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綜藝節目《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的選手內投環節中,周奇墨排行第一,這意味着他得到了行業的普遍認可。但這是誰?這大概是很多人剛看這個節目時的疑問。

而後來的疑問就變成了:這個姓周的男人,真有傳說的那麼厲害?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周老闆傳說中藏於民間的脫口秀大神參加節目,首輪50進25入圍賽規則:如果獲得三位導師所有投票,直接晉級;如果只獲得1或2個導師肯定,則需要跟場下一個選手PK,票數更多者晉級,少者淘汰;

周老闆說完脫口秀,導師們調皮,故意沒給全票通過,他一看,誒呦,挑事兒了啊,那就不嫌事兒大唄,那我把你場下最厲害的給幹翻唄。對場下喊:“是男人你就站起來,呼蘭!”

你們導師不是挑事兒麼?那我就把你們這兒最厲害的給挑了唄!然後就被淘汰了。

周老闆事後的反應也很好笑:“現在就是後悔,特別的後悔”

“不是錄播麼,從選人那段兒重新錄不行麼”

“我就開個玩笑,你咋還當真了呢”

“我不是男人行吧,我是個女權主義者”

這一次尷尬的淘汰,讓很多觀衆意識到,誒?這個所謂的內投第一名,其實也就還好啊,沒有想象中那麼厲害吧?如果你也是這麼想的,那我只能說,你可能還不夠了解他。

作爲北京單立人喜劇簽約演員,早在2017年,周老闆就拿下中國脫口秀喜劇節與愛奇藝脫口秀大賽的雙料冠軍。他的職業發展似乎就像是他的性格一樣,沉穩、平緩。當越來越多的脫口秀演員通過線上綜藝進入大衆視野,他主要在線下小劇場與開放麥積累着口碑。直到這一次登上節目。

不熟悉他的人都不清楚,其實周老闆從小就慢慢變成一個敏感、內向的人。幼兒園、小學和初中三個階段都有轉學或者中途換城市的經歷,總要見新人,新的朋友,之前的朋友有的時候就斷掉了。轉學經常面對一羣陌生的人,慢慢就放不開了,會收斂。

因爲從小內斂,朋友少,大家在一起聚的時候搭不上話,慢慢地就習慣了。周老闆自己說:大三、大四期間,他的內向已經有一點病態。有一陣就哭,想起一些什麼事,給家裏打電話。一度自閉到宿舍一個哥們平時跟他關係很好,他說咱倆去哪個公園逛一逛。他硬着頭皮說他不想去,其實當時他心裏特別想離開那個小房間,外面春光明媚,但他不知道爲啥,他就不想出屋子。

後來他去了一個英語培訓機構當老師。那個時期的他在工作裏也非常內向。只有跟學生聊天的時候能放鬆下來,平時整個人緊繃繃的。

當時以教小班爲主,基本上看氣氛沉重了就現場調侃一下,有的學生不願意開玩笑,他也不開玩笑,一板一眼給他們講。後來造成他的兩撥學生底下認識,那個說,我特別喜歡上週老師的課。兩個人就會對我的評價出現巨大的反差。啊,你說的是那個周老師嗎,上課多沒勁啊。

每天講課,感覺自己是個工具一樣,他開始思考人生,難道,他這輩子就是一輩子講課的命了嗎,他以後能幹啥啊,當時的他不知道以後要幹啥。直到遇見了脫口秀

對於一些專業觀衆來講,或許他們更願意用單口喜劇演員這個正式的稱呼來稱呼周老闆,而不是脫口秀演員。因爲周奇墨不是笑果那些以線上節目爲重心的卡司,而是以線下劇場爲中心的stand-up comedian。

很有趣的一點是,當初笑果爲了更好的推廣單口喜劇,所以堅持脫口秀(talk show)這個原本應該算是錯誤的名字來指代stand-up comedy ,在笑果崛起前,國內用單口喜劇的,用脫口秀的都有,用脫口秀多也是因爲帶有一些美式文化色彩,有利於早期傳播,但是笑果由於有得天獨厚的媒體資源,所以當笑果決定用哪個,註定哪一個最後會流傳更廣泛。

結果到了今天,反而由於國內單口喜劇特殊的生態,而變得莫名的有一種先見之明的味道。是的,在中國,以笑果《脫口秀大會》爲代表的線上脫口秀,已經逐漸和以單立人石墨鹿教等人爲代表的線下單口喜劇之間,有了相當顯著的差異。

