寶拉長成了24歲的大姑娘。

他們見面的那番情形,似乎說明希特勒當年爭奪妹妹的資源,是有原因的。

寶拉當時曾一頓抱怨:這些年我如果有哥哥在身邊,會過得好些。而希特勒則解釋說:我自己也一無所有,拿什麼來幫你?我之所以從未給你寫信,是因爲我什麼都幫不了你。

而且他隨後就帶着妹妹上街,給她買了漂亮衣服。這弄得寶拉感動不已,後來一再說,哥哥那天的舉動,她終生難忘。

希特勒是他母親的寶貝,寶拉在母親活着時就不受重視,她實在是太缺乏溫暖,太容易滿足了。

1920的希特勒已經頗有起色,下一年就是納粹黨的黨首,這一年他們在希特勒的建議下,又見了一面,並一起去拜祭了母親。

那時寶拉已經從林茨女子中學畢業,又獲得了一個商業培訓文憑,學會了打字,跟着姐姐安吉拉來到維也納,在布拉特大街的聯邦保險機構謀到一個職位。

這份工作她做了十年之久。

而她與希特勒的第三次見面,則是在1923年。

那一年,寶拉專門去慕尼黑看望哥哥,她終於知道哥哥成了何等人物。當時的希特勒乘坐豪車,到哪都如明星一般。

但是已經今非昔比的希特勒,絕沒有讓寶拉跟他混的意思,寶拉自己也沒有這種打算,她此後仍舊過着以前的簡單生活。

她甚至在希特勒入獄的時候,都沒有跟着安吉拉去探望,其後數年,只是跟希特勒保持着一般的信件往來而已。他們兄妹關係的改變,真正在1929年。

(納粹每年的黨代會都在紐倫堡舉行)

那一年的納粹黨代會期間,希特勒把安吉拉、寶拉等全部召集到紐倫堡,他們一家終於有了一場大聚會。

然而,這對寶拉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爲希特勒這個名字並不是在哪都受到歡迎,人們一旦知道了寶拉與希特勒的關係,立刻開始排斥。

寶拉是在1930年失業的,這一次她再想像以前那樣生活是不可能了,所以她就只好去找了希特勒,並聽從他的安排。

希特勒當時表示,寶拉的生活全部由他負責,於是寶拉從這以後,就每月都會收到250馬克。希特勒在1938年後,又主動把生活費增加到500,有時候還會在節日時再寄上幾千。

1941年,當寶拉表示想在鄉下買套房子時,希特勒也曾毫不猶豫地給了她8000馬克。

這些錢雖然不多,但遠遠超過寶拉上班的工資,已足夠她生活。

只是有一樣,寶拉就算退休隱居了,希特勒甚至在1936年邀請寶拉觀看冬奧會比賽時,與她進行了一場密談。

他要求寶拉改名寶拉·沃爾夫(Paula Wolf),從此放棄希特勒的姓氏。這預示着寶拉從此就不再是元首妹妹的身份了,而希特勒的理由,當然就是爲保證妹妹的安全。

沃爾夫,是希特勒早期活動時用過的名字,後來有資料說,這也是寶拉對哥哥的暱稱,那麼這很可能代表了一種特殊的情感。

只是也有資料說,寶拉對此並不理解,她覺得希特勒剝奪了她的權力,到死都有怨言。

此事只好存疑。

3.

寶拉與希特勒之後並非不再見面,只是一年只有一兩次而已。但他們在1941年3月的那次見面,應該是最後一次。

那也正是希特勒給寶拉錢,幫她在鄉下買房子那次。

而其他的時間,他們就只能靠書信和明信片來往了。偶爾,希特勒也會寄來一點小禮物。

他有一次甚至給寶拉寄來了香腸,說是他收到的生日禮物,並囑咐寶拉,這些香腸是西班牙代表送來的,他們那裏的檢疫或許不很嚴格,你喫之前,最好煮熟、煎透。

這個舉動倒是挺溫馨的。

寶拉與希特勒表面上的關係,基本也就這些了,而寶拉內心深處對哥哥的情感,卻要仔細推敲纔行。

希特勒在母親病倒之初,據說曾認真過問過寶拉的學習,還讓她在母親病榻前保證,一定好好學習。與希特勒分別太久的寶拉,並不知道希特勒那些年都經歷了什麼,但是她後來對希特勒的很多作爲卻不陌生。因爲她不但會偶爾見到希特勒,也始終會通過報紙、電臺關注着他。

