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上半年中國二手車銷量十年來首次經歷負增長,但值得關注的是我國二手車市場的活躍度卻在逐漸提升中。這一現象告訴我們,現在的消費者們正在慢慢的願意去接受二手車,尤其是伴隨着Z世代羣體的日益漸大,使其他們都已成爲當下二手車市場中的重要消費羣體。

首先,我們得知道Z世代是一羣新時代的消費羣體,他們普遍都是1995-2009年間出生的一代人;其次,他們這一代的人都是被智能手機時代撫養長大而成的;最後,他們這個羣體的特徵具備年輕化、觸媒習慣碎片化、多爲的價值觀等。

基於以上這些特徵,汽車品牌將如何吸引Z世代消費者?如何洞察Z世代真正的產品及服務訴求?如何持續的挖掘Z世代的潛在價值?種種的一系列問題,將是二手車行業乃至汽車行業都應該值得深思的待解決問題。

Z世代對二手車的接受程度明顯提升

Z世代羣體正在日益漸大,導致其正在逐步成爲新消費市場的主力軍。根據相關數據顯示:Z世代消費者二手車購買意向高達61%,相比非Z世代提升近9個百分點,顯而易見他們對於二手車的接受程度明顯更高。且有數據圖表顯示:在購買二手車的人羣比例中,Z世代消費者購買二手車預算集中在20萬元以內的佔比高達53%,而非Z世代的購車預算卻明顯比Z世代高。

結合這些數據顯示,經營者就應該進行相關思考:如何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產品和服務,從而打動Z世代消費者促進產品銷量及後續服務的可持續性;以及如何開展多元化產品經營策略,滿足不同消費羣體的產品和服務需求等...

長期以來,消費者對於二手車的整體認知都是處於略有耳聞,這就促使消費者對於二手車的接受程度並沒有好高漲。然而,隨着2014年的一個轉折點,二手車電商平臺的逐漸興起,讓各平臺也開始迅速的展開及投入大量的廣告大戰中,使得消費者開始慢慢熟知並瞭解到二手車行業,並慢慢的開始培育了市場消費者對於二手車消費的萌芽。

同時,從近年來中國汽車轉移登記數量來看,即使在新車銷量持續下滑的2018年和2019年,汽車轉移登記的數量也依然保持在2000+以上,這充分的顯示二手車交易的活躍度正在不斷提升,消費者對於二手車的整體認知度也在加速提升,其二手車消費市場仍然具有相當大的潛力。

面對不同消費者車企挑戰在哪裏?

儘管Z世代消費者通常習慣使用網約車服務,但是並沒有因此放棄購車的意願。從相關數據顯示得出,近八成年輕用戶有購車意願,其中23%的用戶計劃一年以內買車。在認知決策階段,Z世代的消費決策週期更短,也更決絕。Z世代購車決策週期最短可達1周,最長在2個月左右。

在用車養車階段,看似更時尚前衛的Z世代消費者,也同樣希望以傳統渠道爲主,通過4S店來進行購車保養、事故處理等,這樣的操作在他們看來是更最可靠且安全。

在衍生體驗階段,爲了適應Z世代消費羣體,車企開始慢慢將社交娛樂和出行信息等多樣化的生活場景及訴求相融合,爲的是能夠贏得更多Z世代消費者的心,進而衍生出車生態的更多個性化消費。

總體而言,從整個產業環節來看,Z世代消費者具備更復雜的產品及服務訴求,也需要更專業、高效的產品及服務體驗。

二手車交易尚未達到爆發邊緣

相比美國整個汽車市場較成熟的來作比較,可以看出我國二手車銷量及汽車保有量都要略低一籌。數據圖文顯示,截止到2019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達到2.2億輛,二手車銷量達到861.4萬輛,二手車析出率(二手車交易量/汽車保有量)約爲3.9% 。反觀其他國家的汽車市場,美國二手車析出率高達15.4%,德國二手車析出率爲14.4%,日本相對較低,但也高達10%。

雖然,中國整體二手車析出率是這幾個國家中最低的,但是,單從汽車保有量來看的話,和排名第一的美國而言,差距卻是相對較小。由此可見,我國的二手車市場的成熟度仍是相對較低,但是目前整個行業又處於正在極速發展階段,說明其二手車交易規模仍有極大的可提升空間。

隨着行業規範、產品服務標準等觀察,使得二手車行業存在多方面缺陷,致使消費者對於整個行業慢慢的形成了一種“不信任”的印象,也使其降低了二手車產品交易及行業運轉效率。

實際上,二手車產業鏈又是一個較完整的汽車交易產業體系,涵蓋了汽車產業的絕大多數環節。但由於主機廠、經銷商在內的汽車產業整體對二手車的投入及關注度較少,行業沒有完整的運營體系,沒有針對性的業務流程等...導致其產業發展速度遭受限制,行業基本商業模式成熟度較低,二手車產業也一直未能有較明顯的發展提升。

總結:隨着Z世代羣體正在逐步成爲主流購車人羣,他們對二手車更復雜的產品及服務訴求,也催促着行業加快自我完善的過程。二手車行業唯有建立成熟的、完整的汽車交易產業體系,打造成熟有針對性的業務流程等,才能滿足所有潛在消費者的產品及服務訴求,挖掘並實現更多的客戶價值,進而創造出更大的行業價值。

免責聲明:圖文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