大體上,它們仍然還都是同一種藝術形式,仍然都算是stand-up comedy,但由於服務的人羣不同,服務方式不同,主要的考量標準不同,所以也就有了各自截然不同的生態。說這些,是爲了說明,對周奇墨評價的兩極分化,根本上是因爲,評價者雖然都是脫口秀大會的觀衆,但實際上他們是完全不同的兩羣人。

其中一類,是stand-up comedy的觀衆,看過線下劇場演出,或者看過國外更成熟的演員專場(或者網飛的特輯一類的),他們對於段子,對於表演,對於文本,都有着自己的一套成熟標準,也有着自己的要求,所以周老闆的段子在他們看來是非常好的,表演也是頂級的,也是目前國內單口喜劇演員裏,相對最接近國外一線演員水準的表演了。

而另外一類,他們並非stand-up comedy觀衆,而是基本上只看線上節目,早一點的從80後開始看,晚一點的大概是從吐槽大會和脫口秀大會開始入坑,而這類觀衆需要的往往是那種很有記憶點,很有“爆點”,人設鮮明的內容。

因爲本質上他們是在看綜藝節目,而綜藝節目之所以要立人設,要有記憶點,這些都是整個電視行業幾十年摸索出來的經驗,是符合傳播學規律的經驗總結,所以這類觀衆不喜歡周奇墨也並不奇怪,甚至完全不應該責備觀衆“水平不高”,因爲他們要看的不是地地道道的stand-up,而是以stand-up爲基礎的一種TV show節目。

而基於這個體系來說,周老闆目前的表現確實是不如呼蘭,龐博,王建國等人的,周老闆是節目新人,對於上節目來說是天然喫虧的,在這種情況下沒有能夠用比較容易被大衆所記憶和接受的人設來塑造自己的舞臺形象,必然是更喫虧的。

也就是說,周老闆目前還不算是脫口秀大會上最頂尖的“脫口秀演員”,誠如有些觀衆所說,是第一檔(畢竟基本功和段子積累在那),只是面對大部分普通線上觀衆的話,他還不夠吸引人。

總的來說就是,周老闆目前確實是國內一等一的單口喜劇演員,但還不是最好的線上脫口秀節目卡司。不過呢,人都是會進步的。幾年後呼蘭能不能在線下專場這塊跟周老闆掰腕子,真不好說,而周老闆如果一直參加節目,幾年後能不能在節目上擁有現在在線下,以及在同行心目中的地位,同樣也不好說。

在我心目中,願稱周老闆爲中國單口喜劇第一人,而稱呼蘭爲中國線上脫口秀第一人。對於周老闆來說,脫口秀就是他的唯一的出口。有什麼想講的就往外講,這個口子慢慢在變大。脫口秀挺適合內向的人。我感覺有些話是想說的,有些狀態是想達到的,那你在生活中沒有辦法,打不開,所以就選擇一個舞臺表演的形式,沒有人干擾你,沒有人打斷你。而且我覺得觀衆估計沒看懂,周老闆的風格,其實是慢

不是說一味拖沓的“慢”,而是通過表演一點一點把你帶入的那種需要細咂摸的“慢”。比如他當初參加愛奇藝的比賽時候那段學他老爸的表演,以及最近兩段脫口秀大會上的表演,都是注重對段子的呈現和表演,因此才讓人感覺節奏很穩定,相對慢一些。

但線上節目注重的是快節奏的傳播,你最好上來就一個憤怒情緒帶動觀衆,緊接着一系列噴薄而出的情緒帶着觀衆五分鐘聽個過癮,比如卡姆,比如第一輪的張博洋,王建國,楊蒙恩。因爲憤怒,是所有負面情緒裏最激烈,同時也最容易帶動觀衆的,非常契合線上節目的特點。

周老闆風格上這種慢,和注重表演,在線下都是相當的優點和優勢,但一定程度上和線上節目的規律相沖擊相違背的,所以在屏幕前看到的他的表演效果,已經是打了相當一部分折扣的了。然而即使如此,他的很多呈現很多前提和對生活的觀察也已經讓我歎爲觀止了。

不過這也並不是說他的風格就不適合脫口秀大會,不適合線上節目,他只是還在摸索和習慣節目的規律,以周老闆的段子儲備量,相信如果要快節奏的段子,他也一定會有的,說不定過兩期就拿出來了。

當然即使是周老闆這之後適應了節目的風格,講出了適合線上的段子,你也還是可能也可以不喜歡他的,因爲“其實單口演員上臺不是要努力讓所有人喜歡上你,而是找到那部分喜歡你的觀衆”這句話其實也是周老闆說的,他的風格就在那裏,喜不喜歡都是你自己自由的選擇,不喜歡的話,選自己喜歡的演員就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