於是寶拉的思想情感就變得有趣起來。

她一面從未參加任何活動支持希特勒和他的政府,一面也曾在二戰期間,去維也納的一家野戰醫院小小工作了一段時間,據說是希望能間接地在後方做點“貢獻”。

只不過她當時的身體狀況極差,抑鬱症也已經明顯,她並沒法堅持下去。

寶拉甚至都沒有在言論上支持希特勒,政治傾向絕對模糊,據說,她在改名換姓,絕對隱居之前,其實還做過別的工作的,比如爲幾個富裕家庭擔任管家之類。而那些工作,常常服務於猶太人。此事有人調查說,就是那些猶太人,也從來沒有說過寶拉有任何偏見。

但是寶拉卻又曾想嫁給埃爾文·傑克利烏斯那樣的人。

寶拉與傑克利烏斯,據說是訂過婚的,當年,傑克利烏斯還曾專門跑去柏林,徵求希特勒同意,但是他在半路上就被希特勒抓走,發配去了東線。傑克利烏斯最後死在監獄裏,那時候已經是1952年。

這應該是寶拉唯一的一次愛情,她此後就一直孤獨下去。

希特勒是一個很奇特的人,歷史更傾向於把他打扮成怪物,他有很多事是說不清的,他的不婚也是其中之一。

希特勒的不婚,歷來有許多說法,太荒誕的就不提了,最主要的大概是這三種:

一,堅定的獨身主義;二,事業心強烈,帝國大業未成;三,最愛的人是外甥女。

但是他既然是獨身主義,又爲何要在自殺前與愛娃結婚?既然是大丈夫只愁功名不立,又爲何想與外甥女結婚?尤其是,他是他,寶拉是寶拉,他又何必阻攔寶拉結婚?

(希特勒與愛娃·布勞恩)

所以我認爲,希特勒最大的原因,很可能來自家庭。

希特勒的父親是位暴君,希特勒曾親眼目睹過母親的不幸,心理學家一向認爲,他的很多變態性格都與原生家庭有關,那麼他大概是有很扭曲的家庭觀念,和很深的婚姻陰影的。他怎麼說,都一直在充當寶拉的父親保護角色。

而他這個角色,恐怕也正是基本無政治傾向的寶拉,一直要爲他辯護的原因。

4.

希特勒在他末日來臨的時候也沒有忘記寶拉。

1945年4月中旬,他曾經把轉移寶拉的任務交給馬丁·鮑曼,並在寶拉幾次轉移後,專門派私人助理紹布,給寶拉和姐姐安吉拉送來了10萬馬克。

此時,希特勒的自殺,已經進入倒計時了。

然而,寶拉和姐姐最終並沒有得到這筆錢,而且她也很快就被美軍找到了。

寶拉作爲希特勒唯一的至親,一生只能算個窮人,但她雖然在希特勒時代已失去身份,卻在這時必須是,只能是,希特勒的妹妹。

所幸,寶拉並沒有任何犯罪行爲,也並不知道任何脫離報紙電臺的內幕,所以她被軟禁了一段時間之後,就被釋放了。

此後的寶拉,錢很快花完,要靠朋友接濟才能生活。她1948年曾申請過救濟金,但被拒絕,她直到後期,纔拿到了一點生活補助。

寶拉原本不幸,因爲是希特勒的妹妹就更加不幸,但這是她無法選擇的,這是命。寶拉的身體很早就垮掉了,後來因爲過得越發棲棲遑遑,就更加不堪,當時的人曾經說,她六十歲的時候,看上去像八十多歲。

所以寶拉也註定短命,僅到1960年就因爲心臟病去世,終年不過六十出頭。

她的葬禮是極其簡單的,既無人講話,也無神職人員舉行儀式,她早先就悄無聲息地活着,死了也悄無聲息。

但是她最後到底恢復了身份,她在當初被捉的時候,也從未否認過她是希特勒的妹妹。

而且,她還在美軍審問的時候,一再說,是希特勒供應了她的生活,希特勒是個好哥哥,她絕不相信希特勒下令消滅了數百萬人,那種作爲肯定不是她所認識的哥哥能夠做出的。

寶拉在去世之前的1959年,曾經接受過唯一的一次電視採訪,她那時的觀念依然二分。

她一面表示不支持希特勒的一些做法,一面也表示依然崇拜哥哥,愛他,就像大多數真實的普通人一樣。

這麼說,寶拉也就是個小女人而已,她只是在憑着樸素,甚至原始的情感觀念行動,那麼,她當年差點嫁給埃爾文·傑克利烏斯的行爲,或許並不需要認真考察。

實際上,T4計劃的真正內幕,是她死後多年才逐漸揭開的,她又能知道什麼。

那麼,蒂莫西·裏巴克所獲得的驚訝啓示,或許就是這一種:

世界並非非黑即白,大多數人,只是處於灰色地帶的矛盾動物。即便是寶拉這種簡單、單純的人。

也或者,清白沒有絕對,越是簡單、單純的,越曖昧不明

文 | 九鴉

圖 | 網絡

有態度,有溫度,更多文章,請關注:九鴉人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